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目前记忆理论研究在国内外研究界已成蔚然之势,研究主体涉及政治、文化、心理、历史和文学等诸多领域。 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哈布瓦赫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集体记忆概念,强调记忆的外部认知框架。记忆不再是个体的心理或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社会现象,是一个与他人、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产物,具有社会性。英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也在努力建构对母国的记忆图景,寻找自身的文化之根。
【关键词】:哈布瓦赫;记忆理论;集体记忆
一、前言
人类对记忆主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一种可以习得,用途广泛的记忆术。先哲柏拉图将记忆描述为个体大脑中的一块“蜡板”,苏格拉底将其比喻为大型的鸟舍。可见记忆的表现形式纷繁多样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社会、政治、心理、文学等多种领域。近年记忆与文学间的相互转向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究其根源,文学叙事与记忆都是对过去经验的一种重构,所以二者有着天然的关联性。)由此可知,记忆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英国华人文学作为海外华人文学的一部分,一直受到学界极少关注,相比较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其处于滞后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华文学取得重要发展,涌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诸如,中英混血作家毛翔青;东南亚移民作家欧大旭;大陆出身的主要作家张戎、刘宏、虹影、郭小橹和薛欣然等。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对英华文学的研究尚究缺乏系统性,更多局限于单部作品或单个作家。其中最具影响的是2007年发表专著的黎德仪(Amy Tak-yee Lai),以女性主义视角研究五位离散英美中国女作家,论及张戎、薛欣然和虹影。2000年关于毛翔青的专著《毛翔青》(Timothy Mo)出版,何漪涟(Elaine Yee Lin Ho)细致地分析了毛的6部英文小说,探讨了作品的叙事策略及中国移民身份形成过程。
二、集体记忆
根据哈氏理论,“虽然进行记忆的还是个体,不是群体或机构,但是这些植根在特定群体情境中的个体,也是利用这个情境去记忆或再现过去的。”[1]40那么,一个特定群体所共同经历的过去的回忆,则被认为是集体记忆。
广义来说,众多华裔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参与集体记忆的形成与建构。“文学作品和集体记忆的形成过程都是一种凝结浓缩的过程,都在构建凝练的回忆形象,赋予其意义”。 [3]128-37对身处异乡的英华作家而言,早年自身及父辈在母国文化的经历已融入其创作血液中,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以自传形式回忆家园历史,参与共同集体记忆形成的同时,进行记忆的批判性反思。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鸿:中国的三个女儿》通过叙述母系三代人的生活,包括军阀割据时的外祖母、抗日战争时期的母亲以及作者我,折射了中国近代的动荡变迁;虹影的《饥饿的女儿》通过第一视角“我”的回忆,讲述了穷人家的私生女反抗命运的悲惨遭遇及其母亲屈辱的一生,形象地記录保存下中国妇女在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等封建伦理压抑下形成的性格特点。这是一份关于恐惧、仇恨和痛苦的记录,在叙事过程中,回忆的创伤性痉挛还有阵痛,这种集体创伤记忆以文学文本为媒介从家庭内部中被抽取出来,加以交流和社会化,走出小范围的家庭,作为社会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被感知。这是多代人的连续记忆,就像南京大屠杀、犹太大屠杀、“9.11”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僅是其民族共同体的共享集体记忆,也是一种宏观的文化关怀。
狭义来说,对于华裔这一特殊群体而言,集体记忆与其身份的界定与认同密切相关。身份认同是后殖民理论以及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个体与特定文化能否和谐共存的关键。英华作家的族裔书写记录了华裔群体的真实生活写照,呈现了几代华人在西方国家的集体生存记忆,但却一直被掩埋在西方一元文化论的阴霾之下。毛翔青的代表作《酸甜》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华人移民在英国唐人街的窘迫遭遇,一家之主老陈思想固执保守,在两种文化的缝隙中苟延残喘,妻子丽丽试图获取两种文化上的平衡,但一直未果,可以说一家“生活在英国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责任之间”, [2]30心中的儒家文化日渐被所谓的西方主流文化消费殆尽,甚至被同化。家庭成员的身份建构过程可以被认作是海外华人群体的一个微观缩影,就像《触摸》中的林菊,旅居英国28年之久,凭借精湛医术结识不少英国朋友,却一直感觉自己是外人,游离在主流文化之外。英华作家将文学叙事作为族裔群体身份诉求的重要途径,帮助他们建构共同的记忆基础,在记忆共享的前提下有利于形成族裔深层次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从而达到巩固集体同一性的目的,既确定“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等关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身份认同问题。
三、总结
总体来说,国内外已有研究都相对片面,缺少对英华文学共性特征的归纳与总结。鉴于此,通过整合和比较研究方法,笔者发现英华作家的创作主要基于海外华人的集体记忆经验,“记忆书写”是英华作家创作的重要特点,但一直鲜有人关注。他们或间接通过父辈的口口相传或根据自身早年在母国文化影响下的经历,以东方主义视角诉说记忆中的中国,如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特定符号的人物典故和诗词神话;体现东方核心文化的孝悌、仁义、伦理观念;以及中英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本文主要从记忆理论视域下的集体记忆视角来探讨英华作家的共性记忆叙事特征。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哈布瓦赫. 《论集体记忆》[M]. 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王卉:《小说酸甜中的“正名”思想》,《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
[3]印芝虹:《悖之痛——高墙下的集体记忆》,《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
注:本文是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英国华人文学作为集体记忆媒介的专题研究” (L16CWW003)和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当代英国华人文学的文化记忆书写研究”(W201601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