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爽
一、引言
山东省体育用品市场发展速度与山东省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伴随着山东省经济的飞速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迎来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高峰期。本文用计量模型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对企业市场绩效的贡献率,并根据我省居民经济、体育市场发展现状,提出规范企业运行的策略和提高产业经济、社会等方面效益的初步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时参考。
二、实证分析
为检验体育用品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二者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选择山东省规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年增加值为产业绩效的代表因子,用zjz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厂价格价格指数因素为各企业行为方式的代表因子,分别以gt和jg表示;企业结构使用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法人数进行代表,用qys表示。数据来源于2005年之后的各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经济科学数据库。
(一)协整检验
采用协整的EG检验方法,发现在无随机运动项和含有时间t的模型中不进行差分得到的结果是协整的,prob值为0.0117,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所以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对企业年增加值(zjz),固定资产投资(gt),企业发人数(qys)三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发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法人数是引起企业年增加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反过来不成立,并且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法人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三)模型的设定
基于以上检验,模型设定如下:
zjz=c+β1gt+β2jg+β3qys+ut
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对因变量企业年增加值的影响不显著。虽然R2=0.985656,在98.57%的基础上解释了变量,但模型拟合效果差,需要进一步检验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对其进行修正。
(四)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模型进行自相关性检验,在Eviews中得到Durbin-Watson stat值为2.355059,该模型是无自相关性的。进而检验多重共线性,发现企业法人数(qys)和企业年增加值(zjz)的相关关系达到97.677%,接近于1;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gt)与企业法人数(qys)的相关关系达到76%,多重共线性较为明显,这是导致模型拟合效果较差的原因之一。
(五)异方差性检验
进行B-P的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可知F统计prob量值为0.2153,nR2=5.125604,其prob值为0.162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检验不显著,不拒绝原假设,因此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共同造成了模型设定的拟合效果差的结果。
(六)模型修正
基于以上模型存在的问题,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修正。权重设置为残差平方项的倒数。计算结果发现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价格指数继续作为一个变异因子出现,prob值为0.3385,严重影响模型设定的拟合效果,因此去掉这一变量,直接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企业行为的模拟情况因子,把价格指数纳入误差因子μ。重新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模型设定,具体结果如下表:
现在我们看到计量模型
zjz=-303767.9+0.327175gt+2061.734qys
9609.12 0.025003 40.15234
(-31.61245)(13.08549) (51.34779)
n=7 R2=0.998997 F-statistic=1991.242
prob(F-statistic)=0.000001
可决系数R2=0.998997显示出该模型中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的99.8997%的变化情况。
模型最终结果为zjz=-303767.9+0.327175gt+2061.734qys,F统计量为1991.242,相当大,prob值非常小,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模型整体拟合效果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额(gt),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法人数(qys)的prob值都接近于零,在1%的水平上都是拒绝原假设的,它们的变动对企业产值的增加值有较大的影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山东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当前工作的重点应集中于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增加以高新技术为表现形式的体育产品生产企业比重,促进产业升级。
(二)加强“生产、教学、研究”的互动融合
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实訓基地,把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实验到企业管理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并增加企业经营利润,更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调整资源配置方案,重点打造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形成规模效应,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增强,另一方面,可以形成集聚效应,形成产业地带。整合资源配置方案,可以在投入最少的资源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收益。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新企业的创建
政府应在政策制定上放宽对新企业成立的审批条件,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给予技术支持,增加企业规模,改善产业结构,从而稳定并逐步扩大其市场绩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毕泗锋.SCP范式下的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4.
[2]冯阳.近十年来我国货币中性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