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

2017-09-09 07:11谢忠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

谢忠荣

摘 要:图书馆是一个大型的公共服务场所,在图书馆中,读者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找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但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遭受的冲击越来越大,图书馆读者的数量大幅度下降,给图书馆的生存带来了考验。该文通过对目前图书馆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进行了一些探讨,为图书馆服务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 服务转型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6(c)-0148-02

互联网出现之前,图书馆是一个集人、信息查询的多功能使用渠道,主体服务对象是学生及其他使用图书馆的书的人,在图书馆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图书馆得到他们的信任。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对图书馆的冲击表现为大量用户的流失,互联网本身就是一座大山,是一个大型的开放存取系统,计算机网络已被广泛使用,有读者认为,现在没有必要去图书馆,因为互联网的功能实在令人难以舍弃[1]。在书籍管理上,图书馆需要进行更好的服务,尽心尽力为读者服务,才可以重新挽留住读者的脚步,要重视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使得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能实现图书馆行业的吸引力更強。

1 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考验

图书馆受操作系统影响,更多地依赖于政府投资,而且图书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和水平差异,图书馆在公共体制管理状态下,服务水平和公众内涵日益丰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普及与服务营销模式的多元化,使得网络环境越来越符合读者的需求,读者的预期消费已上升到商业消费水平。图书馆属于公共服务的属性,又是公共服务模式的体现,由广大民众监督,因此增加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承受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所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帮助他们转变服务理念和策略已成为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课题。

2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面对的问题

图书馆也应在网络环境下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对于复杂的综合信息问题,图书馆在物质方面,选择和安排编目工作资源,需要考虑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服务。在过去,图书馆服务的应用进行全面对接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服务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将继续培养和发展新的读者[2]。但是,图书馆已经表明,它现在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相对图书馆密度低,读者总数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中国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需要提升,由于目前图书馆对与服务理念认识不强,缺乏服务提供合理方式,工作质量比较差,使得读者与图书馆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想、思维模式迸发,面对有限的资源,如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使得图书馆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需要。这样的方法将赢得更多的读者数量。

3 图书馆服务转型

3.1 分析读者需求信息,提升服务质量

读者信息是图书馆掌握读者需求的主要内容,图书馆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根据读者的浏览记录来分析他们的消费心理。这种类型的数据内容将针对所有类型的读者。因此,图书馆必须做好需求分析,通过数据挖掘,信息采集,检索系统读取读者反馈信息。图书馆需要专注工作,连续挖掘有用信息,精准的把握读者需求[3]。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可以指导图书馆搞好资源建设调整计划,而且对促进服务的实施有推动作用,以提高必要的参考整体效益。此外,图书馆可以利用即时通讯等流行的软件工具,进行信息传播和读者互动,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3.2 促进区域图书馆联合发展

图书馆靠自身微薄力量不能实现图书馆更大更好地发展,难以促进图书馆服务的提升,通过图书馆区域联合,以刺激区域联盟的作用,使得图书馆资源可以全面共享,可以防止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图书馆应通过联合运营积极增强实力,实现跨区域联盟信息数据存储,使读者更便利地进入图书馆系统学习浏览,使系统很好地大规模应用。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共享各类图书馆的资源,要注重小范围的控制,通过更大的发展水平与区域图书馆共享网络,实现信息、视频的全方位区域网联系[4]。

3.3 建立专业馆员制度

图书馆人文服务的核心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它是服务资源的主体,也是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服务发展中的知识与信息专业优势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所以要做好专业人才储备,配备不同学科的专业实力,在促进馆员交流的基础上,发挥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优势,然后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图书馆。将积极加强党政信息服务工作,配备专业的信息服务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专业准确的信息服务,目前,团队推出的互联网网络舆情监测报告,综合单位履行职责,促进其他层次健康持续发展,对图书馆行业发展形成积极作用。

3.4 方便快捷的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图书馆的发展在互联网系统的帮助下,图书馆的服务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图书馆将要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更个性化方便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新探索好奇心欲望,图书馆技术手段应用程序使读者能够掌握需要目标中的信息片段。在信息时代,一个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往往使读者进入信息泛滥的困境,他们的注意力将被划分分散,使得阅读习惯和阅读目的向快捷模式转变,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因此,图书馆服务以高级的形式服务转型,要注重服务质量管理,探索便民服务模式。无论图书馆规模的大小,它们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它不是作为一个免费的服务为广大市民而存在的,它更像一个政府部门有着提升全民素质的目标要求。虽然它有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但是需要分开来看对读者的帮助。从读者的心理需求,从方便的内部观点的角度去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图书馆需要收集资源,开发冗余的优势。在借阅过程中,让读者不方便的借阅方法流程需要考虑,考虑楼层布局的合理性,为读者服务。虽然一些图书馆做得很好,大部分区域对读者可以自由开放,但是,选择阅读区在街道位置,不能考虑环境噪声和密集的汽车流动对读者阅读的影响,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图书馆形象有负面影响。

所以,图书馆应更加重视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根据实际问题提供合理化的服务措施,例如,24 h不间断地为读者开放,阅览室可以增加周末的开放时间。在图书馆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构建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对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减少图书借阅流程,方便读者借阅图书。图书馆阅读为读者信息浏览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减少图书馆卡办理的复杂性,缩短等候时间。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创新服务,构建读者独立管理系统服务,为读者创造更舒适、有趣的阅读空间,实现图书馆服务制度的改革,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4 结语

总的来说,在现在互联网环境的大背景下,面对其他新形势的图书阅读方式的巨大冲击力,图书馆行业需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面对读者新形势下的阅读需求,不断跟踪推进一体化、个性化服务理念,使得图书馆能够继续成为读者的乐园。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需要图书馆行业的认真对待,突破以往服务理念的局限性。不断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使得图书馆的竞争力继续长存,赢得读者的青睐与信任,使图书馆行业与世长青。

参考文献

[1] 张娟.“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发展[J].图书情报导刊,2016(4):64-65,70.

[2] 陈玲玲.试论“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变革的几点思考[J].留学生,2016(9):336.

[3] 杨佳鸣.“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变革的思考[J].知识文库,2016(2):114-115.

[4] 刘骁斌.“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情报探索,2016(1):116-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馆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