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民族化展望

2017-09-08 11:26曲绍瑜
戏剧之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民族化发展历程小提琴

【摘 要】小提琴原产生于欧洲,被世人公认为最具代表性和流传度最广的西方乐器之一,自从传入我国之后,几经坎坷和波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加深,小提琴艺术与我国的本土文化加速相互交融。本文就小提琴在我国的传入和发展历程及民族化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提琴;发展历程;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066-01

一、小提琴的传入和发展传播历程

有史料记载,在我国唐朝时期,天主教就已经传入我国,随之而来的自然还有包括小提琴在内的教会音乐。明清时期,通过利玛窦、徐日升、德里格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中国人也都在慢慢地接触小提琴。然而最初,小提琴只是在宫廷中小范围使用,服务于统治阶级和贵族。

鸦片战争后,我国人民才开始广泛接触、了解并学习小提琴。一些音乐前辈也借机建立了许多音乐乐团和教习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西洋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乐理论。在这个时期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和作品。比如著名音乐家马思聪,他所创作的《摇篮曲》在旋律发展和结构布局方面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渐变”理念。

而在这一段相对平和的发展时期过后,中国进入了战争年代。受社会环境影响,小提琴的发展困难重重。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的小提琴艺术在创作、教育、表演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一些音乐家们也在作曲民族化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马耀先、李中汉的《新疆之春》、施光南的《瑞丽江边》、何占豪、陈钢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均是充分融合了各地的民族特色,以民间音乐或者神话传说作为创作素材,借鉴了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演奏手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小提琴艺术依旧保持着活力。虽说创作背景较为单一,多为政治素材,但是依旧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比如《仇恨怒火燃胸怀》、《金色的炉台》、《黎家代表上北京》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国家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新路线,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也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境地,小提琴文化也得以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多元化的艺术作品。而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各大音乐学院也恢复了小提琴教育课程,大量的学生涌入与教师队伍的辛勤付出,为小提琴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比如宗江、何东的《鹿回头传奇》、陈钢的《王昭君》、夏良的《幻想曲》以及最具代表性的何占豪、陈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作品在创作题材新颖独特,脱离了政治题材的束缚,加入了作曲家对社会、人生、历史、爱情等各方面的思考。不仅在国内取得了荣誉,更是在国际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思考和展望

小提琴艺术传入中国至今,始终在遵循着“因地制宜”的发展特征。这些年里,我国的音乐事业和小提琴队伍都在不断发展壮大,像马思聪、李自立、杨宝智、赵惟俭、何占豪等大批的优秀小提琴作曲家和教育家,不断致力于创作出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作品,这些作品也都以鲜明的民族风格贴近中国人民的生活,赢得了群众们的喜爱。

但是走民族化道路之前,我们必须首要思考,民族化的小提琴文化到底是为谁服务,找到未来小提琴民族化的方向和目标。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乐器、任何艺术形式都是要诞生于生活,服务于大众,并且要因地制宜,通过自身的变化和改进更大范围服务于不同地区的受众群体,小提琴同样如此。也就是说,我们要使小提琴这件源于西方的舶来品乐器能够更好地被中国人接受,服务大众,就必须要考虑群众的审美要求,要让它适应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达到喜闻乐见的程度。

民族的审美需要本民族的创作群体正确选择创作的道路,从而促进创作事业的繁荣,同时也推动我国演奏艺术的发展。在小提琴演奏民族化的探索当中,作曲家应创作出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新颖的、能够反映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作品。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文化極其丰富,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风格迥异的作品,让小提琴文化进一步被大众所接受是每一个从艺者的责任,我们都应该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理解中国作品,为我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结语

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必然性。未来,我们应更加努力地投身于了解民族文化,促进艺术融合,让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和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世界舞台上,是我们每一个从艺者的神圣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小提琴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再放异彩,而中国文化也能够在世界上辉煌永在。

参考文献:

[1]戴嘉枋.论“文革”后期小提琴音乐的“兴盛”[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3).

[2]殷翰.中国民族特色小提琴音乐中的滑音技巧探析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J].大家,2010(06).

[3]孟建军,晓梦.司徒志文:高昂的琴韵丰厚的人生[J].乐器,2009(05).

作者简介:

曲绍瑜,青岛科技大学体育学院,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化发展历程小提琴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