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许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发展理念。重庆市渝中区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渝中区的再次腾飞的至关重要。
【关键词】:民營经济;供给侧;改革对策
一、渝中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1、民营经济对渝中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
2015年渝中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4、1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3.2%,比2011年提高5.2个百分点。近五年来,渝中区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11年的252、8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414、1亿元,基本上实现了翻番。2011-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2.8%,比GDP年均增速快1.1个百分点,已成为渝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分行业看,近三年增加值增长最快的是房地产业、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平均增速都超过了20%。
民营经济在促进渝中区地区经济增长和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渝中区民营经济发展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3、7%,拉动区域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
2、渝中区民营企业增长迅速,成为全区企业的主体
截止2015年底,渝中区民营经济规模以上企业452个,实现营业收入283.1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民营企业达到95家,超过1亿元的民营企业有49家,共实现营业收入或产值200.3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或产值的6.5%。
3、渝中区民营经济在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近年来,渝中区民营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主城其他区县相比,优势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2015年重庆市各区县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税收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带动就业等方面,渝中区不但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有些项目上处于落后地位。
2015年渝中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4.1亿元,同比增长5.7%,而同期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622.88亿元,增长14.2%,所以渝中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同时,渝中区民营经济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上广的都市功能核心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二、加快推进渝中区民营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加速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渝中区民营企业要敏锐地把握住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市场带来的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低成本扩张机遇,加快培育新产业和新业态,在新一轮洗牌中使渝中区民营企业变得更优更强。
2、加速实现创新“领跑”地位
渝中区民营企业要大力发展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优质化、高端化产业,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创新服务方式和业态模式,由目前的“跟跑”向“领跑”转变。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渝中区民营企业的发展以资本驱动型为主,但在投资拉动型经济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限的,为此,渝中区民营经济应该由资本和技术双驱动类型转变为以技术驱动型为主,这样才能实现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产业升级,以实现渝中区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速将去产能和创造高端新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渝中区民营经济传统服务业中餐饮业、百货和五交化等零售业相对过剩,新兴产业中的物流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对发展不足。因此,渝中区民营经济要看清这种过剩和不足的矛盾对立,清醒看到短板中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敢于自我革命,向自己“动刀”,忍痛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瞄向高端,转型高端,重组生产要素,加快进入新兴产业的步伐。
5、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渝中区民营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要加速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流通性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加快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平台经济,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6、加速提高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
要以跨界、跨境融合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智慧渝中”建设,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着力在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购销经营和制造服务等环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7、加速推进和提升外贸发展
渝中区有很好发展外贸经济的基础和空间。渝中区有许多国家的领事馆和总部企业,再加上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这为渝中区民营企业内引外联发展外贸经济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渝中区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条件,加速推进和提升外贸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无论是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渝中区民营企业目前充裕的资金和过剩产品、技术正是“一带一路”一些沿线国家和地区紧缺和需要得到的,他们可以利用我国价廉物美的资本、商品、服务和智力以及技术较快地发展自己,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认为中国目前的过剩产能和产品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福音,都愿意同中国合作。渝中区民营企业应尽快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转移过剩产能和过剩产品,从中获取较高或较好的收益率。面对世界经济的调整期,渝中区民营企业要加速推进对外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巩固传统发展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引导服务贸易向全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一般贸易,遏制恶性竞争,树立渝中区产品和品牌的良好形象。
同时,还要加快改革审批制度,缩减审批程序,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大筹资担保体系建设,营造民营企业筹资的高效通道和优化筹资环境;加快革新税费制度,提供优惠税费扶持,优化政策环境;下大功夫清理渝中区的僵尸和空壳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完善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快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步伐,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促进渝中区民营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上中下游民营企业实现协同发展和集团式发展,增强渝中区民营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等要素的配置,而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为此,渝中区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转变民营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经济服务化、发展低碳化、产业高端化、社会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等五大经济体系功能,利用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机遇,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实现渝中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從而实现渝中区民营经济的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廖清成,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J].求实,2016(04).
作者简介:高峰(1958.09—),男,汉族,籍贯:重庆,单位: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职称: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许昊(1987.03—),男,汉族,籍贯:安徽黄山,单位: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学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