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 要]医院是向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医院在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为了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诊疗护理工作,实现医院经济目标预定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其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对医院经营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分解、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以达到用最小的成本开支来获得最佳的效益目的。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因此,文章结合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系统分析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最后提出了有效提升医院成本管理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7.172
为了进一步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对公立医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与新医改战略紧密联系,备受广大国民的关注。随着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公立医院的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立医院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药品差价的取消以及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的降低,使得医院收入大幅度减少。在强大的压力下,公立医院只有认真部署和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加强医保付费工作,实行病种分值付费,并逐步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才能切实推动医院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医院必须认真落实和执行国家及政府相关规定,加快成本管理的步伐。以成本管理制度为约束和规范,进而形成全面的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合法利益,进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
1.1 成本管理缺乏标准和规范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许多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普遍存在缺乏规范性的问题,完全忽略相关标准规定,使得成本管理的质量堪忧。成本核算一般只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完全不能等同于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数据。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醫院规模以及性质的不同,使得标准的成本数据获取难度比较大,进而导致成本管理缺乏必要的目标数据,成本管理最终结果的准确度无法保证,使得医院成本管理失去了实质的价值和意义。
1.2 医院忽视成本制度建设
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仅仅是将医院的医疗设备、药品以及人员开支等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对医疗技术、医疗辅助科室等成本的管理,使得最终的成本预算与实际预算存在很大的出入。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工作时无任何依据和规范,无法将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纳入成本过程中,成本管理存在诸多的漏洞,严重降低了医院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3 成本管理评估体系缺失
大部分公立医院存在成本管理评估体系缺失的现状,使得成本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分析和评估。成本管理人员对工作出现懈怠的心理,错误地认为“干好干坏都是一样的”,成本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医院成本管理质量的提升。
1.4 成本核算不够全面
在医院成本管理中,成本核算工作事关重要,成本核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医院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由于医院需要核算的科目较多且复杂,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只是对个别简单的科目进行核算,而没有细化核算内容,导致成本核算不够全面。比如,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只核算日常的消耗而忽略了各部门一些间接性的费用,使得成本核算失去了实质的意义。
2 公立医院新形势下成本管理策略
2.1 明确成本管理目标
明确成本管理目标是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实施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的一步。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业务内容等,坚持系统性、客观性和可控性的原则科学地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切勿眼高手低,将目标定得特别高,以至于后期根本无法实现,使医院成本管理成为泡影。也不要将目标定得太低,而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无法充分地挖掘医院的潜在能力,使公立医院的竞争力丧失。
2.2 构建全面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公立医院应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构建全面的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组织体系中必须要涵盖全面的管理机构,并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范围。首先,应成立成本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决策和协调的权利,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编制、监控、协调、分析以及考核。而其下属结构,比如成本管理常务机构及成本监督机构等,应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共同为确保成本管理质量而努力。
2.3 加大医院成本管理监督力度
公立医院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明确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权范围,并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利用多种奖惩措施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对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成本管理工作的人员要予以奖励,而对玩忽职守,消极懈怠成本管理工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处罚,确保医院成本管理的质量。同时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监督部门,加大对成本管理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解决问题,避免事态严重化,给医院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2.4 重视病种核算
医院单病种收支结余标准需根据单病种偿付标准、科室收支结余率历史水平、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当年的收支结余计算获得。如果医院的收费水平以及财政补贴水平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单病种的收支结余标准可以直接根据科室收支结余率历史水平计算得出。然后根据公式:单病种偿付标准+财政补贴标准-目标利润=单病种目标成本,计算得出最终的单病种目标成本。但是由于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财政补贴的水准不同,导致每个医院最终得到的单病种目标成本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财政补贴的水准会相应降低,财政补贴经常出现不及时到位的现象,进而导致当地医院的单病种目标成本小于单病种偿付标准。因此,在进行病种核算工作时,应结合当地的具体经济状况和财政补贴情况,提高病种核算的质量。
2.5 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分析与考核
制定全面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严格规定医院成本管理考核必须依照按时报告月度、季度和年度成本管理情况的方式,及时了解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并为医院领导进行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加强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得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到每个部门中,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2.6 引入作业成本法,提高医院成本管理质量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以作业为基本出发点,并以作业成本库归集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利用作业成本法可以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分配至成本对象,最后得到医院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应用于医院成本管理中,主要是将医院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通过作业成本库分配至各个科室、医疗服务项目,进而形成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作业成本法更加注重成本产生的因果关系,弥补了传统成本法对间接成本采用统一分配、集中分配的不足,能够提高医院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而提升医院成本管理的质量。
此外,还要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析,以确保成本管理工作执行和落实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方法对医院的各种业务活动花费提前进行计划,并加强过程中的控制,做好事后的分析和总结工作。
3 结 论
医院成本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医院整体的发展规模以及战略目标定位,因此,医院应清楚地看清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形势,并结合医疗制度以及财务制度变化的特点,科学地部署成本管理工作,明确每个部门以及每个成员的责任范围。同时树立成本管理理念以及责任意识,加大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在确保医院合法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逐步促进医院成本管理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龙惠.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和发展展望[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65.
[2]林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加强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146-147.
[3]王聪慧.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