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和平
摘 要:农田建设涉及到很多内容,其中排水灌溉最为主要,可以保证农田的丰收,否则农田将会旱涝不均,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始规划设计中,就要将这些问题考虑清楚,结合设计的方案进行实施,保证后期投入使用的效果。下面就分析基本农田的情况,重点分析灌排工程的设计思路,掌握农田周围的水量,做好水源工程的建设,同时建设好配套的灌溉设备,保证农田耕作的顺利。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田建设 灌排工程 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099-02
为了把农村发展好,那么就必须先解决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计工作,这样农村经济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好、使用好水土资源,结合农田规划建设面积,分析当地水资源量,科学设计灌溉工程,保证灌溉的实际效果,降低这方面的应用成本,进而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建设好新农村,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1 分析农田的基本情况
1.1 农田的基本情况
为了地区经济发展,领导重视新农村建设,为了提高农业方面的收入,在这一地区规划了基本农田。这一基本农田建设面积为620hm2,为了提高农田产量,降低农民的劳动成本,对本基本农田还设置了灌排水工程。以最终确保对农田的灌溉,避免出现旱涝等问题,提高粮食产量[1]。
1.2 分析基本农田的自然情况
这一项目地处中温带,属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农田规划地处于丘陵地区,据测算其年降水量在637.6mm以上。除此之外,这一区域还受到西太平洋偏南季风的影响,因此空气湿度很大,具有充沛的雨量,在夏季降雨比较集中,因此对灌溉系统的设计比较严格,全季平均降雨为70d,降雨总量在423.3mm以上,占到全年总降雨量的68.2%,因此必须重视灌排工程的整体设计。
1.3 分析农田周围的水量情况
在规划过程中,为了保证灌溉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对供水量的分析十分必要,它决定以后农田的产量。通过计算1575万m3÷54 km2×0.95=27.71万m3/km2,其可开采的模数是27.71万m3/ km2,因此计算27.71×0.5447km2=15.09万m3,实际的供水量为15.09万m3,在项目规划过程中,主要对玉米进行灌溉,新增加的灌溉面积为54.47hm2,为了保证灌溉的质量,有必要计算灌水定额,公式为m=667yHβ(β1-β2)×1.45×50×25×(85-65)=36mm。綜合分析基本农田的整体情况,技术人员设计灌水的定额为1.6m3/hm2,灌溉次数是5次,那么其灌溉定额是8m3/hm2。项目区内较为平坦地块,整理后作物需水量是817×120=9.80万m3。
2 分析设计的水源工程情况
2.1 设计了新的打机井
通过设计建设打机井,可以有效利用该地区的地下水对农田进行灌溉,但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机井的深度,要对水位变化幅度、水层的埋深等进行测定。对这一项目而言,测量出其水位变化幅度为10m,水层的埋深为20m,以此最终设计动水位是30m。在规划设计中,机井单井涌水量设计为14m3/h,设计中应用了PVC管,管的规格为38mm厚,设计的井的内直径为400mm。除此之外,在井口设计中,主要包括井盖和井台,设计的井台要比地面高0.4m,避免在雷雨天气,地表径流水直接流入到机井中,进而直接污染地下的灌溉水资源。对于井壁管而言,主要是井体上端井口以下部位,从井管外壁的地面向下,延伸到滤料顶部位置,通过回填粘土的方式进行封层,设计封层的厚度为0.2m,设计的垂直高度在4m以上,在此基础上,要对其进行夯实处理,保证井头的安全性。如果夯实不到位,在后续使用中会出现裂缝、进而发生损坏,导致地表水渗入到井口中,直接污染地下水。
2.2 分析滤水管的施工要点
滤水管通常设置在井体的中间位置,在沉淀管和井壁管之间,应用了圆孔滤水管,该管的孔眼呈现梅花状,设计使用的开孔率≥15%,如果使用直径为15mm的孔眼,那么就要求孔眼水平孔距是45mm,同时要求其垂直孔距离是13mm,结合我国相关的规范要求,滤水管开孔率P1=15.1%,因此这种设计方式符合工程要求。除此之外,对于滤水管周围的滤料而言,可以选用磨圆度很好的砾石、硅质砂等进行填充,在滤料的上部一定要比过滤器上端高。对于沉淀管的设计而言,主要是安装在滤水管下端,是井体底部的井壁管,对于这一工程而言,使用的长度为3m。对于每眼机井都要设置井盖、井台等,其高度达到了0.4m,墙体的宽度达到了0.15m,对于配套的井盖而言,其厚度为0.3m,井盖长度为0.8m,宽度达到了0.8m。在此基础上,针对每眼井还需要配置长度为60m的尼龙管,其直径为50mm,这样就可以保证实际灌溉的要求。
2.3 计算出应用水泵的扬程,满足实际灌溉需求
对于新规划的农田而言,在进行农田灌溉中工作量很大,而且后续使用时要及时进行维护,因此在前期规划设计中做好相应的工作,避免在使用时出现问题和麻烦。对于这一农田工程而言,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选用地面移动塑料软管灌溉方式,对每眼机井配备了长度为200m的塑料软管,软管型号是50.8TS—04,软管的内直径为50mm,设计的工作压力是0.4MPa,设计的爆破压力是1.3MPa。对于使用的地面移动软管而言,由于管的壁厚较薄,而且具有很好的弹性,因此实际应用方法,不容易出现折断问题,比传统的硬管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地面软管沿程水头损失而言,可以使用硬管的计算公式,但是在此基础上乘以一个系数,一般系数取值在1.1~1.5范围[2],对于该工程而言,由于地块整体比较平整,因此系数取值为1.3,最终得到其水头损失2.7m。选择的水泵也非常重要,结合计算公式,水泵的扬程为50m,因此其机井水量是14m3/h,与之配套的电机功率是7.5kW,选用的电机型号为YQS(U)150-7.5,选用的水泵型号为150QJ(R)15-50[3]。由此可见,在进行新农田的规划过程中,必须做好灌溉方面的设计,将所有细节问题设计清楚,保证后续的使用效果,否则将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灌溉设计的顺利实施,落实好规划项目,政府一定要拟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经过研究可以在水利局、发改委、财政局和监察局分别抽调业务骨干,进而组成这个落实小组,在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资金保证和技术保障,那么其建设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基本农田建设中灌排工程的设计思路分析,发现农田规划建设中,必须重视灌排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如果二者不能配套,那么应用中将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灌溉效率下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在后期还需要进行更改设计,增加农田建设的成本,因此相关人员要积极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总结设计要点,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李洪卫.浅谈基本农田建设中灌排工程的设计思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7):106.
[2] 高婷,朱芯琦,盛楠.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的设计思路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262.
[3] 马建华,邱锦辉,孙萍萍.贯彻国家高标准农田灌排工程建设的主要思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0):223-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