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绘本是早期阅读资源的一部分,它以其直观的画面、简洁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本文在以绘本课程研究背景下,从数学绘本数学知识点的截取、活动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策略、多元的纵深活动等四方面,对数学绘本教学的设计和开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学绘本;教学策略;多元设计
引言
数学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促进幼儿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讨论合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呢?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利用数学绘本进行数学活动的可行性,领略到数学绘本教学的魅力与价值。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实施数学绘本教学的有效做法:
一、数学绘本数知识点的截取
数学绘本,就是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巧妙完美地融入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故事中,通过简单的文字,丰富的画面场景,结合幼儿的生活、心理、情感等经验,增长幼儿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在一系列的数学绘本中,涉及的数学内容有:数的组成与分解、分类和排序、10以内的加减法、测量、守恒、时间等主题。教师选择数学绘本作为集体教学内容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阅读并理解该绘本,分析书中所要传授的数学知识,认真地思考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和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各年龄班对所选的数学内容的要求和发展目标,在遵循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幼儿认识能力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基础上,对绘本书中数学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截取。
二、数学绘本活动目标的设定
数学绘本的内容包罗了数、量、形体、时空等幼儿粗浅数学知识的内容,幼儿在图文并茂、生活又富有趣味的小故事中学习相关数学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数学绘本的活动目标设计与其他故事类绘本有着很大的不同,故事类绘本的活动目标强调理解故事表达的内容、理解人物、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而数学绘本活动的活动目标更着眼于把绘本与数学知识有效的进行结合,使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发现和习得一些数学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绘本教学过程的策略
数学教学的有效首先是学习情境的有效。数学绘本有趣的、生动的情景魔幻般地吸引着孩子,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探究的欲望。因此,有效地利用数学绘本的故事情景资源,开展数学活动是数学绘本的魅力所在。
1.绘本引题,激趣导入
有名人曾说过“在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选应抓住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孩子主动地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情景探究,学习问题
孩子对图画的敏感程度远远胜过文字。“数学绘本”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以达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时,要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画面信息,考虑数学知识与故事情景的相融。
例如: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在比较各个猪王吃多少苹果,学习一一点数的环节,老师就让孩子们观察画面,问:请小朋友来当裁判,谁吃的最多呢?为什么?在学习群数的方法时,教师又问:两个怪物抓了很多的猪,拿出来两个巨大的鸟笼,想往这两个鸟笼里装相同数量的猪。该怎么装呢?
3.情节信息,亲身体验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让幼儿变成绘本中的主角,进入绘本的故事情节中开心的游玩。例如:在数学绘本《鼓鼓和蛋蛋的梦想》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绘本故事中的物体,就是狼“鼓鼓”学习数组成与分解时所用的“小石子(纸卡代替)”材料,让幼儿像鼓鼓一样通过摆一摆十个“小石子”儿,直观形象地了解十可以分成几和几的多种分解和组合方法。
4.迁移运用,解决问题
现今的数学教育课程强调“生活化数学的教育”理念。数学绘本教学活动,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中,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易懂,活动生动有趣。例如:数学绘本《我的一天》,主要内容是以消防队员救火救人开始,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钟表的表面结构及时间的运转,知道人们会在各个时间做这不同的事情。在教学延伸活动,我们组织孩子做一做“我的一天”的操作,让幼儿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画一画自己在一天中的各个钟点要做的事情。
5.整合理念,数文相约
數学绘本作者巧思妙想地把数学知识蕴含在生动的故事中,更令人惊喜地发现数学绘本不仅仅是故事与数学知识的融合,同时在故事中还蕴含深刻、深远的哲理与人文教育价值。比如:数学绘本《双胞胎兄弟》书中,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常常为了谁分得的东西多少而争吵。他们的爸爸和妈妈很伤脑筋,故事就在妈妈爸爸用各种方法证明他们两人得到的东西一样多的时候融入了面积、质量、体积守恒的知识,但是,绘本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让幼儿感知测量概念和测量工具的知识,还传递着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亲相爱,彼此谦让的一种情感。
四、数学绘本多元的纵深活动
1.与环境相融合,提供多样的机会
《纲要》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为此,我们利用教室走廊、墙壁、柜子等,布置了“数多智地”、“数学绘本我来看”“数学知识学一学”等栏目,在这些数学绘本知识栏目里,让幼儿在与环境之间积极的交互时巩固与发现新的数学知识。
2.与区域相结合,创设探索的平台
数学绘本的活动不仅限于集体活动,可以利用幼儿喜爱的区域活动,支持幼儿利用书中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学习应用。例如 :数学绘本《面包公主三姐妹》,在区域中,我们预先投放了秤、量杯、尺子等测量工具,提前让幼儿感受测量工具的功能和不同,使幼儿在集体活动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与主题相结合,拓展主题意义
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活动主题很多,数学绘本也可于投放主题活动。例如:在《我爱蔬菜》主题活动中,我们将绘本《最棒的蔬菜》先于主题投放,让幼儿预知书中的一些内容。在课后的延伸活动中,我们又带领幼儿学习书中的“建和爸爸”一样,一起种植蔬菜,并做好观察记录。这样开展的绘本数学活动较好地与主题相结合。
4.与绘画相结合,巩固运用知识
幼儿喜欢涂涂画画,是天生的画家,他们总是用自己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我们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尝试让幼兒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用绘本的形式来“创作”一下,不仅是作为一次数学知识的复习,也是作为一次所学知识的运用。
总结
在实施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选择数学绘本作为数学活动素材时,教师必须要摸透必要的数学知识及概念,理清数学活动的教学路径,夯实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织活动时做到科学把握数学教学目标,灵活地处理好故事和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使“故事”和“数学”两者相互融合、兼容与渗透、彼此互补与拓展,有清晰的线索来一步步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数学绘本(全36册)[M].长春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与指导刚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林小冬(1970.12—),女,浙江温州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现有职称:幼儿园一级教师,单位:温州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