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研究

2017-09-09 22:21刘宁
中国市场 2017年25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发展路径高职教育

刘宁

[摘要]优质的高职教育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当前,贵州省经济快速发展,通过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激发贵州省经济活力已势在必行。文章在充分认识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关系的基础上,剖析贵州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特点,从而提出契合贵州省市场需求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需求;发展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5.106

1 对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相关认识

高职教育的存在价值是把劳动者变成劳动力,劳动力质量的优劣,取决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同时,劳动力所面临的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反过来又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其中,市场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南针。因此,高职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而且高职院校要形成一种动态的、灵活的机制,不断适应经济变革和市场变化,使其培养的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

1.1 影响高职教育的市场因素

经济环境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依托,也是高职教育服务的对象。从宏观环境到微观个体,影响高职教育的市场因素是经济机构需求、市场主体需求和具体工作岗位需求。承载高职教育功能的主体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通过专业教学,让学生懂得基本的高职规范和专业常识。以公司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体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影响高职教育的关键因素。宏观经济结构、各市场主体和高职岗位共同作用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模式等。

1.2 目前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协调模式

高职教育要发挥其社会效用,就得充分反映经济环境的特点,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为不同的高职岗位输送即到即用的劳动力。总的来说,目前高职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协调模式有如下几种:一是职教进园区。高职教育进入产业园区,既实现了高职教育专业化、精细化,也实现了学生“学”和“做”之间的无缝对接。二是校企合作。这是当前的主流模式,公司企业对劳动力提出要求,高职院校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学生毕业就业时实行双向选择。三是工学一体化。针对某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往往采用工学一体化的高职教学模式,以某個公司为依托,让高职教育内部化。

2 贵州省高职教育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现状

依据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统计,我省高职技术院校含技工学校共有216所,每年毕业生人数约27万人。贵州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增强了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我省目前的状况是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低,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体现在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专业技能岗位的要求不协调。总体上讲,我省劳动力相对过剩,但是高技能人才又严重短缺,这一矛盾导致了人才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供给,最终形成了“双难”困境,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公司企业用工难并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扭曲认识。这种扭曲认识体现在社会认可度不高,人人都要找高职,但“高职”两个字出现在校门上就感到不光彩。贵州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省各地区长期存在将高职教育视为乞丐教育、讨饭教育的偏激看法,这一看法必须扭转,否则,即便是改革明确了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激和鄙视也将存在。想要扭转社会上的扭曲认知,还需要整个社会思潮和政府政策加以引导。比如,从舆论上加强正面引导,让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受到尊重,也必须在福利水平上给予适当提高,把贵州的扶贫政策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相结合。

对于社会,需要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对高职人才的重新认知以及薪酬提升等良性循环,这样才能逐步让观念转型成功,当然,这是长期的过程,在贵州甚至全国,现在的高职教育都受到严重的传统观念影响。关键在于,必须加以引导才能促使市场提升高职人才的福利水平。

(2)教、学、做严重分离。首先,在传统观念和现代社会评价体系下,高职教育的工作群体与学生群体信心匮乏,学生本身没有角色状态所带来的教学难度,超出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承受范围,以至于高职教育的追求目标不再致力于培养优质劳动力,而是在于确保学校风平浪静;其次,高职院校专业体系不满足高职岗位需求,高职院校好不容易推出一批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又不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用人单位招到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做到即到即用;最后,“双师型”教师缺乏,高职院校的传道者不仅要有相当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精深的操作技能,当前,贵州省高职教育的老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其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没有得到完整落实,原因还是归结于高职教育在社会教育氛围中的尴尬地位。

(3)高职资格市场准入制度形同虚设。岗位资格证书跟不上工作实践的需要,高职资格证书对专业技术能力高低的标识度下降,获取高职资格证书所考核的内容与实践严重脱节,内容陈旧老套,未体现实践需要,这样就导致资格证书含金量下降。在贵州,最为严重的是高职资格证书逐步沦为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高职资格证的存在本质是劳动者具有胜任高职岗位工作的凭证。目前,高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尚待完善,授权机构急需进一步规范,切实发挥高职资格证书的市场功能。

3 贵州省高职教育发展途径

高职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贵州省目前的高速发展,大部分靠的是地区后发工业化的成果,西方的发展历史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更何况当前的发展成果是释放贵州省的潜在经济发展能力。在深化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必须通过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力水平,激发贵州省经济发展活力。

(1)提升专业特色化水平,满足贵州省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当前贵州省经济发展战略,重新设置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让高职教育的“产品”适销对路。工业强省战略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大量的服务人才。通过高职教育,用本身的劳动力,发展自身的经济,切实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endprint

特色化的思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能水平特色化。同一道工序,不同的工匠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并且還会形成特色化的工作效率;二是专业特色。贵州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本省的市场需求为指南,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探寻市场,发现市场,把供需链条紧紧连接在一起。比如贵州省的茶艺人才和民族工艺品的加工人才,完全可以通过高职教育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

(2)整合高职教育资源,避免混乱与浪费。当前,贵州省高职教育呈现的特点是:教学点多,专业面广,内容粗浅,形式散乱。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和内涵化,在贵州省高职院校发展的初始阶段,都是深度发展自身的优势专业,但是在后续的发展中,不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盲目组建社会热门的专业,造成了高职教育资源的混乱与浪费。高职学校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建立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贵州省高职教育已经启动相关课程改革,教学的方式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所以高职院校之间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教学实践合作、学生技能创新活动;合作的过程能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高职院校对市场需求的反映灵敏度,有效避免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

(3)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的市场适应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的思维是:公司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有两方面的层次:一是为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训实习基地,企业职工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二是在合作过程中共同为公司培养未来的员工。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下,对市场需求的劳动力培养从学校扩展到企业,也就是说,企业不仅是简单地录用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教育产品的消费者,还为高职院校提供兼职教师等教育资源,成为教育产品的生产者。

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既能使企业获得好员工,又能使学生获得好工作,还能使高职院校获得“双师型”师资团队。这意味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使得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相互融合,成为高职教育需求的行为主体。贵州省各地区都在大兴土木,建设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黔中贵安新区的建设,承接了大量的外来产业,这就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提供了现实条件。

(4)建立健全以用人单位信息反馈为核心的全省高职教育评估系统。当前我省的高职教育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分成民办与公立两种,质量评估采用传统模式,教育单位提供评估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给出评估结论。高职教育资源本身就是公共产品,需要行政提供,但是,其效果质量的评估,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具体的做法就是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机制。

构建一个网络平台,搭载高职院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大模块,高职院校通过这一网络平台追踪每一位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就业学生在这一平台上可以持续更新专业技能、反映工作状态和交流工作心得,实现终身学习;用人单位通过这一平台,向校方反馈招收的毕业生的工作绩效,提出对未来用工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分析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训练模式及时纠偏,真正做到市场需求与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3—2018年中国高职教育行业市场监测及发展形势展望[R].北京: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6.

[2]张永刚.贵州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N].中国建设报,2012-02-13.

[3]姚刚.贵州省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J].华章,2012(33).endprint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发展路径高职教育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