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惠平+刘轩+瞿晓理
[摘 要] 在“十三五”发展的新时期,江苏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而自学考试作为成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了区域经济转型的要求和挑战。基于该背景,在回顾过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590名苏州考生的调查,发现苏州自学考试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专业课程的设置还缺乏实践性,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配套的专业以及实用性强的专业仍需进一步增加。通过多重对应分析模型,研究并提出了对自考改革模式、信息化发展及实践性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转型;自学考试;苏州;现状及问题
[中圖分类号] G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9-0171-03
Abstract: 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Jiangsu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ult education system, the self-study examination also faces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reviewing the past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ng 590 candid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elf-study examination in Suzhou has some deficiencies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ack of practical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refore, the matched professional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upporting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still need to further increase. Through the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model, the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reform mod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course assessment.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elf-study examination, Suzhou, status and problems
一、引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成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考试的一项创新举措。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要求以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在“十三五”发展的新时期,需要积极应对新常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从注重速度向注重提质增效转变,从要素驱动、外需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转变,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区域性的人力、教育、考试等基础资源与之配套、相适应,这也对自学考试模式、自学考试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自学考试如何遵照教育部及江苏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托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改革自考制度,提高自考服务质量,顺应区域经济转型的要求,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自学考试的内涵
自1981年自学考试创立以来,其内涵就获得了不断的延伸和拓展。目前学术界对于自学考试的内涵主要包括“考试说”,“教育说”以及“综合说”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学考试本质上就是一种考试制度,学历检验性考试是其主体,其他有关活动都依附于学历考试制度而存在。比如杨伯熙(1992)提出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促进人才成长和选拔人才的校外考试制度。第二种观点认为,自学考试是一种教育制度或教育形式。比如潘桂明等(2001)系统讨论了自学考试的教育属性和特征,提出自学考试是初步具有现代现代教育特征的教育制度,属于“非正规”教育类。第三点观点认为,自学考试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是两者的有机统一。笔者将“自学考试”定义为一种成人教育制度,以高等专科和本科为主,包括大自考、专接本、助学、二学历、高起本等多种形式,涵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蹇彪,2012)。具体来说,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提升、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本研究中的区域经济转型指的是立足苏州放眼江苏的区域经济转型。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江苏在“十三五”发展的新时期,要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好从注重速度向注重提质增效转变,从要素驱动、外需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注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转变,从强势政府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转变等工作。endprint
(三)自学考试研究
国内对于自学考试的研究主要从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考试信息化、自学考试的助学模式等方面展开。如刘海峰基于教育比较学,系统阐述了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国外远程开放教育、科举考试的联系与区别(2001);耿霞(2008)较为系统地讨论了自学考试通用题库管理和智能组卷等方面,使得自学考试信息化研究领域有所拓展。张成光等(2012)基于自考助学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助学模式。
纵观已有研究,一方面国内外鲜有自学考试与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相关性研究,对于自学考试的研究脱离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背景。另一方面,自学考试的信息化研究较为零散,缺乏全局观。因此本调查基于已有研究现状,对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苏州市自学考试的现状展开调查,剖析苏州自学考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苏州地区590名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报考动机、自考专业选择、助考优势等内容。所调查的考生中,性别:男性150人,女性考生332人;年龄:19岁以下24人,19-22岁101人,22-25岁143人,26-30岁199人,30-40岁94人,40岁以上4人;报考前学历:初中以下学历87人,高中学历335人,专科学历157人,本科以上学历的5人。所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苏州自学考试的现状分析
通过自编问卷从报考动机、自考优势、自考专业出发点、所学专业对口性,如何选择助学机构,助学机构的帮助,自考信息获取以及自考需要改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了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在报考动机方面:有230人为是为了方便找工作,有141人是为了单位加工资,有136人是为了晋升,有55人是为了评定职称,有35人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还有82人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2.自考优势上:有278人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有214人认为自考的社会认可度高,有161人认为时间比较灵活,有128人认为是自考内容适用性强,有25人认为是费用低。
3.在自考专业选择的出发点上:有337的人是因为需要提高学历,有107人是因为自己感兴趣,有41人选择考试容易过的专业,有28人认为是有助学机构的专业,有29人是因为有社会热门专业,有14人认为是因为工作相关。
4.在工作对口性方面:有98人认为所学专业与目前自己的工作对口,有311人认为有一定的关联,有170人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工作不相关。
5.助学机构的选择上:有330人主要是看通过率,有197人认为主要是看规模,有145人主要是看助学专业,有41人是看学费。
6.在助学机构的帮助上:235人认为选择助学机构可以节约时间容易通过,321人选择培养学习习惯,88人选择扩大人脉圈。
7.在自考信息获取方面:有123人选择通过互联网来获取自考信息,有51人是选择助学机构,有332人选择从朋友同学朋友那里获取自考信息,从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的只有3人,选择其他途径的有82人。
8.自学考试需要改进的地方上:有251人认为毕业生应当享有普通高校同等待遇,有127人认为是要增加实践课程,有126人选择设置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有76人认为助学专业要多样化,有67人选择加强手机端课程平台建设。
(二)基于多重对应分析模型的苏州自考的主要特征分析
多重對应分析模型能将多维度、多层分类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因子旋转和降维处理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投射在二维四象限对应图上,研究者可以通过以圆点为中心,比较不同分类变量的象限分布以及距离远近,从而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紧密关系程度。
通过多重对应分析,我们发现苏州自学考试考生的基本信息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其中在第一和第四象限所集聚的主要因素为:男性考生,工资在5000元以上,在外资或者国企,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中层干部以上,报考的目主要是为了评职称、晋升或者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而在第二和第三象限集聚的主要因素包括:女性考生,工资5000元以下,私营企业,高中学历,岗位为普通员工或者学生,报考目的主要是为加工资或者找工作。因此对数据的多重对应分析可以反映出苏州自考学生各特征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参加自学考试与个体的学历、岗位、工作性质、工资收入等因素存在密切的联系。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590名苏州考生的调查,我们发现苏州自学考试目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专业的课程的设置还缺乏实践性,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配套的专业以及实用性强的专业仍需进一步增加。
(一)探索自学考试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
自学考试工作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实现“两个率先”为使命,加快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等的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因此苏州自学考试工作必须要充分掌握国家、江苏及苏州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对苏州自学考试的新要求和新使命,确定新时期苏州自学考试的新任务,积极探索和改革苏州自学考试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增设与江苏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提高专业的实用性。
(二)加强自学考试的信息化建设
与国家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相比,目前苏州在自学考试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显得较为零散,缺乏全局发展观。因此在大数据时期,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加强苏州自学考试的信息化建设。一是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充分挖掘并掌握考生自考的特点和具体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自学考试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手机客户端自学考试APP、微信公众服务号等新型服务媒介的开发与配置,实现自考报名、学习辅导、政策讲解等信息的实时更新与推送,以方便考生及时准确的了解自考最新动态、课程信息等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快捷与便利,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考试的通过率。
(三)开设实践性考试课程,可引入标杆企业的人才考核模式
在本次调查中,有127名考生认为在自考专业中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考核,126人认为要增设实用性强的专业。这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自考群体开始由原来单纯追求学历文凭或理论知识转向对实践、实用能力的重视。因此,增设实践性课程,将是今后自考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方向。但是,实践课程的考核可能存在考官主管偏差、考试耗时间、成本高等在操作上的困难。目前,国内外一些知名集团企业拥有着自己的企业学院,如苏宁大学、海尔学院等。它们承担着企业集团人才培养和考核的职能,而这些企业学院开设的员工培训课程基本侧重实践性。因此,自学考试相关部门,不应只看大学高校的办学模式,也要主动引入标杆企业的人才培养考核模式,使自考的课程更贴近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崔玉平,张扬,夏焰.苏南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互动关系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12).
[2]蹇彪.区域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和盘锦市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鲍小娟,潘纯瑶,苏惠平.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自学考试发展调研与思考——以苏州市为例[J].继续教育,2015(11).
[4]牛士华,苏惠平,陈福明.新形势下苏州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9):35-37.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