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琪
郑振铎的《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课文。创作于1925年,后来被收入作品集《家庭的故事》中。郑振铎认为“人们的最高精神的联锁,惟文学可以实现之”,①文学是可以表达情感的,情感沟通是可以构建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桥梁。在《猫》一文中就是通過“我”的专制霸道,对猫的喜爱和酸辛、担心和怅然、怀疑和愤怒,去观照自己潜意识里并不具有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精神。三只猫和张妈反射的是“我”人性中的“恶”,而这种恶也是整个社会的“恶”。《猫》正是这样一篇深刻反省人性、批判人性、直视自我的散文。它坚守着“文学即是人学”的宗旨,为我们洞悉自己的心灵、进而改善自己的人性提供了示范。②
这篇文章叙述比较简单,写了三只猫。文章在写三只猫时,一直有两个人穿插其中的,那就是“我”和三妹,而且“我”和三妹对前两只猫和第三只猫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面对“花白的毛,很活泼”的第一只猫。三妹对这只猫的喜爱是可以直接通过文字感受到的,她经常在课后回家逗猫玩。而“我”对猫的喜爱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虽然没有直面描写“我”对这只白猫的喜爱,但是通过文中“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看出猫给“我”和三妹带去的是一种愉悦和欢喜。可是猫还是死了,三妹很难过,“我”的心中也感到一缕的酸辛。
第二只黄色的小猫是三妹怂恿母亲去虹口舅舅家抱回来的。“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会爬树,会抓肥大的老鼠,所以家人都特别喜欢它,甚至是向来不喜欢这只猫的张婶也在猫丢失后连发出两个可惜的感慨。其中关于三妹的描写也耐人寻味的,三妹的一句“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为猫的丢失埋下伏笔,也点出了这只猫最后的命运。而“我”和猫之间其实是没有建立亲密关系的,文中写道“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由此可知,所以“我”所谓的对猫的喜爱有可能只是“我”对猫的感受,然而猫确未必是同样喜欢“我”。然而猫还是被路过的人抱走了,三妹很不高兴,而“我”感到怅然,因为它是被人抱走了,这个痛苦较前只猫之失强烈许多,痛之中还有愤怒,所以作者发出“自此,好久不养猫”的喟叹。
第三只猫“毛色是花白,但是并不好看,又很瘦”,用词色调开始变化,对这只猫的描写都是负面的:缺乏生气、懒惰、难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所以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大家都不喜欢这只猫,这只猫在家中可以说若有若无。这部分对三妹的描写相对比较少,但确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因为三妹的那声“猫在这里了。”间接导致了这只猫的悲惨命运。猫意想不到的死了,“死在邻家的屋脊上”。用木棒打在猫身上的痛最终成了刺在“我”我良心上的针,因为“我”的武断和妄下断言,自己和家人冤枉了这只不能为自己辩解的无辜的生命,然而“我”却永远失去了弥补的机会,“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又亲手缔造了第三只猫的不幸,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在愧疚与痛苦中,“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猫”是动物,“我”和三妹是“人”。可以这么说,当人和动物对立的时候永远都要比人与人对立起来更能看到真实的“人性”,而且看得更真切。猫的结局其实就是一面人性反射的镜子。但是在文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那就是张妈。张妈和李妈都是“我”家的佣人,地位非常低下,就像第三只猫一样不受喜欢。面对主人喜欢的第二只猫,张妈明显表示出不太喜欢。但是对大家不喜欢的第三只猫,张妈却给予了深深的同情。所以张妈会把这只猫拾进来,每天给这只猫喂饭。当妻子喜爱的鸟被咬死后,妻子将怒火撒向张妈:“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而张妈只能默默无言的去接受这些责难,她就如同这只被冤枉的猫一样只能默默承受,不能为自己说任何辩解的话。这也是作者匠心独具的地方,表面上写猫的不幸,实则上又通过猫的遭遇反映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略甚至是无形的迫害。
《猫》特意回避传统的小说创作套路,仅叙述人和猫的故事,以猫的悲剧来展现人性的真实,从而触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一个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在品读作品后收获真正的喜悟。
参考文献:
[1]《文学旬刊宣言》(作者当为郑振铎),《文学旬刊》第1期,1921年5月10日。
[2]王兴.动物弱小论还是人性批判论——也谈郑振铎先生《猫》的主题思想[J].语文教学通讯.2016(02):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