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贵林
【摘要】:数学做为高考的重头戏,历来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但是高中数学的难度和知识量都非常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感到非常吃力,本文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探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数学难学已获得共识,一道题目摆在眼前,首先需要对字句加以分析,抓住关键字句,找准数量关系,还需要附以缜密的计算、科学的推演;还有一些题目除了文字信息外,还需要作图、绘图、辅助线构图等综合能力,立体几何部分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也非常高;碍于时间的限制,一道题目学生需要快速理清思路,顺利解答,对举一反三的变通能力要求也颇高。当然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最能带给学生成就感,用巧妙的方法瞬间解决一道复杂的题目获得的满足感比吃一顿大餐还要惬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信心。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基础上,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一、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数学学科也迎来了遍地开花的崭新时期,3D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库的理念建立和数据提取,科学和工业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的精密计算和科学预测,数学正以越来越强大的功能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数学学习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得他们的思维越来越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至复杂的思维锻炼过程,学数学的真正效果不仅体现在应试教育上,而且在将来工作和生活中的脑力思维上也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数学是衔接基础数学和高等数学的重要桥梁,高中数学教师做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要以课堂为阵地,优化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这既是新课改改革的要求,更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主要阻碍
结合课上观察和课后情况了解,高中阶段中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习习惯的过渡和衔接易出现障碍。进入高中以后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课程的进度加快,初中阶段可能一个知识点教师会用两到三个课时的来完成授课和练习,但是高中阶段由于任务重,一节课教师就需要教授一个或者两到三个重要知识点,这就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并在课后做好练习和复习,这个问题在高一阶段尤其明显,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基础和适应不良,到了高二状态调整得也不够好,从而加剧了学习的挫败感。
其次,知识学习的过程与应用相脱节。还有需要学生学习的过程比较死板,不能举一反三,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造成学习脱节现象。虽然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应用的过程。知识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差是造成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知识前后呼应性和连贯性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实践
1.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莫大包大揽,同样一道题目,改变一个数据,或者更换其中一句语言表述,就会千差万别,教学中千万不要灌输给学生僵化的解题思路。学生知识学习不灵活,令自己沦陷于题海之中,而且僵硬思维指导下错题率非常高,不断的挫敗感只会令学生的学习逐步陷入被动。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学生自己灵活学习。
2.倡导民主课堂鼓励合作探究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的根本原因就是知识脉络更加复杂,前后知识的关联性、交错性、相互穿插性常常令学生感到非常困惑,听课过程中感觉什么都懂,遇到题目无从下手是学生的通病。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就连老师的思维也会有局限性,选择了一种比较麻烦的方式,因此数学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们民主化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要勇于尝试和积极探索。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合作,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维和实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多元化评价提升学习自信心
数学学习的过程并不仅仅体现在试卷分数上,还体现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每个班级都存在这样一部分学生,课堂表现也还过得去,学习基础也比较好,只是差一点积极和努力。高中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喜欢被人赏识和肯定,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更是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教师的关心和表扬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催化剂,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种现象叫“一通百通”,就是在某些基础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附以某种巧合学生会忽然明白学习的精髓,进而学习出现突飞猛进。通过教师合理的点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现了自己的学习潜力,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高中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科學思维能力,优化高中数学的学习课堂,打造师生齐头并学新局面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晁旭伟.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学周刊2011(29) , 132-133.
【2】梁永年. 讲究策略 注重方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之友2016.(2), 26-27.
【3】吴移东.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