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涌晖,张光英
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建构——以宁德蕉城为例
柯涌晖1,张光英2
(1.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福建福州 350016;2. 宁德师范学院 旅游系,福建宁德 352100)
环境解说系统是风景区管理的核心手段.借鉴信息传递的SMRM模型,将信息的有效传导贯穿于解说规划、解说实施、解说反馈、解说评鉴等4大环节,建构水利风景区的环境解说系统.宁德蕉城区水利风景区依游览中涉及的各节点、服务对象需求和解说依赖程度的不同,配置相应解说内容并选择不同解说方式.
环境解说系统;水利风景区;景区节点
环境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有效的目的地管理方式,解说系统能有效促进资源环境与游客的互动交流,通过影响游客的环境意识与行为达到环保目的[1].随着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生态破坏之间矛盾激增,解说系统日益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2].
如何兼顾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使用合理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克服游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目的地管理必须重视并尽速着手解决的问题.
“解说”一词源于20世纪早期的欧美国家,自1920年艾诺斯•米尔斯(Enos Mills)提出解说行为意义以来[3],环境解说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4-9],具体如表1所示,相较而言,中国学者对环境解说的关注开始较晚,如表2所示,20世纪末有关文献研究才陆续出现[2].进入21世纪后,环境解说理论在中国的理论探索逐步展开[10-12].尤其是2005年后,研究借助定量研究方法,聚焦行业实践,形成多样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解说系统建设模式[13-17].
表1 国外环境解说系统理论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由于主客观因素,作为产业元素中的软件配套,中国的环境解说系统研究积淀薄弱,影响旅游产业竞争力.因此持续地推动环境解说系统理论研究并加强其在旅游目的地的实践具有迫切性.
表2 国内环境解说系统理论发展阶段
根据《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18]”.中国国内有关水利风景区的相关研究皆偏于宏观分析[19-25],有关其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很少,而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研究尚属空白.
基于此,本文以信息传递的SMRM 模式为基础,结合唐鸣镝等人研究成果[26],以信息的有效流通为主线,提出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建构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规划(Design)、实施(Implement)、效果(Result)、评鉴(Evaluate) 4大步骤
图1 环境解说系统建构模型
2.1 解说规划——信息的确定
1) 资源、对象、管理目标.任何解说系统设计伊始,都必须确认系统目标:资源禀赋、访客属性与动机、管理部门目的.资源禀赋决定解说所传递的人文或自然信息;对市场保持跟踪,分析其人口组成、旅游心理、行为模式,才能满足游客需求与期望;明确管理者目标,解说系统传递才能向解说对象传递正确的资讯,实现解说的管理效果.
2) 解说内容.解说内容不等同于资源、对象、管理目标所发出的所有信息.解说是以资讯为基础的呈现,所以解说内容中包含的信息一方面要与资源本身有密切关联,另一方面要契合游客既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易于其接受,如水质标准与生活用水取水口设置、自然水循环与日常污水排放等.
3) 解说框架.只有合理的解说架构,方能维护解说系统的良性运行.其整体布局从引言开始,利用引言点出主旨,然后结合事实与信息发展出主体内容,再形成呼应主旨的结论.
2.2 解说实施——信息的传递
按照解说框架设定的步骤,选择适宜的解说技巧(如道具使用)、解说方法(如问答法、对比法),向解说对象(游客)传递有关信息,并形成有效沟通.解说技巧与方法形式多样,选择何种要考量多种因素,信息量大小、听众情况、时间长短乃至解说者(人员或媒介)自身特质等.每种方法、技巧都各具特色,且所使用的方法、技巧越多,听众接收信息的可能性越高.
2.3 解说效果——信息的过滤
游客会依据自身经验,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做出资讯的过滤(接受或者拒绝),最后将接受的信息融入其既有的认知体系.水利风景区解说系统设置要应对不同的学习和处理资讯的风格考验.所以,水利风景区解说系统应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处理的机会,在视、听、触等各种感官上给予刺激,最大程度上调动游客参与解说过程,达到信息传递的最好效果.
2.4 解说评鉴——信息的优化
有针对性地对游客使用解说系统后的信息接收程度及行为变化进行调查跟踪,根据成效评估解说系统设置是否符合期初目标设定.依据评估结果,调整资源、对象、目标信息,优化解说框架,改进解说策略,实现解说系统升级.
3.1 风景区概况
蕉城区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地处闽东山地北部.境内水系发达,呈树枝状分布,其水利风景区规划区总流域面积1 302.33 km2.水利资源丰富,是集科普教育、湿地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等为一体的区域型多功能水利风景区.
3.2 建构方案
3.2.1 内容构架
水利风景区解说系统的设计囊括景区导览线路规划、景区节点设置、解说范围设定、解说手段选择、解说词编撰等内容.对水利景区游览中涉及的各节点,依服务对象需求和解说依赖程度的不同,配置相应解说内容并选择不同解说方式(图2).游客服务中心一般是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展的重要依托与开端,因而在服务中心节点上进行的解说应具有总领全局的作用.具体来说包含:水利景区全域地图呈现、景区导览解说服务的供应、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提示说明、区内各类景点及活动的推荐性安排等.类似的水利区解说节点包括各类区内交通接驳点(如游船码头)、景区交通工具以及水岸主要项目/景点;沿岸的一般性游览项目/景点属于水利风景区的次要节点,结合水利景区设立主旨,开展人文及自然内容的解释性说明与环境教育;水利风景区内其他的非节点环节,以向导与补充说明为主.
图2 蕉城区水利风景区解说系统内容框架
3.2.2 节点路径规划
节点是游客停留的区位,路径是节点间的移动条件,又是他们产生的结果.
蕉城区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节点设置如下:
主要节点有霍童溪、七都溪、金溪、飞鸾溪干流,洪口水库以及虎贝水库码头.
次要节点有霍童溪、七都溪、金溪、飞鸾溪流域各支流以及景点.
在非节点处,需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性解说;在珍稀物种、特有自然风貌、珍贵人文遗存之处划定保护区域并设置提示性和教育性解说.
3.2.3 解说设施规划
1) 交通解说系统规划
依托所在地的城市基建道路,设置明晰的交通指示标志和配套的多外语语种翻译.除告知景区信息外,对景区周边的公共设施或服务也需加以标识.同时依据景区整体规划与游客量预计,合理规划景区内部动线标识,保持内部交通通畅.
2) 游客中心规划
将游客中心放置在景区出入口,配套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及医疗、警务等便民设施.在游客抵达的第一时间免费提供其区内介绍材料,有利于游客更好掌握景区信息,提高游览品质.除提供一般性的游客手册或指南外,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新媒体软件,通过移动终端提供景区解说.
3) 牌示式硬件解说系统规划
全景牌示:在水利风景区的各路口及主要游径旁设置全景牌示,标示出水利景区的整体布局,此类牌示包含文字、图表、模型、声光电等多种展示模式.
指示设施:包含各类解说牌和提示牌.解说牌可分为综合解说牌和单体解说牌两大类.综合解说牌以教化为主要功能,对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设置缘由、成立过程、服务功能等进行系统解读;单项解说牌聚焦单体资源,其风格融合闽东地域特色,选择木、土、鹅卵石等当地古建材质设计解说牌.指示牌主要设置于景区内各游览动线的交汇处和室内景点的显著处,包括方向提示与服务设施提示.
忠告牌示:明确提示游客应了解的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和严禁的各类不良旅游行为.这类牌示多使用鲜艳的色彩.在水利区内各大小水域周边都应在醒目处放置忠告牌示.
4) 软体解说规划
定点解说:在游客中心、区内重要节点与大型景点项目处安排定点解说员,为游客进行义务解说,并提供其他旅游服务.
预约团队解说:景区为扩大影响力、推广景区公益性、普及生态环保尤其是水资源知识、丰富游客的旅游选择而提供的定时、定批、定量的义务解说.由客人自行通过网络进行开发席位的预定,由景区委派的专业解说团队进行个性化服务.
媒介解说: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的支持下,开发景区的APP软体.游客通过自由移动终端,享受在线自助解说服务.
水利风景区拥有诸多生态环境效益,其建设与管理涉及水工程安全,水源、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问题,有着特殊内容和要求,大多数地区的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通过水利风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合理建构,将水利风景区的多维效益信息充分传达,促进游客水资源意识与保护行为方面的正向调整,进而推动风景区持续化发展,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1] MOSCARDO G. Interpret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functions, examples and principles[J].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998,9(1):2-13.
[2] 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1999,14(2):27-29,64.
[3] MILLS E. The adventures of a Nature Guide[M].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page, & Company,1920:46.
[4] TILDEN F.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57:57-60.
[5] HOLLOWAY J C.The guided tour: A sociological approa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1,8(3):377-402.
[6] OLSON E C. Non-form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in the Use of Interpretation as a Management Tool for s State Nature Preserve System[D].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83:31-60.
[7] STEWART E J, HAYWARD B M, DEVLIN P J, et al. The “place” of interpretation: A new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interpre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1998,19(3):257-266.
[8] TUBB K N.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pretation with in Dartmoor National Park in reaching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3,11(6):476-498.
[9] BALLANTYNE R, PACKER J, SUTHERLANG A L.Visitors' memories of wildlife tourism: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powerful interpretive experiences[J]. Tourism Management,2011,32(4):770-779.
[10] 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4(1):44-46.
[11] 厉新建.旅游产品特点、消费技术与景区解说系统[J].人文地理,2004,19(2):43-46.
[12] 洪艳,陶伟.游客对解说媒体的需求研究——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11):43-48.
[13] 张立明,赵黎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8-92.
[14] 唐彩玲,叶文.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828-831.
[15] 孔旭红.场所依赖理论在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8,22(3):89-91.
[16] 黄文.民族社区黑色旅游发展研究——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138-144.
[17] 党星.延安红色旅游解说系统及其优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2-84.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4(5):2-3.
[19] 吴殿廷,周伟,戎鑫,等.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和规划若干问题[J].水利经济,2011,24(5):4-6.
[20] 刘国明,杨效忠,张琳伟.中国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3(1):49-53.
[21] 梁朝林,姚国荣,陈麦池,等.水利风景区开发经营的负外在性及其治理[J].水利经济,2011,29(2):58-61.
[22] 张文锦,唐德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重塑[J].水利发展研究,2012(5):82-85.
[23] 钟林生,唐承财,詹卫华.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水利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中国水利,2011(2):58-60.
[24] 廖军华.水利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控制对策[J].生态经济,2010(2):301-307.
[25] 祁正卫,张淑华,黄河.关于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利,2012(2):63-64.
[26] 唐鸣镝.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6,21(1):64-68.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Spots ——A Case Study of Jiaocheng District of Ningde City
KE Yonghui1, ZHANG Guangying2
(1.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Fuji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conomic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16, China; 2. College of Tourism,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Fujian 352100, China)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means of scenic spots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MRM model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the in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four aspects of interpretation planning, interpretation implementation, interpretation feedback and interpretation evaluation, forming the environmental commentary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spots. The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area in Jiaocheng District of Ningde is configured with corresponding interpretation content and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our nodes, the difference of service needs and different degree of interpretation dependency.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water conservancy scenic spots; nodes of scenic spots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4.028
K901.7
A
1673-2065(2017)04-0117-05
2017-03-25
柯涌晖(1981-),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张光英(1974-),女,福建宁德人,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