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里7.0级地震,九寨沟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发生地震灾害的典型代表,因此九寨沟景区作为震后旅游区重建规划案例也有着相当的典型性。地震给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震后的次生灾害也不能忽视,尤其作为旅游景区来说,许多生态、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是无法在短期内得到体现的,对震后景区重建和旅游规划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生态修复;景区旅游;震后重建
九寨沟景区总面积达到650多平方公里,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四川省境内,拥有高山湖泊群、瀑布群和钙华滩流等自然风景名胜,长久以来一直是四川省旅游形象的代表景区,也是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资源,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烈度六度及以上总面积为18295平方千米,共造成四川省、甘肃省8个县受灾,造成二十多人死亡,七千多间民房倒塌和受损,生态资源和人文建筑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从景区整体生态和旅游环境而言,盖茨地震对九寨沟景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九寨沟景区震后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1.生态资源严重受损
地震对景区的地形和地貌带来了严重破坏,崩塌的山体和泥石流造成了河道的堵塞,也毁坏了大部分的自然植被和森林,许多珍稀植物被掩埋,此外,地震造成大量的山体破坏,许多自然景观的原风貌被损毁,由于地震而使得森林水文和森林立地的原生条件发生改变,对以后植被的生长带来阻碍,同时,也使野生动物的失去了栖息和生存的环境。
2.旅游资源被破坏
“8.8”九寨沟地震为许多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景点造成里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地震造成了86版西游记取景地朗日诺瀑布的垮塌,火花海景点遭受重创,火花海下游出现豁口,水量流失,水体浑浊,景区游览的主要资源遭到破坏,整个风景区的重要自然景点几乎无一幸免,其中一些瀑布、湖泊类的重要的水体景观资源绝大部分受损严重。
3.旅游服务设施毁坏
九寨沟地震后,在旅游景区内的一些相关标识、标牌、酒店、道路等旅游服务设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许多公共设施倒塌,路面开裂,基础建设设施塌陷等现象随处可见。如九寨沟风景区内的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九寨精华”五花海附近多处道路坍塌,景区内绝大多数建筑已然无法再使用,势必要恢复重建,这些旅游服务设施所遭受的巨大破坏都导致九寨沟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受到限制。
4.损坏文化资源
此次地震造景区内的一些文化设施、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受到影響。九寨沟景区内丰富多彩的羌族文化资源也是一直以来吸引游客前往的一大利器,地震发生以前九寨沟景区拥有着我国藏区规模最大的文化旅游演艺集群,在这次地震中文化旅游业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许多文艺市场暂停开放。物质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源的破坏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景区震后规划的原则
旅游景区的震后规划要有别于一般地区的重建方式,在规划原则方面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到立足眼下、兼顾未来,依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修复原则,总结震后修复整体规划,最优先的是要解决震区人民的生活、生产问题,同时用发展的眼光兼顾未来,扶持灾区的震后经济建设,帮助该地人民重新开始新的生活[1]。
第二,注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三者的相互结合,在施行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的进程中,重点恢复因地震而造成破坏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的恢复、保证经济效益的产源,才是放眼长远,实现景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建可行之道。
第三,注重生态教育的宣传,其涵义是在景区生态旅游活动和经营中,同时展开对生态和环境知识的相关教育,特别是在震后生态非常脆弱的九寨沟县地区。从旅游的各个关节中融入环保知识,加强防灾抗灾教育,使景区生态旅游重新恢复活力[2]。
三、九寨沟景区旅游规划建议
1.生态旅游自然环境方面
地震对九寨沟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许多次生灾害也会在震后的五到十年内继续发生,总的来看,关于震后景区的生态环境的保護策略建议有:
第一,用科学和严谨的方式评估受灾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变化和损坏情况,第一时间制定关于震后景区生态恢复重建的整体规划。
第二,对地震所造成的植被破坏、山体垮塌、水文系统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的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重建修复工作,保育珍稀、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资源,以保证九寨沟地区动植物的多样性。
第三,对于一些次生灾害,如滑坡和泥石流等,要加强科学检测,尤其要之中强降水的预报,及时做出预测和预报,增强对地质情况的评估,加强安全管理坚定公国,同时增强预警系统,用加固、支撑的必要方式对存在隐患的地方采取措施。
第四,持续纵向展开震后景区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作为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指导。
2.生态旅游人工设施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热度增高,九寨沟景区的旅游服务设施也逐年增多,在此次灾后重建中应注重统筹规划和部署,按照相关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在区域内醒目和必经的地方设置标志牌,用于警示、提示等作用,在一些安全性较低的区域内,要指明明显的界限,同时安防警示牌,而在相对安全的地区也需要明确规划游览的线路,提高安全性,安排引导、指示灯标志牌系统[3]。在重建工作的后期,对于旅游服务设施则要更加完善一些,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吃、住、游等多方面的需求。要注重旅游附近环境的安全检查,对遭到破坏的基础设施依照实际情况采取加固使用、原址重建、异地重建和不予恢复等适宜的处置方式。重建后的基础设施要增强抗震能力,可以高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此外,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需要疏散人员的情况下,还要设置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点两个等级的旅游服务基地,做到多重保障。
3.规划实施的相关保障
在政府引导方面,“8.8”地震使九寨沟景区的旅游业遭受重创,景区内的旅游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受巨大破坏,旅游形象施遭受重创,道路体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灾后的重建工作中,政府应当起到主要作用,首先要明确的修复的整体方针,并安排具体行动措施,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等相关重建政策条例,指导了灾后重建工作。在九寨沟震后环境修复中也要增强该地区的软硬环境,帮助该地旅游业恢复生机,其中软环境方面,指的是政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减免税收,以促进九寨沟生态旅游的发展,从政策方面助力当地人们解决生计问题,硬环境方面指的是出资修复旅游服务设施,为当地创造投资环境。
四、结论
灾后重建是一项长远并且复杂的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恢复原貌,在地震发生后的很长时间内都有可能面临着次生灾害的随时发生,因此在制定恢复计划和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尊重客观规律,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重建工作,做好旅游的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做好九寨沟景区的震后修复和旅游规划,立足眼下,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才能使九寨沟景区最快的从地震的影响中走出来,重新焕发世界级生态公园的旅游胜地风采。
参考文献:
[1]邓玲,李小妍.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重建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06).
[2]纯敏,王艮叙.汶川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6(07).
[3]杨宏路,刘东梅,孙辉.地震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重建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 2015(11).
作者简介:周正浩(1992-),男,籍贯:四川阿坝,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研究旅游开发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