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田(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杂合共存”中的生命力:河南南马庄田野考察与思索
曹 田(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乡村需要设计,是当今社会各界的共识。习惯于城市设计的设计师们如何走进乡村,真正为乡村做出贡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河南兰考县南马庄村进行了人类学田野调查。从调研中发现:“杂合共存”并非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性状态,其中蕴含着主动性、适应性的“乡村生命力”。物质化、固化这种“乡村生命力”,将概念化、抽象化的“生命力”转化成现实的环境或产品,是设计适应乡村、融入乡村、改善乡村的原动力和突破口。
杂合共存;南马庄田野考察;乡村设计;乡村生命力
一
乡村需要设计,是当今社会各界的一个共识。自从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以来,上涉国家发展战略,下至农家切身利益,三农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十多年来,政府和民间都在研究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设计界也积极地参与其中,产生了一批致力于扶持乡村、改善乡村的设计实践项目。
通常来说,设计往往在商业市场十分成熟、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能够获得较大的创新空间。城市的飞速发展得力于设计,同时,设计也由于城市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成就。但在乡村,无论是商业环境、人群意识、基础设施条件,都比不上城市。习惯于城市设计的设计师们,走进乡村就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阻力。事实上,如今有些设计不仅没有改善乡村,反而陷入不可持续、后患重重的困境。
如何“走出摩天楼、走进篱笆墙”,成为当今设计界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4年,在许平教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南马庄村,进行了田野调查。力求从设计学的角度,利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手段和思路,探寻设计如何适应乡村。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田野调查的具体手法多为现场的访谈、问卷、录音录像等,最终的结果,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影像。不管是访谈、问卷,还是文字、影像,田野调查关注的都是调查对象的整体,是要通过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生活细节的了解和分析,把握调查对象的特征和本质,从而为研究提供服务。设计学对人类学的借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设计学的专业学科中,对用户体验的调查和访谈、对社区生活问题的观察和分析等,都经常用到人类学的方法。但是,平时用作产品开发或者市场调研的田野调查,更多的是用了人类学研究的形式,并没有触及到人类学的本质——一种观察的视角。换句话说,人类学的核心是研究者作为“他者”来观察调查对象的性状、变化以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面认识,从而把握调查对象特征和本质。这一点在产品设计调研中比较少用。在河南南马庄村,抓住人类学的这一核心来进行田野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生产状态、生活状态的全面分析,是人类学与设计学之间的一种深层次的对接。
选择河南省兰考县南马庄村,主要是源于田野调查的基本要求:一要有特色;二要有代表性;三要有特殊的关系;四要有一定的影响。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也是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这里的乡村既不像偏远地区或是少数民族地区个性化太强,不具备普遍意义,也不同于中国东部、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乡村,淡化了传统农业的特征。在河南省的乡村进行调查,兼顾到典型性和普遍性,可达到乡情有代表性、资料有说服力、论述有典型意义的目的。而选择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南马庄村(图1),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图1 图中圆圈为南马庄村的具体位置①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1、南马庄村所在的兰考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②焦裕禄(1922.8.16 -1964.5.14),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1962年任兰考县县委书记。期间带领群众与当地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做出来顽强的斗争,因病逝世在岗位上。去世后,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至今,“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党敬业等精神的代名词。,率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最终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根本治理这一历史上屡遭黄河泛滥的灾区。至今,黄泛区的盐碱和水灾依然是兰考县的头等自然灾害。事实上,我国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导致贫困的乡村仍然很多,这是全国很多农村面临的共同问题。
2、国家十分关心贫困老区,200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到南马庄村调研,并将这里确定为他本人的乡建工作联系点。这也使得原先并不出名的南马庄村一跃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新农村建设试验点。有这样一个政治背景,使得南马庄的村民不再保守与内向,“见过世面”的民众更易于沟通交流,更利于田野调查中的访问和采录。
3、中国农业大学何慧丽教授③何慧丽(1972—),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人。三农问题研究者,新农村建设实践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曾挂职兰考县副县长。曾在兰考县挂职副县长,曾将南马庄村的大米推销到北京,成了轰动一时的“教授卖米”新闻,让这个小村庄成为了全国的明星村。贫困村和明星村的强烈反差,增强了田野调查的典型性,更有利于我们接触到农村生活的“虚”与“实”,“内”与“外”,更能接触到这个村庄真实的一面。
二
在兰考县南马庄村的田野调查,是与河南大学合作进行的。
河南大学位于兰考县所属的开封市,是当地著名的高等院校,学校师生对兰考县以及南马庄村比较熟悉。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摄影专业派出了三名研究生,视觉传达专业派出两名研究生,与笔者共同组成了六人小组,进驻到南马庄村④河南大学参与调研的五名研究生分别是:摄影专业的付月、王星隆、张浩,视觉传达专业的张文英、刘佳。。(图2)
到当地村委会了解了南马庄的整体概况后,调查小组最终选择在村民张卫东家进行了定点采访。张卫东在村中属于中等收入户,既外出打工又有农田照料,属于比较典型的中原农户。同时,他是村支书的亲戚,村支书为我们进驻张家提供了便利。(图3)
图2 田野调查小组与农户张卫东全家合影
图3 笔者在田野调查现场工作
兰考县位于开封市以东约45公里,南马庄村位于兰考县西北约10公里。村庄有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村口位于主干道北端,住宅多分布在主干道的两侧。从北口进入村庄后,道路西侧是村委会和一个小型广场,张卫东住宅在道路东侧,位于村委会的斜对面。村中有养老院,养老院在张卫东住宅西侧。
张卫东全家5口人。男主人张卫东,46岁,小学文化,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回家;妻子付桂荣,47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大女儿张胜男,22岁,就读于郑州化工学院,是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二女儿张胜娟和小女儿张梦莹,在南马庄小学读五年级和三年级。
张卫东的家是河南中原农村常见的一个小院落,院墙围合,长方形,占地约400平方米。院门开在院落东侧,进门可见三间正屋、两间厢房和一个车棚。三间正屋位于院落后侧,坐北朝南,中间是堂屋,东边一间是张卫东夫妇的卧室,西边一间是二女儿和三女儿合用的卧室。两间厢房坐东朝西,一间是大女儿单独的卧室,另一间是存放粮食和种子的储藏室。车棚坐西朝东紧挨着正屋的西侧,用来存放家里的一辆柴油三轮农用车、一辆电动三轮车和一些农具。厨房位于正屋东侧的院角,内有一个淋浴间;厕所位于院落西南角,是旱厕。院落南部是一片菜地,种植一些时令蔬菜。
图4 拍摄机位分布示意图①图片来源:调研小组根据现场环境绘制。
田野调查小组于2014年的岁末来到张卫东家,当时正是种麦的季节,张卫东家有三块农田,约有21亩,一块高地种玉米、小麦,两块低地种水稻。农田耕作需要劳力,张卫东特意从外地赶回家中,帮忙种麦。同时,在郑州读大学的大女儿也赶回来帮助父母。全家五口人在这段农忙的时间里团聚,为我们田野调查提供了难得的便利。
运用影像技术来记录日常生活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长处是能真实地记录和还原采访对象的生活状态,比访谈和描述更直观、更可信。2014年 11月11日至14日,调查小组在张卫东家采用了连续72小时的影像拍摄手段。拍摄工作从11日中午13时开始,至14日中午13时结束。共分为5个机位(图4)。一号机位架设在院落的东南角,靠近大门口的位置,面对院落中心;二号机位架设在院落西南角位置,靠近厕所,面对三间正屋和厢房;三号机位架设在堂屋内,观察堂屋和卧室;四号机位架设在厨房中;五号机位是移动机位,跟随农户下地、采买、赶集等活动。
采用5个机位、72小时拍摄,主要是想真实地记录张卫东一家人生活状态。要详细观察采访对象的生产、生活状态,有几个要素必须要考虑,这就是:一、真实性;二、全面性;三、针对性;四、连续性。5个机位的方位设置主要是考虑到要素的前三项,72小时不间断拍摄主要是体现要素的第四项。这样的安排,即可全方位地看到采访对象所有的生活细节,整体地观察到张卫东一家五口人在三天内的全部活动,为调研提供足够的全面而细致的资料。
为了便于观察和分析,我们以张家院落为观察中心,将其生产、生活的种种行为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起居与衣食、工作与环境、信息与娱乐、交往与亲情。这四大类基本涵盖了张家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
起居与衣食,主要是指张卫东一家的日常生活,包括一日三餐、生活整理(洗漱、洗澡等)、休息睡眠、外出采购等行为以及所用的时间。是农户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工作与环境,工作是指家中劳动力如何进行田间劳作、副业加工、货物运输、设备修理等,孩子是如何上学、在学校如何学习,在家如何温习功课等。环境是指上述工作与学习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工作(包括学习)条件,比如在菜园栽植何种蔬菜,使用何种农具;何种物品需要修理、设备工具如何;孩子上学途经何处,是否需要接送等等。这些方面构成了农户的生产、生存环境。
信息与娱乐,主要是一家人如何获取外界信息,如何娱乐。包括每天看电视、玩手机、孩子打闹嬉戏的时间、地点、频率、强度等等。这些方面构成了农户的闲时生活。
亲情与交互,亲情主要是指一家人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其标志是相处的时间、频率、地点等,内容包括独处、夫妻相处、父母与子女相处、姐妹感情等;交互主要是指一家人内部以及与外界(如邻居、亲戚、朋友、陌生人等)的日常交流的次数、时间、地点,以及交流的心情、态度等。亲情是指家庭内部,交互是指全家与外部社会。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张卫东一家人的生活现状,除与张卫东妻子、女儿进行交谈外,我们还特意邀约男主人张卫东进行了专访,详细询问他日常生产、生活的相关问题,特别是注意了解他们一家人生活特点和行为习惯。
通过田野调查,我们基本获得了张卫东一家人的生产、生活的基本数据。张卫东一家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比如,一家人仍然保存乡村农耕的生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睡眠时间都比较长;张卫东和妻子付桂荣仍有“男耕女织”式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张卫东主要承担家中经济性的劳作,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养家活口”,他在家的活动空间多是田地、院落、车棚;妻子付桂荣仍是传统的家庭妇女,带有“夫唱妇随”的特点,做事常征求丈夫的意见。她承担的家务活较多,因而在家中的活动空间比较大,在厨房中和菜地里的时间较长;二女儿张胜娟和小女儿张梦莹是小孩,经常在一起玩耍,由于姐妹年龄相差不大,常是姐姐带领着妹妹,玩耍中互动较多。
获得初步的访谈和拍摄资料后,我们对调查资料根据不同的空间、时间进行分段,记录每段时间的活动情况。将这些活动所持续的时间、频率等信息汇总到一张表中,进行数据的核算和比对。并将活动情况编辑成表格目录,根据时间段统计出家庭成员的活动轨迹、空间使用密度、设施使用频率等数据化信息,绘制成相应的饼状图(图5至10)。饼状图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分项。
图5 所有家庭成员72小时平均在五个方面的活动时间分配图
图6 每个家庭成员72小时在五个方面的活动时间分配图
图7 起居与衣食分析图
三
初步完成了基本的数据整理和图表绘制后,我们结合在调研对象家观察到的实际情形,与图表信息进行比对分析,获得了一些发现:
一、起居作息。张卫东一家人睡眠时间较长,占72小时的43.47%,换算成每一天的24小时,达到10.43小时。一家人大约在晚上10点洗漱、整理、睡觉,早晨大约是在日出后的7点至8点左右起床。熄灯睡觉时间的早迟,多是根据电视连续剧结束的时间来定。而早晨起床时间,则是由两个小女儿上学的时间来定,一般是提前大半小时,让小女儿吃了早饭去上学。
图8 信息与娱乐分析图
图9 工作与环境分析图
图10 交往与亲情分析图①图5-10来源:72小时人类学田野考察小组成员及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部分师生绘制。
我们田野调查是在11月中旬,当时兰考县一带正值冬小麦播种季节,虽说张卫东家仅有一块高地种麦,但总的来说,农村的大忙已过,进入冬闲的初期,因而张卫东家也有中原农村的“猫冬”习惯,睡觉休息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季节,相应地增加。图表的数据正是对应了农村的季节变化,说明张卫东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传统的农耕作息时间的季节性周期变化。每天的早睡晚起,也对应着农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习惯。
较长的睡觉时间,与都市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现代化的城市,往往晚上10点以后才是社会交往“夜生活”的开始,而张卫东家则完全没有都市人那样的“夜生活”。而张卫东家晚上10时左右睡眠,又是受电视剧结束时间的影响,早上起床的时间也受小孩上学时间的制约,这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作息时间分配,不再是原先农耕社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具有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某些因素。而城市人,早已没有“猫冬”一说,即便是兰考县城的城市人也不会“猫冬”。工业文明改变了农耕社会作息时间的季节性周期变化,城市人的作息时间几乎是一年四季都是恒定的。
二、休闲娱乐。张卫东一家人的总娱乐时间占72小时的9.42%,换算成每一天,约为2.26小时。张卫东平时的休闲娱乐主要是在晚间看电视新闻和玩手机游戏;妻子付桂荣的娱乐形式最为单一,主要是在晚间看电视连续剧;两个上学的小女儿除了陪妈妈看电视剧,放学后在院子里玩跳皮筋、跳房子等儿童游戏。当地还没有有视电视,张卫东家24寸的台式电视仅收到中央台的一套、七套、十一套及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不多。他本人喜欢看新闻,多为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和当地电视台的地方新闻。家中无电脑,但他的手机可以上网,有空时,也经常看手机上的新闻。
2.26 小时的休闲娱乐时间,在一天24小时中,不算少,可能与农闲及张卫东外出打工回来的休息放松有关。但休闲娱乐方式相对单一,家中的那台老式电视是最主要的娱乐载体,张卫东自己觉得很满足,用他的话来说“已经不错了”。他说这话的含义,一是与过去比,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能有电视看,已经比前辈人“先进多了”。他这话的另一层含义,是与村中其他人家比,他家在村中算是中等收入,有的人家还比不上他家,每天能看电视,又有手机上网,还能玩游戏,已经“高人一等”了。
很显然,南马庄至今仍然相对贫穷、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较少。张卫东有手机是这几年才有的事,是为了便于与在外的大女儿联系,在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女儿的要求下才购置的。但手机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让他看到现代科技的阳光,这的确是“先进多了”。张卫东喜欢看新闻,说明张卫东关注外部世界,他用手机打游戏,说明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又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先进多了”。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让中原农村的张卫东接受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辐射。
三、家庭分工。图6是每个家庭成员在72小时中的活动类型的分别统计。图7显示各个家庭空间中,家庭成员的使用频率。结合这两张图可以明显看出,妻子付桂荣最为忙碌,她起床最早,让两个小女儿吃了早饭后去上学。接着是洗衣做饭等,室内室外、厨房厕所,各个角落都有她的身影。更多的忙碌是在厨房,院中的小菜园也是她照料,她的休闲娱乐时间最少,仅在晚餐后看电视剧。张卫东更多的是在院落和车棚中忙碌,车棚里有一辆柴油三轮农用车、一辆电动三轮车和一些农具,张卫东在车棚进进出出,次数最多。
农用三轮车是张卫东的生产工具。外出打工回来,他也闲不住,常用这辆车接一些短途运输的活儿,有时也租给他人使用。电动三轮车是代步工具,张卫东常用这辆车外出采购家中生活用品,农田里也常用这辆小车运送农药、肥料等,因而车棚既是停车处,又是车辆的维修保养处,张卫东多在此忙碌。妻子付桂荣也经常使用电动三轮车外出。
张卫东家“男主外、女主内”的特点鲜明,是传统农村人家典型的家庭分工。男人干活挣钱,女人照顾老小,在传统的乡村社会里是天经地义的事,张卫东家仍然保存着。这不能看成是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而是与农耕生产中男女体质特点、性格特点相应合。但如今南马庄的其他人家, 50岁以下的夫妻全都外出打工的情况比较普遍,家中仅有老人和小孩,产生所谓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夫妇全都外出打工,不仅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分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乡村最基础的家庭结构。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细胞的原生态改变了,社会肌体必将产生连锁反应。
四、信息交互。图8、图9、图10是针对三个观察单项分别进行统计的图表。在图8单项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家人在娱乐方面所占72小时的比重、不同娱乐活动在娱乐时间中的比重以及不同家庭成员娱乐情况的相互比较。可以看出,看电视和玩手机是一家人主要的娱乐方式,其中,张卫东和妻子付桂荣看电视和玩手机的时间比较均衡,而三个女儿则是玩手机明显多于看电视。
电视、手机、电脑,被看作是乡村信息化的“三大件”。“三大件”在南马庄的庄户人家比较常见,这一点已接近城市。张卫东家虽说没有电脑,但手机使用频率高,上网次数多,也基本上加入了信息化的行列。
从信息学视角看,电视属于单向接受信息的方式,张卫东家主要用于休闲。手机属于接收和输出共存的信息交互方式,张卫东多用于打游戏。可见张卫东家休闲娱乐重于信息交互,休闲娱乐是其“真实需求”。由于电视、手机能够满足目前的“真实需求”,故而张卫东暂时未购电脑(主要不是经济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南马庄农村虽然已经具备各级政府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基础,但由于农村“真实需求”的限制,要实现各级政府期望的信息化,还需一段时日。
五、空间环境。图9,是在72小时中三个不同的家庭空间使用频率的比较图。堂屋、厨房和车棚分别是起居、餐饮和生产(维护)空间。可以看出,张卫东和妻子付桂荣在厨房、堂屋和车棚的时间较多,两人加起来占到全家使用时间的一半以上。而三个女儿则在堂屋和卧室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三个空间中都常有乡邻出现。
张卫东和妻子付桂荣在厨房、堂屋的时间较多,说明家务劳动都是张卫东夫妻二人承担,三个女儿主要靠父母照料。车棚使用比较频繁,尤其是乡邻经常“串门”,借还农具、修理车辆等。乡邻也时常走进堂屋、卧室和厨房,多为闲聊。乡邻“串门”的时间,累计达全天的10%,有两个多小时。说明张卫东家人缘较好,乡邻关系融洽。
从空间功能的角度看,张卫东家堂屋的进出次数最多,使用率最高,是因为张卫东家的堂屋集起居室、餐厅、客厅、过道等住宅功能为一体,是一个开放的多功能空间。据了解,旧时南马庄人家的堂屋,多置有高约1.2米,宽约0.8米,长约2米的一个大柜,又叫“老爷柜”,柜内用以存放各种物品,柜面上多置放“先人”牌位和香烛台等,每逢清明、大冬等时节予以祭拜。如今,最显眼的位置是一台大电视,堂屋增添了娱乐室的功能。使用率其次的是厨房,张卫东妻子在厨房的时间最长,说明张卫东家仍保存农耕时代的“以食为天”的生活方式。车棚的使用率位于第三,车棚不仅仅用于存放车辆,更像是工厂里的小车间,张卫东外出打工回乡,车棚成了他创收的“作坊”。张卫东家堂屋和车棚空间功能的改变,反映了城市工业文明向乡村农耕文明的渗透,虽说不那么“显性”,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六、交流互动。图10是反映一家人交流与互动的饼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员单独活动的时间很多,两人交流也常有发生,但三人以上及全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就十分稀少。全家人聚在一起主要是午餐、晚餐和晚餐后的看电视。同时还可看出,一家人与外界的交流较多,除了前文所说的乡亲前来“串门”外,张卫东一家人也经常出门与乡邻闲谈。两个上学的小女儿也常与村中小伙伴一起在外玩耍。
人们通常认为农村生活保守、封闭,这仅是对外人而言。从张卫东家可以看出,他们家对外相对封闭,对内却十分开放。这里的“对外”是指对南马庄外部的世界,“对内”是对南马庄村内的乡亲。乡亲们之间,每一家的情况相互间都十分熟悉,交流互动频繁。张卫东家虽说有大门,但大门常开,乡亲时常径直走进堂屋、卧室。前文说到乡邻到张卫东家“串门”的时间,累计达全天的10%,有两个多小时,除了说明张卫东家人缘较好,乡邻关系融洽外。更可以看出中国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乡亲们的任意“串门”,说明农耕文明的血缘、亲缘关系仍然存留在南马庄的内部世界里。而城市居民住在同一幢楼内多年,却是“相逢不相识”,不知对方名姓的情况十分常见。相比南马庄,封闭程度高,排他性强的却是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的城市,且城市越大,这种家庭生活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也随之而增强。
我们在张卫东家调研时,除了做出上述分析外,还发现了诸多值得重视的细节,这里举一些例子:1)张卫东家的客厅里有一只大衣橱,衣橱里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有不同的格子,将衣物逐一分类存放;2)厨房是利用院落的一角盖上玻璃钢瓦搭建的,内部陈设十分简陋。但在厨房一角的墙上掏出了一个方形的壁橱,安装了一面镜子,模仿城市住宅的洗手间;3)厨房一角的一块非常狭小的空间内,用塑料布隔出了一个小淋浴间,安装了浴霸(尽管浴霸与简陋的淋浴间极不相称);4)厨房顶部的玻璃钢瓦上有一块方形的“天窗”,用一块透明的亚克力板盖着。按照张卫东的说法,是给厨房增加采光,是“学学城里人时髦的阳光屋”;5)客厅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台红色的饮水机,桶壁上泛着白色的碱花。但是,每天家里人(尤其是几个女儿)都会来这里接水喝;6)张家的主屋是三间尖顶砖瓦房,在南马庄农村,这种瓦房空间大,通风良好。可是张卫东却安装了城市楼房常用的石膏天花板吊顶,让原本比较通透的室内空间显得有点低矮局促,为了解决通风问题,他又在吊顶上安装了一台吊扇……。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调查对象张卫东一家人保持着农村生活的各种特点,与城市有较大差异。但也有诸多与城市生活相同的细节,两者处于“杂合共存”的状态。所谓“杂合共存”,是说有“杂”、“合”、“共存”三方面特点。
“杂”,指的是乡村生活的特点与城市生活的特点交杂在一起,上述简陋的棚屋式厨房和精心构思的壁橱、宽敞的平房和低矮的石膏天花板等,都杂糅、交织在张卫东一家的生活之中。
“合”,是说这些城乡杂糅的生活要素,却又融合在一起,有效地组织成张卫东一家注重效率、节约、简便的农家生活,这从精明的张卫东对自家生活井井有条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
“共存”,是指在张卫东家(在其他农户家走访时,我们同样发现了这一点),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似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看起来带有某种妥协、无奈、权宜的成分,但实际上,它又包含着一种积极的安排和主动的适应。
事实上,“杂合共存”,是当下中国乡村生产生活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在不同的地区,“杂合共存”的“度”不一样,一些偏远地区,城市的影响力弱,农村传统的生活要素保存较多,而江浙闽粤等沿海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乡村则更像小型城市。
四
“杂合共存”,是南马庄调研的一个重要发现。很多人认为,在当今城市文明不断吞噬乡村的汹涌浪潮中,城市最终会改造和同化乡村,城乡文化的“杂合共存”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过渡性状态,不需要去通过田野考察来“发现”。
然而,通过设计调查才能看到,这种人们熟视无睹的“杂合共存”的状态中,乡村蕴含着一股顽强的消化能力,使得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趋于某种平衡。换句话说,乡村在现代城市化环境中仍然处于“杂合共存”的状态而未被城市文明完全吞没,似乎并不是因为城市化力度还不够,或者城市化进程还不充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事实上不少乡村在本质上已经变为城市,这种力度不可谓不大),而是因为,乡村社会还保留着坚韧的生命力,并在不断地进行自我适应,在包容和适应中保持着乡村的本质特征。
张卫东家的一些生活细节,如他自己改造简陋的厨房,加盖“阳光屋顶”,增设石膏天花板等,看似是他受到城市文明的影响而做出的“土设计”,但却隐含了他的主动性和适应性,既保留城市生活的某些标志性要素,又符合农村生活生产的低成本、组合性、功效性等特征。显然,张卫东所做的“土设计”不只是一种个性的偶然行为,更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行为。“土设计”的背后是乡村社会在受到城市侵蚀的过程中,做出的一种“主动求变”的适应。也就是说,乡村不只是被动地遭受城市的盘剥和掠夺,在困境中乡村依然有着主动性和适应性,我们不妨称之为“乡村的生命力”。
对张卫东的采访中,我们也能觉察到这种“生命力”。张卫东不仅是“土设计师”,他对生活也有着自己的观念和主张。他常年在外打工,闯荡过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对城市生活有所了解。他家里条件并不好,但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自己动手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天花板和厨房天窗等。张卫东花钱费劲做这些布置,是不是模仿城市的生活设计?笔者就此专门询问。他的回答是:“现在形势好了,国家要忙‘大家’,我们老百姓就忙‘小家’”。他的意思是说,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要好些,自己有点能力,就要将家庭生活档次做些力所能及的提升。张卫东的模仿,其实早已突破了物质的层面,“手机打游戏”、“阳光屋”等,都是对城市设计价值的主动吸纳和在地化尝试。稍有空闲的时候,张卫东还谈了他对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看法。他说:“如果我有能力,进城打工能赚不少钱的话,在城里生活当然是好。但是我能力有限,回家来自力更生,过过小日子也很不错。”再追问为什么过小日子也很不错。他的回答是:“自己忙活自己用,舒服啊。”这里的“舒服”,既包含物质上的满足(按照张卫东的能力,目前还未得到与城市人相同、相等的物质条件),也包含着一种精神上的价值上的自我肯定。这种“肯定”带给他们价值观上的崇高和愉悦,生成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将感兴趣的事继续做下去。在城市化铺天盖地的今天,乡村仍然留存有这样的生活观念和态度,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乡村的确存在着这种“生命力”。
设计发现乡村生命力,不是我们南马庄调研项目的首创,前人早有发现。民国年间,乡村建设先驱晏阳初先生曾振臂高呼:“开发民力,建设乡村”,用教育来激发民力,才能让凋零的乡村重塑生命。“民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虽然晏先生没有作全面的解释,只是用“脑力”、“智力”“忠诚力”等词来替代,但他当年也真切地意识到了乡村存在一种顽强的“力”。
如今,著名的乡建团体北京“绿十字”组织,在河南信阳郝堂村也有类似的感悟。“绿十字”组织领导者孙君曾经说道,当地村民在参与家乡改造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劳绩感”。所谓“劳绩感”,就是村民们在付出辛勤劳动后的一种“自我肯定”及“相互肯定”。这与张卫东自己动手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和口中的一句“舒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蕴含着一种原始的乡村生命力。也许正是这种“力”,构成了张卫东对现实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使得千千万万个与张卫东类似的“农民工”在闯荡过大都市后,带着对工业文明的追求和梦想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农耕文明的家乡,凭借着本能来“设计”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土设计”。
乡村在“杂合共存”的现状中隐藏的生命力,也是设计适应乡村、融入乡村、改善乡村的原动力。考虑到乡村生命力的存在,顺应这种生命力来开展设计活动,设计师才能更好地适应乡村的特殊条件和环境,真正做出符合乡村需求的、可持续的设计。为此,人类学田野考察由于其在地性、真实性、现场性、细致性等特点,可以成为一种值得借鉴的重要方法。
但仅仅是田野考察还远远不够。乡村设计,还应当不断地物质化、固化这种“乡村生命力”,将较为概念化、抽象化的“生命力”转化成现实的环境或产品,才能达到逐步完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发展,树立乡村价值的目的。换句话说,田野考察只是乡村设计这个系统性工作的第一步。我们在河南兰考南马庄所做的田野调查,是一个发现“生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尝试着为乡村设计拓宽思路、打开突破口的过程。
诚然,进一步的调研和观察还要继续,但有了尝试的基础和顺应“乡村生命力”的意识,我们就离“美丽新乡村”的理想又靠近了一步。
(责任编辑:梁 田)
J50
A
1008-9675(2017)04-0125-07
2017-05-03
曹 田(1986-),男,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乡村设计、设计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