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韵
送孩子上寄宿学校的家长大体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开,家中没有老人帮忙,又不放心保姆的家庭,只好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另一種是相信寄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环境,认为寄宿教育对培养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有好处,所以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锻炼”。我就因为第一个原因而让女儿上了两年半的寄宿小学。
利在这里
让孩子去学校寄宿,除了能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孩子可以和非家人以外的同学培养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可以学会深层次人际交往,学会处理各种关系等。
寄宿制学校有一个条件是现今独生子女家庭所缺乏的,那就是同龄人的紧密接触和互动。我们与兄弟姐妹问的种种关系,比如联合起来瞒着父母做事的合作关系,大孩子对小不点儿的领导关系,互相爱护、关心,同时互相也有嫉妒、误会,等等,这些关系由于我们是一家人,是我们必须去处理和面对的,躲不开。如果不是一家人,是同学、一个小区的,或表兄弟、堂姐妹,那么关系的处理常常不能深入,不能延续,总有时间和机会“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躲开或逃避那些不愉快的、纠纷摩擦的时刻。可惜,恰恰是因躲不开,才让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如何应对,否则就容易形成我们逃避、拖延的习惯,先忍了,先回家,然后期待问题自行消失。
寄宿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不得不吵完架还要见面;他们会遇上在操场上还玩得挺好、进了食堂却有了摩擦的挑战;他们会暂时没有父母或自己的房间作为埋头的沙堆,只好抬头应对……就像兄弟姐妹们虽然时有纷争,但大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关系越来越好。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虽然看起来会比走读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摩擦,但经过摩擦的感情是更深刻的。
一位老师告诉我,她所在的学校既有走读生,也有寄宿生,根据她的观察,寄宿的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是不一样的,他们互相的眼神更默契,感情更深厚,互相问更能包容、体谅、支持、爱护。走读生问的感情就要肤浅得多,打打闹闹之余谈不上更深的交流。
会带来的伤害
家长不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在家里与兄弟姐妹的互动中,家长会比较及时地介入,对不符合规范或要求的及时纠正,对好的行为及时赞扬和鼓励,可以成为其他孩子的榜样,对不好的行为的惩戒可以成为大家的禁忌。可是在寄宿学校,家长的了解和介入是不够及时的,常常等周末回到家,孩子已经把发生的事情忘记了,或者记忆已经出现偏差。即便学校老师有及时的处理,但家长的角度和方式与学校老师的是不一样的,它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或拓展。在这一点上,孩子缺少了一个接受父母教诲和模仿父母的过程。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和互动处于非正常的状态。很多家长在周末接回孩子后,带着补偿的心理,带着孩子吃喝玩乐,让孩子误以为跟家长在一起就是度假,家长在家里天天过的都是这种日子。家长虽然也要监督孩子写作业,但与每天的工作、上学的节奏和要求是不同的。也有不少家长平时工作很忙,周末在家自己也要休息,干干家务,睡个懒觉,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和精力陪孩子说话、游戏。
孩子对生活的真实性缺少切身感受,同理,周末的时间是与平时不一样的,孩子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和体会平时父母、邻居、社区、社会上的状态,对生活的真实状态比较隔膜。我见过的几个从小住宿的孩子,都被评价为比较单纯、天真,原因就在于小时候生活环境过于简单,对真正的社会生活缺少体验。
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大部分的宿舍空间有限,常常是四个、六个或八个孩子住一间,孩子的东西较少,储物空间小。我听到过有住宿的孩子说,有的室友爱生气,用被子蒙着头,谁也不理。孩子如果能够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无论是自己的房间还是和家人共享房间但有自己的角落,都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安全与归属的感觉,让孩子在规划、使用和布置自己的空间时学会条理并拥有主动性。大学生住校常常在床上拉帘子、设蚊帐以隔离出自己的小天地,小学生、中学生就很少能做,有的学校宿舍管理还特意规定不许拉帘子,这也是孩子住宿舍所缺失的成长的必需品。
总会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是被抛弃,不被重视的。与其他兄弟姐妹比,或者与父母的工作比,自己是被安排走开的那一个。无论父母怎样给予解释,怎样讲道理,从听了父母的话、理解这些话、体谅父母的处境和到自己心甘情愿地服从、主动追求快乐的住校生活之间,孩子要经历很长、很不容易的内心转变过程,很多孩子可能一生都走不完这个过程。有的家长说,我看孩子很快就适应了,不哭了,跟同学玩得也挺好。是啊,孩子当然不可能一直苦恼下去,但这是表面现象,他是无奈之下只好适应,还是带着气跟家长较劲——你不要我,我还不理你了呢,还是真心过着快乐的生活,孩子自己是表达不清楚,也无从表达的,因为家长常常关闭了就此事对活的大门。大多数孩子是被动适应。
他们的不满、不安、恐惧、无奈和怨怪等情绪都被压抑了下去,但仍会在恰当的时机冒出来干扰他们的状态和言行。
家长应该怎么做
有很多家庭确实不得已选择孩子住校生活。家长若能注意以下事项,
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宿的优势,降低负面影响:
◎准确评估孩子的性格、能力,评估自己的生活状态,慎重选择住校。
◎周末多与孩子交流,避免过度补偿。
◎与其他同学的家长和老师联系,尽量多角度、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
◎尽量客观地与孩子探讨住宿的优缺点,避免一味地说寄宿好,压制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更要避免流露出该校多好、多贵,显示自己的正确和给孩子的付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