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兰+韦仕川+栾乔林+宋晓丽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分析对象,从选题、时间投入、规范性、学术道德、导师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提升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院校 本科毕业论文 质量提升 策略
毕业论文的撰写作为高等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在教学大纲里面单独设置,是对本科阶段专业学习的总结性专业成果体现。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展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指标之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关于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和关注[1],身处其中的本科生和论文指导老师也各有不同的观点。2004年教育部专门发文强调毕业论文管理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高等院校本科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方准予毕业,而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高校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里,也着重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海南大学是 “211”工程建设高校,是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承担着十大学科门类、81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海南大学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管控作为目标保证的重要手段,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首次推出论文查重检测,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杜绝论文抄袭、剽窃,实现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本文选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升论文质量的策略思路。
二、现状分析
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993年成立,2010年批准为海南省级特色专业。确立了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等三个专业发展方向,在校生430余人。本次分析对象为该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在籍学生共计97人,其中3名学生因未能按时参加论文查重检测而延期毕业,后续纳入分析的对象实际为本届参加论文答辩的94名学生。
(一)现状
按照培养方案,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在学时学分安排上共安排了10周10个学分。在专业实际工作安排中,考虑到学生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为了让学生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等关联起来,增加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结合的紧密型,方便收集毕业论文撰写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等,在第七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安排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导师分配,让学生在毕业实习开始之前就可以确定选题,从实质上延长了学生的论文撰写周期。
毕业论文分配考虑到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便利性,指导老师限定为本专业10名专任教师,实施双向选择,即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选题,学生根据所有选题汇总进行选择,在学生初次选择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再根据导师的职称、研究方向等进行二次调整,最终确定每位导师的指导对象。94名学生中,按照专业所确定的三个发展方向,又细分了土地利用与评价(24.47%)、土地政策制度(18.09%)、耕地保护(13.83%)、土地信息系统(6.38%)、城镇化(12.77%)、房地产经营管理(20.21%)等6个子方向,另有4个为综合性选题(4.26%),选题重复率为7%。
根据要求,查重率控制在30%以内,查重率在30%—60%的可以在一个周内申请二次检测,查重率60%以上的论文不予参加本次论文答辩。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所提交的毕业论文不乏高质量的论文,体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结合往届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整体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破解的困境。
1.选题“大”,内容“空”
论文选题设定时,考虑到本科生在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数据可得性方面的局限性,要求选题避免纯理论的研究,多做实证分析,注重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专业相关的问题。但在学生选题中,依然存在着“大而空”题目,如“农村土地制度探讨”。此类题目所涉及内容广,需要较高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积累,通过海量文献梳理,一个普通本科生通过篇幅有限的毕业论文很难完成,其结果就是不免论述浮于表面、以偏概全,论文内容多零散、碎片化,论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短期突击完成,论文投入时间不足
在论文写作期间,相当一部分学生因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等原因延迟返校,在校外滞留时间很难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上。从实际情况看,数量不少的学生毕业论文是在一个月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突击完成的。这么短的时间内,导师所能给予的论文修改空间也就有限,极大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3.论文规范性差,格式问题突出
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导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论文观点、方法、论证过程等方面,而在格式方面则往往由学生按照学校统一印发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文理科不同)来调整完成。但是由于学生投入论文写作时间有限,加之平时缺乏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和学生自身的态度问题,导致论文的基本格式问题比较突出,诸如分级标题、目录等细节缺乏规范性。
4.“复制”+“粘贴”,论文存在道德风险
本次以查重率≦30%作为能否参加论文答辩的标准,从数据可以看出,尽管92.55%的论文通过了查重,但仍有7.45%的论文查重率没有达标,经过修改后二次检测才通过。一次检测查重率最高达到56.63%,复制粘贴的痕迹较重,论文的原创性极度缺乏。另外,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即使一次检测通过的论文中,也不乏是在自检过程中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了技术性规避,并不能提升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endprint
5.导师指导缺位,论文学术水平提升困难
部分论文指导老师在没有教学任务期间多自行开展科研活动,加上学生本身存在延迟返校的现象,所以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师生互动性差、导师指导缺位的情况。从本届毕业论文来看,部分论文存在着基本概念混淆、缺乏理论支撑、学术观点谬误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论文质量。
三、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毕业论文是高校本科学生在经过大学期间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的综合体现,通过论文的撰写过程,可以让学生系统梳理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并能够检验其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毕业论文的设置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应该是高校保证其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把好选题关,质量从“头”抓起
选题是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论文选题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把好选题关,避免“大而空”的选题,就需要导师在选题确定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研究区域开展实证研究,保证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有的放矢,通过研究区域调研,做到论点有论据,论证有方法,论文有内容。
(二)加强学生返校管理,树立“时间”观
尽管已经将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但是因为考研、考公务员、毕业实习、求职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学生真正用于论文写作的时间极为有限。以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返校时间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一部分学生指导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才返校,即使在校的学生也多已经在用人单位就职,每天除掉上班时间,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投入论文写作。为了保证毕业论文写作时间,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返校时间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考勤制度。
(三)严格导师管理制度,把好“过程”关,引入“加减法”
在要求学生投入足够的时间的同时,还需要严格导师管理。毕业论文是学术性的专业论文,其写作需要理论功底、学术水平和文字功底,这对于平时缺少这些方面训练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把握好的。导师作为一对一的指导者,需要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梳理,并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控好论文的学术水平。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最终成果的体现,但是成果是需要一个好的过程来保证的,这个过程就需要导师的大量参与,通过定期的周报制、月报制等来实时追踪学生论文的写作情况,避免临时抱佛脚、仓促了事的情况。根据导师履行论文指导责任的情况在后续论文分配中进行“增减”处理,即所指导的学生论文指导水平高的、推荐为优秀的论文指导老师增加其下届论文指导数量,反之则减少其论文指导数量,直至取消其导师资格,做好导师的优胜劣汰。
(四)严格查重管理,守好“道德”底线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学术研究应该强调严谨、原创,但是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着各种突破学术道德底线的现象。本科毕业论文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同样应该恪守学术道德底线,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梳理整理并不等同于照搬照抄,快捷的来自于网络的复制粘贴造就了一批高查重率的“掺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学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育人目标的体现,因此高校应该严格毕业论文查重管理,从查重软件的选择到查重率标准的确定,到非达标论文的二次审查等环节均应严格把关,这不仅仅关于论文质量本身,还关乎所培养的人才的道德底线。
(五)引入盲审制,划好“出口”线
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一般本科生规模较大,远高于硕博士培养规模,因此在硕博士培养过程中的毕业论文盲审制、外审制很难在本科生培养中实施。但是本着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需要,可以采用抽审、内部匿名评审,这种方式类似于盲审。在去除掉所有导师和学生相关身份信息的基础上,在专业内部或学院内部同类专业的导师之间进行论文审核,避免人情分影响,真正从客观的角度把控论文质量,决定其是否可以进入答辩环节,守好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关口。
四、结语
高校毕业论文质量就像其存废问题一样牵动着各方的关注,和人才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样,论文质量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专业人才培養的重要环节,是体现高校教研能力的重要方面,应规范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实行全过程监督。高校作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体,需要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导师制的完善和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着手来做。本文结合在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中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限于篇幅,未能就论文质量标准量化、学生认知等层面进行分析,希望在后续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春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策略[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2):171-177.
[2]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