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电媒体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的融合提升

2017-09-10 19:16王晓凤
神州·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广电传统媒体

王晓凤

当今,所有媒体都在关注两个趋势:传统媒体与新技术的捆绑越来越密切;跨媒介之间的整合越来越深入。在这新形势下,广电节目主持人如何摆脱跟风复制的被动局面,找到融合创新之路,是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

内容是新老媒体的生存根本。在健全的版权保护机制下,“内容为王”绝非一句空话。“万变不离其宗”,不论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手段如何变化,最终都需要有好的传播内容,这种传播才有意义。好的传播内容离不开优秀的广电节目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做个称职优秀的广电节目主持人,特别是身处基层的县级广播节目主持人,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广电节目主持人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原野中寻找自己的精准定位,提升传统媒体人的专业素质,才能不被信息化的大趋势边缘化

目前,广电的开路频道数量已经趋近饱和,注意力需求的多样化恰好与频道数量的剧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现在的广电内容生产模式已经远远不能与多样化的需求及被分散了的注意力相匹配。广电节目主持人面对新媒体的日益强大,已经开始蚕食甚至替代传统媒体的地位这一严峻的形式,广电节目主持人更要在社会信息化的原野中寻找自己的精准定位,才能不被信息化的大趋势边缘化。在新媒体的信息海洋中,传统媒体只有选择“精”“真”“深”方为上策,而要确保精确、真实、深刻,广电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彰显尤为重要。必须超越传统、超越复制、超越自我。

在信息多元化、媒体密集的传播环境中,一档成功的节目,可以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与支持,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其中,节目主持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今的节目主持人不同于过去的播音员,他既要服从公众的、社会的和共性的要求,又要突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广电节目主持人精准定位的关键。如何把握“个性”特征,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气质个性。主持人的气质源于主持人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节目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和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带有主持人气质特点,从而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儒雅的主持端庄自然、知识广博丰厚,主持如行云流水,时常给人以知识的启迪;严谨的主持深刻、透辟,其魄力在于其坚实的理论功底;百恬美的主持则以情感的丰盈和诚挚使公众受到感染。克朗凯特温和、虔诚,他反对花哨、媚俗,他将新闻报道的客观、独立发挥到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在重大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稳重、镇定,让处于不安中的民众找到了精神支柱。丹·拉瑟口才好、风度佳,为人随和亲切,他身上散发着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气质:成熟、权威。据说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他还常常向观众提醒他的德克萨斯的贫苦出身,令观众在心理上产生自家人的效应。

思想、审美个性。主持人独特的细想及审美修养形成了一个节目的灵魂,主持理念的个性化是对主持人更高层次的要求。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体现个性化的主持风格,越来越显示出生命力。个性化的主持要求主持人恰当地把握人们情感的共振,寻求感情的激活点,调动受众的主动参与意识。比如,鲁豫在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从“人性化”和“情”入手,通过和嘉宾的交流,让观众既感受到了每一位嘉宾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同时伴随着这种朴素的情感,使观众对节目产生回味和更多的思考。

语言风格个性化。从竞争的角度看,缺乏统一风格的节目是最容易被替换的。语言风格个性化是缩短受众与节目心理距离的重要传播手段。个性化的播音风格会使传播更有亲切感,更有人情味。富于人性的语言十分鲜活,其话语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手段都具有独特的味道,所形成的语言氛围与格调,也反映出主持人独有的特色。它使受众在理解话语本身信息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到主持人的作风、品性、修养、性格等方面的信息。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越鲜明越突出,就越能表现出特殊而独有的修养魅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拥有受众占有市场。

二、广电节目主持人如何应对新媒体做最好的融合创新

李开复(新媒体名人)列出的五项创新准则包括:“洞悉未来、打破陈规、追求简约、以人为本和承受风险。”关于“培养创新力”,李开复提出五项建议:“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时,试着从不同角度思考;多问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动手实践;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广电节目主持人应具备两种基本态度,一是“化敌为友”,二是“深入敌后”。媒介的交叉与融合对传统的广电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但要能采编,还应具备摄影、录像、网络技能以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这就迫使很多的主持人还需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美国的传媒集团为了让记者兼备多项技能,还专门成立了多媒体视觉中心,不但要求记者采集新闻照片等视觉新闻,而且要求所有记者采集视频新闻、广播新闻和摄影新闻。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广电节目主持人的节奏也要“提速”。当今主持人的语速上、在节目编排的整体节奏上,已有了不同以往的加速。但是,这种速度不能是新媒体的复制,不能一味地随着想象提升。主持人的语言有个性、有讲究,有的时候,节目中的语言,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是有意拉开时空的距离,有意“留白”的,如果播的太“赶”了,就破坏了该节目的表达意图,打破了应有的意境,也影响了视听效果。

笔者认为,广电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方式,可从三个方面来探索。一是,整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旧有节目资源,成为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对以往的老节目进行“二度编辑”,比如,删减长度,过滤内容,重新编播等,以满足新媒体受众的需要。二是,踏踏实实做受众喜爱的节目,力求多出精品。精品節目是有品位和制作水准的节目,精品节目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制作成本高的节目,除了必要的包装,真正的好节目必是褪去了浮华外衣,以内容本身和编辑主持巧思取胜的。

三、广播节目主持人更要向网络视频化靠拢,广播电视台的自身视频网站是广电节目主持人不可忽视的新舞台。

台领导管理层,要引导和激励广电节目主持人拥抱新媒体的前沿,在自身创优、创名牌节目的同时,为本系统的双向互动的数字电视多媒体视窗和视频互动网站提供强有力的特色内容支撑。实现点播、回看、录制、关联搜索等全面交互。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传播媒介“混合能量”这一概念。他认为:“媒介的交叉或混合,如同分裂或熔合一样,能释放出新的巨大的能量。”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确切地说还只是“搭载”或“嫁接”,与真正的融合还有相当距离,广电节目主持人如能“化敌为友”“深入敌后”,实现真正的融合,才能使广电传统媒体及自身实现新的超越,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注重培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的能力

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台的龙头产品,总是在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时间段”与广大受众见面。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还是各省市县台的新闻节目,在传播大政方针、引导正确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电视台“门面”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成了联系电视和受众的桥梁与纽带。但目前在很多地方台相当一部分新闻节目主持人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状态,工作方式大多停留在采编播分离或合作式的初级阶段。主持人表达的不是体现自己思想、情感的观点、见解,而是编导的思想和风格,他们对新闻节目不能应付自如,更谈不上赋予节目个性特征与感染力。

为了更好的驾驭新闻节目主持这项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采编播一体化的能力,充分参与到节目采制的过程中,即要具备采访、编辑、播读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荧屏、服务受众。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广电传统媒体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