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鹏鹏
【摘要】: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实践论的自然观。人通过实践,使人成为现实的人,使自然成为人的自然。不同的社会实践塑造了不同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状态,生态文明建设则谋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马克思的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之路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问题是当下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在经济与生态之间权衡,两者如何取得一种动态平衡,是诸多领导者,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的自然观彰显出了它十分独特的意义。
不管是对于物质文明的建设,还是就精神文明的建设而言,马克思自然观都为此构建了很好的文化环境。关于物质文明建设,我们要在马克思自然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兼顾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更加着眼于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不是得到了满足,要着眼于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有没有得到保证。马克思提出的关于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这个问题的观点,是我们处理当下生态危机的理论指引。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
(一)有机论的自然观
马克思在他关于自然的理论中认为:作为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地球上依靠自然力生活的人,“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1]。”人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界,人类是自然界的构成部分。人无法靠自己来满足其欲望和需要,而是要靠人类以外的存在物来满足,唯有靠着实际的的,感性的对象,人类才能展现力量,感性地看待事物,就是回到了事物本身,就会从事物表现出来的样子去思考它,也就是马克思多认为的“人化自然”。
(二)实践论的自然观
实践的人类活动实现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辩证同一。马克思认为,从根本上说,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其实就是实践的问题。实践把人和自然联系起来并消除了它们对立的关系。人类的实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居于主导。要想有效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身实践活动进行深刻反思,马克思的实践论的自然观,向我们指明了如何将人类活动和保护自然相结合,我们可以把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过程看成是自然界物质交换的一个部分,通过实践活动调控这个环节,进而实现遵循客观规律和改变物质形态的动态平衡。
(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纠缠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赖制约。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2]。”自然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是彼此约束,但又同一的。人和人个体之间会发生互动,人在自然界当中也会有各种活动,在这些行为发生的同时也就形成了社会。就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所表述的那样,在上述关系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也会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影响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
所谓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威廉.莱斯,本.阿格尔等学者是这一学派主要的代表者。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愈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做基本构架的前提下,又融合了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原理,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指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深层原因,并且积极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在考虑目前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重新考虑人的需求,提出在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健康,倡导真正满足人们需求的消费,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有过深入的阐述。他曾经说过:“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2]。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作为前提条件存在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他的论述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架构提供了依据。所谓生态社会主义,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上。把维护生态平衡作为中心。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全新审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生态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引
马克思根植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讨论,给当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在阐述生态文明时,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和全过程[3]。”明确加入生态文明建设,把它置于与其他四者同等的地位。淋漓地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对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付诸实践,达成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这样美好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必将成功到达彼岸。要注意的是,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以合理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基础,和谐共生,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共同进步。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经途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即是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学理论糅合。只有更加理性对待经济发展,使生产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符合生态理念。这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做到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当前,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照生态学原理,着力推进循环经济,探寻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前进道路,在保证生态和谐、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寻求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加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1)要转变发展观念。我们要摒弃以往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当回事发展观。而要转而树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2)要健全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同时,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可以出台相关税务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和鼓励;(3)积极促进结构升级。鼓励对资源更节省、对环境造成污染较小的新型产业,摒弃和改造传统的,污染程度高,而且能耗高的产业。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使科学技术在生态领域的积极应用。真正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續发展。
四、结 论
人口爆炸,经济急速發展,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十分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今,思考出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给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已经刻不容缓。合理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导向,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展低碳经济等等,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科学第引导企业走上保护生态的道路,例如,政府出资建设排污系统,并对优秀企业予以嘉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利用资源。力求达到金融活动、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的发展状态,保证当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杜向民,樊小贤,曹爱琴.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李世书.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