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摘要】:清初的书坛,延续着晚明革新的潮流,并基本上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保持和传承。王铎无疑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者,他追求强烈的个性抒发,创作了大量惊世骇俗的佳作。他的诗稿虽是小行书,但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巧拙相生,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书法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
【关键词】:诗稿;艺术价值;创作比较
一、文学价值
王铎一生以读书为乐,肆力于文辞,著述颇丰,作为17世纪中期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王铎为后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书法佳作。不仅影响到20世纪末一批中国的书法家,而且还远涉重洋,给东赢扶桑以强烈震撼。王铎不只是书法作品数量惊人,写诗亦为高产,能够统计到的诗作,总计达4954首。据他在写给其弟王撬的信中说:“初为诗文千余卷,清初赴燕都,焚于天津舟次,行世仅十分之二。”《王铎诗稿》作为王铎手迹,能够幸免于难,保存至今,就更显得弥足珍贵。可惜现在古典文学界对王铎诗作几乎没有什么关注和研究,以致其诗在今天无太大影。
从诗稿手札内容祯十四年(1641年)至十五年避乱怀州的历史背景来看,诗应写于1641至于1642年之间。《登行山紫金坛绝顶》一诗,应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沿沁河西北至太行山紫金坛避乱时所写。《过仁孝寺同荆帕伯仲浮玉子范》诗中有“屈伸今半百,青眼问秋农”一句,由“半百”可推测此诗应为王铎50岁前后所作。从以上《诗稿》写作时间的推断,以及这批诗稿所反映出的作者与世无争、淡泊无欲且夹杂着复杂的心理感受来看,《诗稿》大致写于明代崇祯十四年至清代顺治年间,即王铎人生的最后十余年间。
二、艺术价值
(一)、艺术简介
王铎行草初学“二王”,甚得其俊逸笔意,加之受到米芾、顏真卿、张旭等人行草书影响,人古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草书风格。王铎草稿,手稿无拘无束,或涂或改,随着心思不断变化,是内心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手稿比作品更见真性情。从手稿中亦不难看出,王铎书法以排山倒海之力、横扫千军之势、雄强豪迈之书风,给观众带来极致的翰墨体验。王铎草书,还有一个独特的“一笔书”,即连绵草。王铎的一笔草书,和王献之的风格迥异,王献之的流畅,而王铎的讲究揖让穿插,在排比与穿插中,在左揖右让的回护中,让笔尖力度表现与气势表现得酣畅淋漓。难怪后人评价王铎“后王胜先王”(即二王)。
(二)、真情实感的表达
书法史上的一流杰作,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均为草稿,它们所具备的层次丰富、变化莫测的内在原因来自于书者感情潜在的律动,情感的随机性使作品变化万千,不得端倪。这些书家与王铎在书写状态是一致的,即书写时专注于文字内容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而非当今意义上的书法创作。
据说,完成《兰亭序》之后,王羲之数度再写均不如初稿精彩。颜真卿
起草(祭侄文稿》时,完全沉浸在自己情绪中,其它一切置之度外,运动节奏随着情感节奏展开,两者密切结合,天衣无缝。正是“无意于佳乃佳”的书写状态成为王铎诗稿的成功之处。 人们创作时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作品的价值,收藏、馈赠、买卖、构成是从视觉造型的角度进行形态学的研究。虽然王铎的诗稿显示了构成之美,但究其根源,并非来自于造型的目的,而是来自于求“真”的艺术追求。
(三)、启示
书法创作是从有意识创作过渡到无意识创作,即由日常生活状态进入书法创作状态,是多年来熟练掌握的技巧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真实地显露出来,甚至达到“解衣盘礴”般真正自由与真实的状态。“书者,如也”,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书法艺术的重要指向。宗白华认为:“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这就是说物象中的‘文……”王铎诗稿不仅记录了诗词创作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他真实的自我。从艺术创作的实际操作层面来讲,“真”在王铎诗稿里是随手带出来的,是纯熟的技巧与心境完美结合之后的产物。
(四)、评价
王文安诗册草稿的真,其涂乙处皆着意推敲可识。昔贤用心字则出之自然,绝不求奇,然胜于狂怪草书多矣,可珍之至。——李在铣
王文安公生子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卒于顺治九年(壬辰),年六十又一岁。是稿两见,丙子纪年是四十五岁时作也。——孙梃
数日来,既得此册,又得董文敏书画合壁真迹十页册,笪江上、张则之二公收藏,的系传流有据之佳品。又文衡山早年诗翰一册,有轮庵和尚跋。又衡山老年诗文草稿亦三十余页,有项墨林藏印。又成哲亲王临绛帖四册,至精至美,一时皆入吾藏。所费不足二百金,如同拾得,曷胜心喜,爰志于此,以记奇遇
——孟延
三、《诗稿》与其书法创作部分比较
(一)、在用墨上
条幅创作时没有了写作诗稿时斟酌反复修饰圈涂的痕迹,一下笔就决定其艺术美感字法、章法、墨法以及风格幅式等强烈的艺术规律。诗稿中是完全不必考虑这些因素的,它是作者日常惯性率性的书写,很多诗稿甚至是一种个体内心的独白或日记类型。
在创作中如(图一)用墨大胆、丰富,突出涨墨效果,枯湿浓淡对比明显,整幅作品墨色变化对比强烈,富有节奏感;诗稿如(图二)用墨均匀,基本无涨墨、枯笔,墨色单一。
(二)、在字的结构上
看诗稿中的字相对比较平稳,如(图三左——图六左)攲侧的倾斜度一般不超过十度,而创作中的倾斜度相对较大最大的甚至能够达到25度如(图三右——图六右),单字之间左倾右斜(如图六右)的“明”字,给人造成一种不稳的感觉,险奇莫测、从而变化统一。
(三)、在章法上
诗稿往往字字独立、连带较少,其主要表现于字内笔画连带;而创作作品往往数字相连,而且分组成组连缀、行气左右摆动聚合成一幅书法技巧高超、章法气势恢宏的復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