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却很少有下一代人去继续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精神,从而使得传统戏剧的传承工作变得迫在眉睫。本文将对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进行分析,以期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戏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与弘扬下去。
【关键词】:传统戏剧表演;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剧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艺术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戏剧包括戏曲与话剧两种形式,戏剧所包含的元素非常广泛,比如文学、建筑艺术、美术、音乐、舞蹈等。因此戏剧是一門综合艺术,对美学原则一定要服从整体性,才能形成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传统戏剧传承的特性
(一)对传统戏剧文化的延续性
传统戏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统戏剧的传承延续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需要。在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戏剧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有个性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显著的表征[1]。由于传统戏剧深深扎根于丰富多样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生活,才能融合了多元丰富的艺术品类、地域差异、种族审美以及时代风尚等元素。其中中国戏曲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从宋南戏到清朝,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经久不衰。比如我国宋元时期出现了以南曲戏文、北曲杂剧为主的民族戏剧,标志着我国传统戏剧第一次进入辉煌时期,也推出了很多对后世起到深远影响的戏剧大家,例如关汉卿、高明、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等。到了明清时期,我国戏曲进入了空前绝后的繁盛时代。比如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北孔的《桃花扇》以及南洪的《长生殿》等。传统戏剧表演是一种来源于民间的动态文化,对于继承人的演绎要求也非常高,因为传统戏剧文化源远流长,继承人在传承传统戏剧的同时就是在延续传统戏剧文化。
(二)发扬传统戏剧精神
中国戏剧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氛围中所创造的,因此有别于世界戏剧,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对于传统戏剧艺术表演的实现不仅需要剧作家、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还要突破时空的限制,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创新与改变,着重凸显戏剧的时代精神,最重要的是要调整新时代人们审美需求与戏剧主题精神的关系。戏剧精神其实就代表了戏剧人的精神。因为是人创造了戏剧,而戏剧也在改变着人。追究戏剧为何走不出低谷的原因,不只是在形式上不能推陈出新,还在于戏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相错位。比如很多历史类的戏剧,依然是旧时代的精神与古人的面孔,在观众眼中,这无疑与出土文物一般无二,难以调动观众的兴趣[2]。因此需要继承人在表演传统戏剧时,要在纷杂的事件中提炼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然后融入到戏剧精神中,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新时代戏剧作品。
二、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功能
传承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最大功能在于获得文化认同。因为传统戏剧表演艺术是荟萃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精华,是历史遗留给后世的文化瑰宝。因此 传承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但是获得文化认同不只在于依靠传统戏剧自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重要的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戏剧文化继承人的不断创造与开拓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失去优秀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继承人,那么就无法再为后人乃至世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绚烂瑰宝之一的戏剧文化了。
传统戏剧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服饰、脸谱等实物艺术与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还包括了更深层次的美学特质与哲学思想,是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贯穿与弘扬。而传统戏剧中还有很多活泼经典的对白、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千变万化的场景以及感人至深的故事,将这些元素整体汇合起来,让传统戏剧更加立体、出彩,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而作为传承传统戏剧文化的继承人,只有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寻找到平衡点与相融点,再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对剧本的研究,才能让这座文化大桥让现代人与古代文化做一次深度的交流与思考[3]。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需要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需要在传统戏剧的编排上加入新的元素,与现代文化与精神主流结合起来,在现代人审美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共通点,引起新一代观众的共鸣与喜爱。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我国从古至今的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的演变是分不开的,对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4]。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文化认同,傳承人要不断创新文化艺术的宣传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各种大赛的举办、国家的支持等,让更多的年轻人感染传统戏剧的魅力,引起他们想要学习与传承的兴趣,壮大传统文化的传承队伍。此外,社会与政府还要积极给予一定的传承人所负担的物资条件,以便让传承人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传承事业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该采取活态化与动态化的保护两种模式,最大程度上保护与传承传统戏剧的文化作品与精神。
结束语:
传统戏剧能够得以源远流长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对传统戏剧的倾情传承与培育的结果,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审美观念,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悠悠文明。
参考文献:
[1]王琦.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的特性和功能[J]. 音乐时空,2015,(01):113.
[2]钟美琳. 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的特性与功能[J]. 戏剧之家,2015,(20):55.
[3]徐岚. 对戏剧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表演学习[J]. 戏剧之家,2016,(05):46.
[4]李立新.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性[J]. 大舞台,2012,(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