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红
摘要:期待效应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即如果我们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寄予越大的期望并付出努力,就越有可能得到期待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把它借鉴到英语教学中,通过师生间的信任和教师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期待效应;影响因素;运作机制;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32-1
期待效應是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心理趋势,是指教师的情感能够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教师适当地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加快学生的进步。
需要明确的是,教师的期望到了一定的时间,学生不一定会进步起来,因为学生的进步与否和教师本人的教学观、教学态度、个性,以及学生本身的特点均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期望效应”只有通过科学地认知,认真地研究,并在实践中灵活地探索,才能获得圆满的结论。
一、“期望效应”的科学原理
期望效应为何能如此神奇呢?查肯、西格尔和德莱岗为此作了研究。他们对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进行了录像。从而发现:教师对被告知的聪明学生更多地微笑,更多的眼神交流和更多的肯定。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更能适应学校生活,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意见,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行为。虽然教师的期待不是决定学生在校表现的唯一因素,但也的确说明了教师的情感投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分别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进一步解释。
1.心理学角度。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需求按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学生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后,认知即个体所需了,当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期望与学生自身的认知追求达到某种默契,学生的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奥苏泊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一种为了保持长者的赞许而完成任务、获得进步而派生出来的内驱力。在儿童时期,这种内驱力是成就动机的主要成分。所以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某种期待的影响。
2.生理学角度。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脑约有140亿个细胞,科学家们通常只用到30%左右,普通人更少。但是外界环境刺激能够激发我们的脑细胞,这些外界刺激包括了教师的期望、个体的动机等。教师的合理期望能从外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期待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我们班的英语考得不错。通过回顾总结,笔者发现“期待效应”的功劳很大。接手这个班的时候,这是年级里英语最差的一个班,平均分从来没及格过,与最好的班总要相差二十多分,与倒数第二的班也要差十几分。怎么办呢?要不试试“期待效应”吧!结果该班高考平均分与最好的班只相差十分。以下是我的具体做法。
1.研究学情。
笔者认真分析该班整体及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风格、学习的困难以及对教学的看法和意见等。
2.提出期望。
根据分析研究班级学生的学情,我向他们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期望。
如首先提出基本功方面的期望:细分为听、说、读、写方面的期望等。其次,期望先指向集体,后指向个人。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以为个人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对学生个人的期望要有鲜明的个性。最后,要分层期望。我的做法是:对勤奋进取,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出偏高的期望。对于中等生,激发他们赶超优等生的欲望。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期望也不能过低,要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真诚,使他们相信,“落伍”是暂时的。
3.公布期望。
(1)与全班一起定下目标。我利用阶段测试或模拟考的分析会,以小结的方式提出前一阶段的成绩与不足,随即提出下一阶段全班努力的目标,分析可行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2)课后再找学生单独谈话,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定个合理的目标:可以是分数,也可以在班上找个学习上参照的竞争对手。
4.融入教学。
期待效应的核心是赏识和激励,有助于对学生潜能的挖掘。
我不断地用已经提出的期望激励学生,用他们每日的进步去推进他们期望的实现。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是学习困难户,但我从不会给他们下“没出息”“笨”等定论,更不会采用一些有伤学生自尊的惩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丧失学习和做人的信心。我努力让学生明白:努力了就有收获,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自我期望的实现才是最有价值的。
5.接受检测。
实践表明,正规的考试能够大大地促进“期望”的实现。每每有阶段测试我都会告诉他们这是对一阶段的学习的检查,也是他们向老师及家长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于是他们精心备考,对近阶段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当考试结果出来,果真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期望得到了验证。此时,我会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地去获得下一阶段的成功。
6.积极反馈。
为了得到每一个学生直接的反馈,我会定期找他们谈话,也会让他们写书面小结,提出意见或建议供我参考。在整个过程中,我贯穿始终的就是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愿意配合我的做法。“期待效应”发挥作用以后,他们尝到了甜头,对我更加信任,师生感情进一步加深。
以上就是教师期望效应在我的英语教学中的尝试应用。当然,这样一个快速而明显的进步的内因仍然在于同学们本身,因为他们本来都是要求上进的学生,而我只是激发了一下他们的上进心而已。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总结,掌握好诸如“期待效应”等一类教学的原则,灵活运用于教学,才能创造出理想的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