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08 11:21潘美婷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活动

潘美婷

【摘 要】组件式活动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活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组件活动教学,将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融进一个个连贯式的活动里面,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节为例,阐述了组件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和过程。

【关键词】组件教学;活动;森林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2-0101-03

组件教学是指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运用活动设计的方法,把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经过优化组合,以情境式体验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组件式活动教学的优点是“寓教于乐”,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导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通过“活动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融会贯通,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一、组件式活动教学的设计步骤

1. 分析活动对象

学生是课堂组件活动教学的参与者和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所以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分析学习者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所提升,并且对原理性知识产生兴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实性知识上,所以在组件活动教学中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对原理和过程的探究,以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确定活动内容

活动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的背后应该有其特定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能通过活动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活动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致。所以进行组件活动教学时,教师不能主观臆想,而是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在列出三维目标和相应的学习表现水平后,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再把这些内容经过包装,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要对活动有“度”的控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通过活动来让学生学习,活动的次数过于频繁会使学生在活动上的专注力下降,也影响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 合理有序地控制活动

所有组件活动的设计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所以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合理地控制节奏,以便活动能顺利而有效率地完成,同时也要对每个子活动进行一定的概括总结,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小结和理解活动的作用,而不是含糊不清地进行活动。另外,教师要在活动中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讨论意识,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4. 进行总结与检测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活动中带回课本中,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回归课本知识,才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框架。因此,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为了对活动的效果进行反馈,还要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检测的方式可以是以习题的形式,也可以是开放式的探究活动。

二、组件式活动教学的设计过程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课标要求】

【教学要点】雨林毁坏的原因;雨林开发的利与弊

【教学方法】组件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贝尔是谁?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是一个登山家、荒野求生专家,贝尔探索的脚步遍布全球,是大型自然探索类纪实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的主持人。同学们今天将追随着贝尔探索的脚步向森林前进,向自然界进行探索、发现,从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组件活动1:同学们在进行冒险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携带必备的野外考察工具之外,还要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资料收集工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旅途中的各种情况。森林,是我们旅途的主要场所,那么,森林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材料:“数字说树”

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摄氏度。(调节气候)

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立方米。一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的水库,而建造这样一个水库需要投资千余万元。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450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将面临严重水荒。(涵养水源)

在城市,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一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当城市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可得到有效控制。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吸烟除尘)

森林在农田林网内通常可减缓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据测定,林冠可截留降水20%左右,大大削弱了雨滴的冲击力。地表只要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就可以把地表径流量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减少到裸地7%以下。(防风固沙)

得出结论:森林的作用有涵养水源;保护农田;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稳定大气成分等。

活动意义:通过展示材料、图片,让学生分析总结森林的作用,培养了学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能力。endprint

组件活动2:当贝尔和小伙伴们做好准备工作后,却为旅途目的地争论不休,世界上森林分布广泛且分散,请同学们为贝尔出谋献策。

提出问题:(1)世界森林分布现状?(2)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分布现状,即森林为什么大多分布在低纬和高纬地区?有哪些影响因素?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得出结论:气候、交通条件、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高纬地区。

活动意义:通过展示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让学生从图中归纳森林的种类和大致的分布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分析森林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时,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组件活动3:经过多次的讨论后,大家决定把旅途的目的地选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当同学们跟随贝尔来到西双版纳时,发现以下几个现象:雨林里的空气很新鲜、经常产生云雨,且拥有数量众多的、日常难以见到的生物群落;与手中描绘的地图相比较发现,雨林面积相较20世纪呈减少趋势,而且由于开发旅游业、农业等原因,雨林开始遭到毁坏;最重要的是,当地居民为了開垦耕地,毁林开荒,雨林生态系统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以下问题:

(1)雨林的环境效应有哪些?

(2)雨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为什么难以恢复?

(3)雨林被毁会造成什么危害?

出示材料:

材料一: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丰富的植物种类为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热带雨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珍贵的经济植物,能保持很大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恶化等具有重要作用。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除此之外,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后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分;不仅有助于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亚马孙热带雨林(Amazon Rain Forest)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亚马孙雨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它强大的“呼吸”功能。亚马孙热带雨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每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向大气中大量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达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调节全球碳氧平衡、水平衡)

材料二:

西双版纳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保护区地跨景洪、勐海、勐腊一市两县,由互不连接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17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12.63%,森林覆盖率高达95.7%。

在茫茫苍苍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个动物的王国,栖息着539种陆栖脊椎动物,约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的25%;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的36%;两栖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占全国两栖爬行动物的20%以上;鱼类100种,分属18科54属,占云南省鱼类总科属的69%,占总属数的40%,占总种数的27%。

保护区内交错分布着多种类型森林。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区内有8个植被类型,高等植物有3500多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的八分之一。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占全国保护植物的15%。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植物集中的遗传基因库之一,也是中国热带宝地中的珍宝。并有近千种植物尚未被人们认识,植物物种之多实属罕见。(基因宝库、医学宝库)

材料三:

“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

活动意义:通过展现材料、示意图、图片,让学生能直观感受问题,了解问题的因果联系,如通过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理解热带雨林对于维持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性。

组件活动4:同学们跟随贝尔安全顺利地度过了森林冒险之旅,在回顾整个旅途,除了感受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的力量之外,还认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居民们通过旅游业提高了收入,扩大了经济来源,但发展的同时却对雨林造成毁坏,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那雨林应该进行开发还是保护?

(1)开发的理由

(2)保护的理由

(3)保护的措施

活动: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发表相应的观点,进行辩论活动,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活动意义: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雨林的重要性,同时树立保护环境、保护雨林的环境意识。

活动检测:利用在活动中学习的有关热带雨林的知识,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计划及说明其开发的利与弊,并阐明原因。

参考文献:

[1]周慧.基于地理原理与规则学习的组件教学设计方法[J].课程教学研究,2015,(6):41-45.

(编辑:张 婕)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
“活动随手拍”
做个沟通小达人
平远开展丰富多彩的重阳节活动
世界各地的劳动节活动
借助“阅读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借助“阅读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手抄报活动展示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