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肖云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施持续质量高进前后两个阶段中的PICC置管成功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监护期间穿刺成功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监护期间的88.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监护期间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监护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监护期间的7.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导管监护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且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PICC置管监护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持续质量改进 PICC置管 应用效果
PICC是一种全新的静脉穿刺技术,比照CVC在安全性上有显著提升,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中[1]。PICC主要应用在长期化学治疗、场外营养输注、抗菌等治疗过程中,为确保PICC应用有效性,同时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需要在留置期间做好PICC管道保护工作,使导管能够正常应用到预定期限。针对此,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升PICC置管期间管理效果,同时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对此加以证实特在本次研究中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个阶段的PICC置管管理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期间的PICC置管监护工作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持续质量改进后期间的PICC置管监护工作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护理人员11名;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0±8.25)岁;护龄2~15年,平均护龄(8±4.36)年;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3名。实验组中:护理人员11名;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8.54)岁;护龄2~14年,平均护龄(8±4.56)年;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3名。两组护理人员年龄与学历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在PICC置管期间给予常规监护,具体如下:
辅助完成置管过程;观察置管周围皮肤变化情况;观察导管是否出现堵塞或脱出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具体如下:
(1)优化实施流程:PICC置管期间的监护工作流程应该包括组间监护小组、理论学习、导管维护、PICC穿刺培训、构建回访登记本。首先,应该优化监护小组建设,提升监护小组的全面性,应该涉及到所有相关科室的护理人员构成;其次,优化理论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并对PICC穿刺技术加强培训、最后,构建回访登记本,强化对患者各阶段情况的记录[2]。
(2)优化监护过程:第一,评价。评估内容涉及到患者的基础情况、用药情况、血管情况、置管相关因素、是否存在感染或血液疾病史等;第二,签署知情同意书。也就是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实施PICC健康教育指导,监护人员对相关知识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告知,并解答其所提出的疑问[3];第三,评估并实施PICC置管。根据PICC置管程序进行置管,置管后确定导管头端位置正确后进行给药治疗;第四,填写PICC置管登记表。对置管用途、穿刺位置、穿刺方式、穿刺结果等情况进行记录;第五,观察与维护。对置管后患者的输液与穿刺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与维护[4];第六,确认拔管时间。在治疗结束后,告知患者拔管情况并请患者进行确认导管的完整程度,获取到患者的认可后进行拔管。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监护阶段中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监护期间穿刺成功率对比
对两组监护期间各随机选取了100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监护期间穿刺成功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监护期间的88.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监护期间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经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监护期间护理人员理论合格率为72.72%,维护技能合格率为81.82%;实验组护理人员理论合格率为100.00%,维护技能合格率为100.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 两组监护期间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结果(n,%)
2.3 两组监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两组监护期间各随机选取了100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监护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监护期间的7.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ICC导管对长期需要静脉注射以及化疗期间等患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降低患者的频繁静脉注射穿刺痛苦,在PICC置管期间比较容易发生脱管、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而在此期间给予有效的监护管理对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PICC置管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整体监护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的强调过程管理与缓解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在本次研究中所调查的结果显示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期间内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技能操作水平均显著优于实施前,而穿刺成功率也显著高于实施前阶段,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PICC导管监护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且能够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PICC置管监护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周芳,张春华,王梅新,等.失效模式-效果分析法在PICC置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4(1):34-37.
[2] 林系媛.以问题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对新生儿PICC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5(12):94-95.
[3] 宋保梅.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瘤科围PICC置管期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心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9(36):124-128.
[4] 赵静,陈莹.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瘤科围PICC置管期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7(32):81-83.
1006-6586(2017)16-0066-02
R472
A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