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7-09-11 11:58:28赵连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尿激酶小剂量肝素

赵连江, 任 萍

(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山东 临沂, 276023)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赵连江, 任 萍

(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山东 临沂, 276023)

目的 分析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常规行脑神经保护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2组治疗前凝血指标(PT、APTT、INR、FIB)及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及IN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脑梗死是由各种因素所致的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引发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功能发生损伤的病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1-2]。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发病且经治疗后仍呈现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多在发病后6 h~1周内进展,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3-4]。目前,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尚缺乏特异性方法,多以营养神经和清除体内自由基为主,但临床疗效多不理想[5]。作者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1例; 年龄46~78岁,平均(59.18±13.36)岁; 病灶位置: 基底节区21例,脑干18例,小脑12例; 发病至救治时间40 min~4 h, 平均(2.17±0.98) h; 合并性疾病: 糖尿病7例,高血压4例,高脂血症2例,冠心病5例; 初发病例37例,复发病例1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9例; 年龄45~81岁,平均(59.82±14.25)岁; 病灶位置: 基底节区23例,脑干17例,小脑11例; 发病至救治时间30 min~5 h, 平均(2.25±1.06) h; 合并性疾病: 糖尿病5例,高血压3例,高脂血症2例,冠心病6例; 初发病例39例,复发病例12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6]中的诊断标准而纳入本次分析,排除颅内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意识障碍、交流和沟通障碍、消化系统疾病、距离本次治疗1个月内溶栓治疗患者,家属及患者对本研究情况均完全清楚且自愿加入,本方案也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2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照常规行脑神经保护等对症治疗,具体用药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为合肥久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34021217)100 mg/次, 1次/d, 口服; 胞二磷胆碱(生产厂家为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2026208)1.0 g+5%葡萄糖注射250 mL, 静脉滴注, 1次/d; 奥扎格雷钠(生产厂家为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084623)80 mg+0.9%氯化钠溶液250 mL, 静脉滴注, 1次/d, 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降血压和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生产厂家为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批准文号H20090248): 5 000 U/次, 2次/d, 腹部皮下注射,共治疗7 d。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措施外,另给予小剂量尿激酶(生产厂家为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H32023290): 10万U+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2次/d, 总治疗时间仍为7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变化。治疗效果参照文献[7]进行拟定。临床治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神经功能改善91%~100%, 病残程度0级,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显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偶有存在,神经功能改善46%~90%, 病残程度1~3级,能独立完成大部分生活项目; 有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仍明显存在,但较治疗前有减轻,神经功能改善18%~45%, 可独立完成部分生活项目; 无效: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神经功能改善<18%或增加,日常生活需完全借助他人。总有效=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同一台全血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进行1次评价,该量表共包括意识水平、上肢运动、下肢运动、视野、语言等13项,总分42分,得分越低代表神经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49%(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凝血指标

2组治疗前PT、APTT、INR、FIB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T、APTT、INR显著更高,而FIB则显著较低(P<0.05),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神经功能变化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难治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仍会进一步加重,预后通常较差[9]。动脉硬化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原因[10]。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原有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病灶部位的血栓不断扩张,致使狭窄的血管被封闭或原来无狭窄的血管发生狭窄,血液循环被阻断,同时血小板在动脉硬化的一侧慢慢聚集而形成白色血栓,机体凝血机制被激活,纤维蛋白与红细胞形成牢固的红色血栓,致使血管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脑缺血区域增大,加之脑水肿扩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情呈现进行性发展,神经功能缺损严重[11]。因此,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栓的再生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促使闭塞的血管在短时间内再通,使脑组织缺血区的灌注得以迅速恢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12]。但溶栓治疗具有严格的禁忌证和时间窗要求,且不良反应较多,故大多数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无条件接受溶栓治疗[13]。

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促反应作用而成,特点为分子量小、半衰期短、生物利用率较高,可有效减弱凝血因子的活性,使血液黏度降低,从而加速血液的流动,达到抗凝和抗血栓的目的。尿激酶是从人尿液中经化学加工和分离而得到的一种糖蛋白类物质,是高效的血栓溶解剂,其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纤溶酶原催化裂解成为纤溶酶,从而降解纤维蛋白凝块和多种凝血因子而发挥溶栓作用。但尿激酶半衰期较短,对残留的血栓具有较强的促凝功效,可引起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的升高,大剂量应用时容易引起患者发生出血倾向。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APTT、INR显著更高(P<0.05), FIB显著较低(P<0.05), 且该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显著更高(P<0.05)。凝血系统功能的激活和增强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关键[14],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的联合应用能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增强体内纤溶酶的活性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达到抗凝治疗的目的,从而改善PT、ATPP等反映机体凝血状况的有关指标的水平,使机体凝血与纤溶失衡的现象得以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而INR<3.0则被认为是处于国际抗栓药物检测指标的安全范围内的,不会引起出血的发生[15]。本研究中2组患者INR平均值均在3.0以下,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 说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较为安全的。

综上所述,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1] 王成太.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3): 15-17.

[2] Moretti A, Ferrari F, Villa R F. Neuroprotection for ischaemic stroke: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J]. Pharmacol Ther, 2014, 146(13): 23-34.

[3] 李艾帆, 崔传举, 袁树华, 等.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 2014, 43(15): 1931-1933.

[4] 刘君, 张冠群, 崔晓.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 21(1): 45-47.

[5] 卢丽敏, 智孔亮, 王倩, 等. 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50例疗效评价[J]. 中国药业, 2015, 24(17): 101-103.

[6]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杂志, 1996, 29(6): 379-380.

[7] 黎敏, 唐震宇, 沈小平. 低分子肝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系统评价[J]. 循证医学, 2013, 13(4): 218-224.

[8] 严澎, 魏立平, 李文波, 等.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7(2): 145-147.

[9] 黄赛忠, 严立平, 孙杰, 等. 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血脂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1): 181-182.

[10] Shakur S F, Hrbac T, Alaraj A, et al. Effects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is on intracranial fiow[J]. Stroke, 2014, 45(11): 3427-3433.

[11] 刘东玲.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3): 88-90.

[12] 陈胡萍, 曾宪容, 高椿. 无症状颅内动脉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4, 47(9): 643-647.

[13] 刘希奇, 孙德锦.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 2014, 34(5): 130-132.

[14] 陈阳, 侯双兴, 张海红, 等. 贝前列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 36(12): 49-52.

[15] 臧召霞, 刘志强, 刘永丹, 等.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2): 189-191.

Effect of low dose urokinase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heparin on efficacy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ZHAO Lianjiang, REN P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Linyi, Shandong, 276023)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mall dose urokinase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heparin on efficacy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2 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of two group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argeted treatment for brain protec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low molecular hepar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mall dose of urokinase intravenous inf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icac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coagulation indicators and nerve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efore treatment, blood coagulation indicators (PT, APTT, INR, FIB)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PT, and APTT INR, lower FIB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ow dose of urokinase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heparin can improve coagulation state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urokinase; low molecular heparin; 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nerve function

2017-03-12

R 743

A

1672-2353(2017)15-018-03

10.7619/jcmp.201715005

猜你喜欢
尿激酶小剂量肝素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甘肃科技(2020年21期)2020-04-13 00:34:14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24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9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