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称重九、上九、登高节、阳数节等。古人以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逢九都属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陽”。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重阳节活动内容也较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吃菊花糕、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一般依据古籍记载,认为与古时汝南县的桓景带领乡亲与瘟魔斗争,并获得胜利的传说有关。但据当代学者考证,重阳节似乎可以从上古时代的天地崇拜中找到渊源。重阳节登高,原是由古人在围猎骑射之后,登上高地,摆宴饮酒加以庆贺,并举行拜天之礼的习俗演化而来。登高的寓意,在于离天愈近,祭拜也愈诚。
大约从汉代开始,重阳节逐渐盛行。魏晋时期,重阳节被赋予了“长寿”的主题。《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即重阳花糕)、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还举例提到了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老翁彭祖。直到宋代,人们在重阳节吃花糕时,仍以片糕搭在小孩头上,祝祷“百事皆高”。
此外,重阳节在古代还有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节的礼俗。如果女儿不能回娘家,“母则诟,女则怨诧,小妹则泣”,全家失去节日的欢乐。所以,有的地方又把重阳节叫“女儿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