张玉璞
【摘 要】从南京彭宇案开始,越来越多的“老人摔倒事件”成为媒体设置的议程。然而,2015年发生的多起“老人摔倒”事件随后反转,老人并不总扮演着讹诈者的角色,但为何老人一再以讹诈的负面形象出现?隐藏在新闻失实背后的是否是新闻框架的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5年一年内新浪网老人摔倒事件的新闻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分析其中的新闻框架。研究认为,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在长期报道中形成了以老人讹诈为主要报道议题,以主要事件类为主要报道结构,以负面报道为主要报道基调的“老人讹诈”的新闻框架,建构了老人的负面形象。
【关键词】老人摔倒;框架理论;老人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243-05
从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开始,“扶不起”的中国老人似乎已成社会共识。如,2013年发生的“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2015年9月發生的“淮南女生扶老人被讹”,以及10月爆出的“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在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老人摔倒事件”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出现了“反转”,“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后来被证实系虚假新闻;“淮南女生扶老人被讹事件”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女大学生负主责,老人负次责;“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系虚假消息,中国老人并没有“碰瓷”。
然而,为何会出现先入为主的判断——中国老人讹人或者碰瓷?一方面应该反思新闻真实性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思考,在我国社会转型与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作为普通公众获取信息的新闻媒体,是否在长期报道中,建构起了报道老人的新闻框架,使受众在长期涵化中形成了老人负面形象的社会共识?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浪网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关于“老人摔倒事件”的166篇新闻报道为研究总体,借鉴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文本划分,建构出报道主题框架、报道结构框架和报道话语框架三大类目系统,对检索得到的每篇新闻报道进行编码,并在编码基础上将具体新闻文本纳入类目中,进一步对框架进行探讨。
一、新闻框架:“老人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新闻框架。框架理论从贝特森起步,戈夫曼对新闻框架的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他在《框架分析》中把框架定义为“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①
在新闻报道领域,坦卡德·塞弗林将构造的框架定义为“新闻内容的一种核心组成思想,它能够提供一个背景,并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阐述方式来提示议题是什么。”②
事件发生后,媒体起到“把关”的作用,从诸多事件中挑选出“新闻”是新闻的生产过程,经过一定的媒介渠道传达给受众,新闻必须经过受众的解读才能产生完整的意义,这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如果把新闻比作塔奇曼所说的“窗口”,框架则是这个“窗口”的限定者,“老人摔倒事件”是“窗外”发生的事实,但是媒介作为过滤中心,在新闻框架之下,媒体有可能完成对社会现实和老人形象的再建构。
(二)老人媒介形象的文献综述。通过中国知网,以“老人媒介形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相关文献96篇。对老人媒介形象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以某一媒体为个案研究老人媒介形象:归为弱势群体的老人。以某一媒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的学者,大多采用内容分析法,在样本选取上大多抽取该媒体的老人报道的新闻文本,研究特定媒体的老人形象。刘涛(2012)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1997-2011年这一时间段内《新安晚报》与《合肥晚报》关于老人报道的新闻文本,以中国社会老龄化为大背景,研究了这一较长时间段内老人形象在以此两份报纸为代表的都市报上的变迁。
第二,以电视广告为主体研究老人媒介形象: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困境与重构。电视广告不同于新闻报道,但电视广告中的老人形象同样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在研究中通常体现为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困境与重构是这类研究的研究逻辑和架构。王平(2013)以商业利益作为研究的媒介背景,通过内容分析法对《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2002-2011年的广告进行内容分析,以窥见电视中的老人形象,用“边缘、失实、刻板、失衡”八字进行概括,在商业利益的背景下探究了此种媒介形象呈现的归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第三,以老人媒介形象研究新闻报道偏向性:老人媒介形象建构为偏向性表现。近年来,对于新闻报道的偏向性研究越来越多,新闻做不到绝对客观,而老人摔倒事件的报道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愈来愈多的研究素材和出发点。明珊(2015)认为,新闻报道中的偏向性正是老人形象污名化的形成过程,主观性手法和标签化处理是主要的呈现方式,小说气息、感情词汇、标题党是最主要的外在表现。代晓利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引导与受众观念的调节息息相关。
(三)目前该领域的不足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老人媒介形象问题研究向来众多,但大多以某一报纸为个案研究某一特定媒体所呈现的老人媒介形象,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去研究的少之又少。第二,学者们容易忽视老人媒介形象呈现背后的新闻框架的作用。明珊(2015)和代晓利(2014)以老人摔倒事件为例,对老人形象进行研究,但借此研究新闻报道的偏向性,对于报道偏向性或者偏见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与新闻社会现实建构相关联的意识。第三,从框架理论去研究老人媒介形象不是必然,也并非唯一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框架理论出发,结合近年来频发的老人摔倒事件,媒体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有着某种相似的模式,这些模式是
否被纳入看不见的新闻框架中,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二、呈现:框架文本建构分析
(一)报道主题框架:老人讹诈为主要报道议题endprint
首先,在表1划分的12种类目中,最为常见的报道议题是“老人讹诈”,占166个样本的28.3%;紧随其后的是“助人为乐”;其他较多的报道议题,如老人摔倒事件的司法问题,这里包括投诉、诉讼、纠纷,以及关于司法公正问题的讨论及问责,占了总体比例的10.8%;其他帮扶方式包括拍照后扶起、城管扶起等,占总体比例的10.2%,仅次于媒体对于老人摔倒事件有关司法问题的报道;事实陈述占总体比例的8.4%;谴责旁观者占总体比例的6%。
通过对2015年全年老人摔倒事件报道的统计分析发现,“老人讹诈”是最为常见的报道议题,典型报道如《又一起!女子扶摔倒老人被诬,监控证清白》③《彭宇案再现:老人自己摔倒诬陷帮忙学生》④等。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对比,“老人讹诈”和“助人为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报道主题,但实际的统计数据得出,2015年一年,在对“老人摔倒事件”的报道中,“助人为乐”类新闻与“老人讹诈”类新闻,报道数量相差无几。典型报道如《正能量[good]摔倒老人给施救女子写感谢信:别被坏的影响》⑤《八旬老人摔倒满脸是血 安乡路人想都没想赶紧扶》⑥《老人摔倒 “手枕哥”用手臂给他当靠枕》⑦等。媒体在报道老人讹诈、选取谴责旁观者为报道主题的同时,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报道并未缺席,这是在老人摔倒事件中的体现。媒体一方面在将“老人讹诈”的负面形象曝光与众;另一方面又塑造正能量的社会典型。
第三,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其他帮扶方式出现的频次为17次,占总体比例的10.2%,有两种类型的报道,一种是“城管来扶”类,如《南京一老人街头摔倒 涉事车主不敢扶城管来扶》⑧《两城管扶起摔倒老人:我们不扶就更没人敢扶》⑨;另一种是拍照留证再扶类,如《老人街头摔倒流血 路人:拍照后才敢扶》⑩等报道。媒体对于其他帮扶方式的报道比例甚至多于事实陈述,城管本身作为社会治安人员,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城管扶起”“交警扶起”“城管不扶谁来扶”的新闻标题随处可见,城管是媒介塑造的“神话”,但在老人摔倒事件中被媒体重新赋予意义,塑造其另一种正面形象。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老人讹诈”的负面形象曝光于众,与正能量的社会典型同样被媒体重视,实则说明了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之时,试图对公共目标和经营目标同时考量。
(二)报道结构框架:主要事件类构成主要报道结构
报道主题在上部的位置,中部位置留给报道结构,新闻框架是分层次的呈现,历史、先前事件、主要事件、结果、影响依照时间顺序贯穿成一则报道的主线,原因和评论作为对主要事件的附加补充同样是报道结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一同构成了新闻框架的中层次框架,即报道结构(见图1)。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具体来说,对于本研究主体——老人摔倒事件的报道,我们可以从新闻的“5W+1H”(who when what where why how)进行归纳,其中“who when what where how”可以看做是主要事件,而新闻报道必然要追问原因(why)和结果,最后关注事件的影响,这是构成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结构,即报道结构。
来源于《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由表2可以发现,媒体在老人摔倒事件报道的文本结构上以主要事件为主,近50%的报道都属于主要事件类。恩特曼提出新闻框架的建构以行为主体、身份认定、归类打包、引申泛化体现出来,就2015年9月发生的“淮南女生扶老人事件”来看,《女大学生扶老人反遭讹 发文寻目击者证清白》?可以归属于主要事件类,在这则来自《新京报》的典型报道中,行为主体是女大学生,身份认定侧重于将当事人身份认定为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将此事件打包归类为老人摔倒事件,引申泛化为老人讹诈事件。
《新京报》发布的这则新闻是在该事件发生之初,当时事件尚未发生反转,但这则新闻却将事件定性,在老人摔倒框架的惯常“逻辑”之下,老人讹诈是媒介认定的事件原因,而女大学生的特殊身份被凸现出来,在其他相关媒体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皆出现了“女大学生”或者“大三女生”的字眼。该事件发生之初,是淮南师范学院的一名在校生在微博上爆料,声称遇老人摔倒、老人“碰瓷”,并试图通过微博来寻找目击者,此时该媒体仅凭借该女生在微博上发出的信息,就将事件定义为女大学生扶老人反遭讹,是典型的老人摔倒事件,使用了该事件惯常的新闻框架。这虽然是一则个案,但对于个案分析的意义在于其具有普遍性,作为本研究时间段内具有代表性的老人摔倒事件,后来发生的新闻反转,事实并非老人讹诈,媒体在事件发生之初使用的新闻框架存在于老人摔倒事件报道中。
在多则老人摔倒的反转新闻中,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初即新闻尚未反转前,媒介按照主要事件的报道结构对事件进行报道,主要原因之一是新闻的几大要素who when what where how都齐全,而通过这几大要素的呈现,可以对发生的老人摔倒事件进行报道,直接使用老人摔倒事件的常规报道框架。
(三)报道话语框架:负面基调占主导报道基调
1.报道基调分析
报道基调,或者称为报道倾向,在对老人摔倒事件的报道中,负面报道成为主导报道基调,高于正面报道近20%(见表3),也就是说,接近半数的新闻是负面新闻。
这与报道框架相关,在报道类型与报道基调的交叉分析中(见图2),老人讹诈、问责公共服务、谴责当事人、谴责旁观者这四项中负面报道基调明显在正面与中性报道基调之上。在进行深入的考察后,新闻议题为“老人讹诈”的新闻报道,其报道基调为负面的报道远超出其他议题的报道,这就进一步塑造了老人訛诈、老人不讲理、老人道德或素质低下的负面形象。
2.关键词分析(见表4)
涉及到新闻文本的关键词,我们从老人和当事人双方来观察,通过分析关键词来进一步探究新闻框架所塑造的老人形象。然而,分析老人形象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老人摔倒事件的双方,我们发现,在报道中,涉及当事人的最常见关键词为“诬陷”“被骗”“被冤”和“怕被讹”,涉及老人出现频次较高的是“摔倒”“讹人”“讹诈”和“碰瓷”。当事人与老人的形象塑造彼此关联度较高,老人讹人的对象是摔倒事件中的当事人。一方面,塑造当事人的“被冤”“被骗”“被诬陷”等形象;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塑造了老人摔倒后“讹诈”“碰瓷”“讹人”的负面形象。endprint
3.报道话语结构分析:从“框限”到“架构”
以2015年10月发生的“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为例,具体分析老人摔倒事件中的新闻框架,以及通过媒介设置的框架建构起的老人形象(见图3)。
该事件是近年来典型的老人摔倒事件中的“反转新闻”,而本研究要讨论的则是该事件反转之前的新闻报道。本研究认为,“反转”是由多重层面的原因导致的,如引发业界和学界反思的新闻真实性在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时效性背后新闻框架的作用,以及隐藏在新闻框架之后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重重阻隔。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中的新闻框架。
加姆森提出新闻框架建构策略分为“框限”和“架构”。首先是“框限”的设定。在“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中,记者首先使用“选择”策略,在消息来源的选择上,仅仅采访了京都袛园的负责人,即向日本官方查证事实,并未采访事件当事人之一“碰瓷”的“中国老人”,外在表现为报道中引用日本官员的回应作为对“碰瓷事件为真”的判断,并且使用“中国老人”“碰瓷”等一系列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其次是内在结构上的“重组”策略,按照“事件发生—官员证实—老人碰瓷”的叙事逻辑,进行系统的联系和组合,将行为主体归为中国游客(中国老人),身份认定上强调的是中国游客的身份,使用定性关键词“碰瓷”,以及将之引申泛化为中国游客素质低下。由此建构了新闻文本的完整意义。
但话语是如何展开的,笔者以vanDijk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提出的图示结构来总结新闻报道话语,分为主要事件、景况结果、历史、先前事件、口语反应、预测、评估等八项。以凡迪克的新闻话语结构图示来分析“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反转前媒体报道的话语结构(见图4)。
“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在微博上首先曝光,曝光次日,10月5日,凤凰卫视记者对相关负责人日本京都袛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会长高安美三子、防灾委员长村上茂求证,并声称“碰瓷”事件是真的,受访者同时列举了在日本发生的同样或者类似事件作为案例。在报道结尾,记者以一种委婉的方式提醒中国游客在国外要遵守法律和规范。当晚在凤凰卫视《华闻大直播》播出,报道原稿如下。
凤凰卫视《华闻大直播》(中国撞车党到日本骗钱 日警:犯罪)
将一则报道以概述和故事划分清楚显现整个新闻文本的话语结构。一方面,在概述部分,从标题和导语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情感倾向,属于负面报道基调;另一方面,在故事部分,首先,情景和评价都是话语的组成部分,在该事件的报道中,主要事件和后果中关键词“碰瓷”的定性,也是之后新闻反转的主要失实要素,记者李淼在微博中称,引用“碰瓷”二字的标题,的确引来误会,确实是其考虑不周。新闻话语通过每一个字词句呈现出来,作为新聞框架的话语结构最终共同构成文本的意义。其次,在这则报道中,着重强调了以前有过类似事件,通过历史与口头反映呈现,但都是记者向当地警方询问的,因此记者本身在采访之前就将其纳入类似事件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框架。再次,在结论部分,通过这次事件与之前事件的综合,记者对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素质进行了预测,并在报道最后提醒作为游客的中国人,在国外游玩时要注意自身素质以及遵守法律。
从报道主题到报道结构,再到报道话语,新闻框架在老人摔倒事件中逐层展开,在长期新闻报道中,这种固化的新闻框架有加深受众对于老人负面印象的可能。
三、研究结论和讨论
研究发现,新闻框架从报道主题到报道结构,再到报道基调,分别凸显了老人讹诈的报道议题、从具体的文本中建构新闻事件的意义,以及倾向负面的报道基调,媒介通过不同层次的呈现,塑造了老人讹诈的负面形象。我们不得不回到媒介的框架中探讨原因,新闻在社会中产生,新闻的产生也脱离不了社会的影子,在“老人摔倒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一)惯例与类型化。惯例是指新闻生产中反复出现的以模式化、常规化进行的活动,塔奇曼索性将之称为“制度”。为分配版面、空间和人员,新闻生产要进行制度化操作。“类型化”是记者出于“时效”考量的产物,在事物或事件的中心特征把握之下,按照媒介要求使之成为素材。在京都碰瓷事件中,中国人的特殊身份以及索赔的突出细节,使记者迅速将其归为类似于“南京彭宇案”等老人“碰瓷”事件。另外,在记者对该事件的报道中,对先前事件特别给予突出强调,也体现了媒介生产惯例的作用。
媒介通过突出“老人讹诈”的报道议题,建构了老人讹诈的新闻框架,在发生老人摔倒事件后,以常规化和模式化的思维将之归类为老人讹诈。诸多此类新闻事件随后发生的所谓“剧情反转”,实际上是惯例化操作下所反映出的当下新闻业对时效性的追求,然而,在对“效率”持续不变的追求背后,新闻框架是隐形的束缚,它将老人束缚在媒体的报道中。
(二)对官方信息源的依赖。显然,将这个反转新闻发生之初,媒体隐设的新闻框架的存在,仅仅归于媒介组织的惯例或类型化处理,不能解释其成因。甘斯通过对美国4家具有影响力媒体田野研究后,对新闻作出最终解释,即权力和效率。记者必须在预定时间内将新闻以最快速度传递给受众,而“最有权力的消息来源恰恰也最有效率”。?所以,在“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报道中,记者率先电话采访了京都袛园负责人,并在事后发布的微博上称是“官方机构,具有可信性”。?对官方信息源的过度依赖而不加核实,导致了新闻随后出现反转。
(三)重申社会规范。新闻框架的生产始终处于文化框架之中,社会规范赋予功能是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在“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的首曝微博中,袛园附近店铺张贴告示以提醒民众,“如遇中国老人碰瓷,别软弱,先报警”,?而媒介是社会规范的指示者,在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媒体有必要查证事实,重申社会规范价值,完成政治目标。
(四)商业利益的裹挟。“受众即商品”的观点更明显地凸显出来,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斯宾塞提出受众商品论,媒介通过提供“老人摔倒事件”的免费信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按照加汉姆的观点,文化产业的再生产成本远远低于生产成本。为了吸引最大规模的受众,不得不选择“老人讹人”等极具卖点的信息,形成新闻报道的框架。相对于一般的事实陈述,受众通常对于与道德背道而驰的事件,以及出乎意料的细节更感兴趣,受众数量因为兴趣的满足而有效增加。endprint
媒体在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同时,兼顾自身的经营目标,若经营目标实现不了,公众目标的实现也将在新媒体时代大打折扣。媒体通过选择报道“老人讹诈”的新闻主题,吸引作为真正的商品受众的注意力,将受众“打包”卖给广告商,获取利润。
(五)记者个人出于成名的想象。记者受编辑部内部“潜网”的影响,在“高指标”的压力下,并在考察可用性与适用性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操作习惯”。报道该事件的记者在应对质疑声发布的微博中写下“我作为驻日记者,有责任澄清某些关键性事实。”?本研究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城管”在“老人摔倒事件”中重新塑造的正面形象,与该事件中多数人从老人讹诈的角度建构起老人的负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媒体在宣传目标与商业利益之间试图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值得说明的是,尽管研究样本为新浪网,由于其本身没有采访权,多数新闻为直接转载传统媒体报道,作为国内较大的门户网站,这样的讨论仍然具有适用性。
注释:
①E.Goffman, 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21.
②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12.
③又一起!女子扶摔倒老人被诬,监控证清白.[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o/2015-09-20/doc-ifxhytxr3854278.shtml
④彭宇案再现:老人自己摔倒诬陷帮忙学生.[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s/p/2015-07-24/011932141232.shtml
⑤正能量[good]摔倒老人給施救女子写感谢信:别被坏的影响.[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o/2015-10-01/doc-ifxiknzv1835049.shtml
⑥八旬老人摔倒满脸是血 安乡路人想都没想赶紧扶.
[EB/OL].[2016-01-13].hhttp://news.163.com/15/1229/15/BC0V34KT00014AEE.html
⑦老人摔倒 手枕哥”用手臂给他当靠枕.[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o/2015-12-17/doc-ifxmttcn4902998.shtml
⑧南京一老人街头摔倒 涉事车主不敢扶城管来扶.[EB/OL].[2016-01-13].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10/13/c_128314090.htm
⑨两城管扶起摔倒老人:我们不扶就更没人敢扶.[EB/OL].[2016-01-13].http://v.163.com/zixun/V8GAM8VMO/VB4L8QR35.html
⑩老人街头摔倒流血 路人:拍照后才敢扶.[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o/2015-09-20/doc-ifxhxzxp4789949.shtml
?女大学生扶老人反遭讹 发文寻目击者证清白.[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c/2015-09-09/doc-ifxhtvkk5664387.shtml
?中国老人在日被指”碰瓷“事件始末.[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06/doc-ifximeyw9543398.shtml
?2015年10月5日凤凰视频《华闻大直播》.[EB/OL].[2016-01-13].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510/012dcf27-9b09-478b-9bda-a570c0482af2.shtml
?(美)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什么在决定新闻[M].石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61.
?中国老人在日被指碰瓷事件始末.[EB/OL].[2016-01-13].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06/doc-ifximeyw9543398.shtml
?中国老人在日被指碰瓷事件始末.[EB/OL].[2016-01-14].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06/doc-ifximeyw9543398.shtml
?中国老人在日被指碰瓷事件始末.[EB/OL].[2016-01-14].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06/doc-ifximeyw9543398.shtml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代晓利.媒体的引导与受众偏向的调节——以近几年城管和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 2014,(11):178-179.
[3]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4]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七版)[M].金兼斌,陈可,郭栋梁,周静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
[7]刘涛.都市报中的老年人形象再现分析——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1997-2011)为例[D].安徽大学,2012.
[8]王平.电视广告中老年人形象的运用与重塑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13.
[9]明珊.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从“扶老人”事件的污名化现象谈起[J].新闻世界,20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