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安顺 扮美绿色家园—贵州省安顺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侧记

2017-09-08 07:27姜婕
城乡建设 2017年16期
关键词:园林城市安顺市安顺

城市建设

打造宜居安顺 扮美绿色家园—贵州省安顺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侧记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辖两区四县、一个旅游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9267平方公里,人口290万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

2012年3月,安顺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把“宜居安顺·绿色家园”作为助推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突出项目推进、体现文化融合,逐年加大园林建设资金投入,一股自上而下的创建热潮全面铺开。目前,安顺建成区面积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万人,绿地率达34.87%,绿化覆盖率达37.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3平方米,分城区人均公园绿地最低值20.08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呈现出一幅“林在城中、城在景中、山水环绕、景城一体”的水墨画卷。

争创园林城市,引领“五型”发展

2014年,安顺市被命名为“贵州省园林城市”。安顺市委、市政府以此为起点,再次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大会,紧紧围绕“山水田园、绿色生态、宜居宜游、开放创新、历史文化”五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山地园林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安顺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园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制发方案,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创园工作。

安顺市坚持规划先行,将《安顺市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步推进,确保“一心七核,一廊一环,多园点缀,绿脉织网”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顺利打造;《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安顺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安顺市湿地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应运而生并逐步实施;颁布执行《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城市古树名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批园林规章,全面落实依法护绿;先后出台《安顺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制度》《安顺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安顺市控制大树移栽制度》等配套管理制度,形成以规划定方向,标准定规范,靠制度强管理的园林绿化管理体系;建立“安顺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园林绿化动态精细管理,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达96.4%。

推进增量提质,凸显城市特色

近3年来,安顺市累计投入资金23.07亿元,全力推进园林绿化增量提质,使城市更加秀美。

对标新出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安顺市进一步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仅2016~2017年间,陆续新建公园、游园、广场35个。

一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结合城区多山体、多植被的特点,按照“一年全面铺开、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市干道为纽带,高速出入口为节点,大力推进山地园林建设,塔山、狮子山、高烟坡、龙头山等30余座山体公园(游园)陆续竣工并免费向市民开放,每一座山体都是一座城市盆景,处处彰显着“道法自然、显山露水”的姿容。

二是变废为宝,生态修复。“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是安顺公园绿地建设始终遵循的原则。引入“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对双簧坡、爷爷山、电视塔山等因道路修建等历史原因产生的山体切面开展植被恢复;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驼宝山建成城市公园绿地—顺园;拆危建绿,破硬植绿,安顺市西公园、凤东游园、麒麟广场次第开放。

三是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对虹山公园、三合公园、贯城河生态走廊进行提质改造,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其中,“集雨型”“沉降式”绿地逐步推广,广泛采用透水铺装、喷灌、滴管技术,以植物造景为主,各类精品雕塑点缀其间,凸显地方特色,城市生态功能和休闲功能不断提升。安顺现有公园绿地总计84个,其中:综合性公园4座、社区公园绿地12个、专类公园绿地40个(山体公园、小游园32个)、带状公园绿地7个、街旁绿地21个(广场14个),市民出行300米便能感受绿色芬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4.48%。

四是绿随路建,有路皆绿。安顺市持续加强城市绿道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城市林荫大道、环湖游道、登山步道、公园漫步系统相衔接的绿道网络。遵循“绿随路建、一路一景”的建设理念,以城市干道绿化为主线,相继建成以塔山为轴心的十字形林荫大道,林荫路推广率76.5%。城市主干道广泛种植香樟、桂花、银杏等本地乡土植物,花、草、乔、灌搭配合理,季相分明、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的道路绿化格局已经形成,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为86.19%。

共创园林城市,共享绿化成果。居民的广泛参与扮美了安顺的各个角落,攀爬植物的大量使用,抹绿了安顺的大街小巷和墙体边坡。水景、叠石、古典建筑与植物景观巧妙搭配,一大批绿化效果好、园林设计感强的单位社区不断涌现,自2016年启动园林式小区评选以来,安顺市园林式小区(单位)共计19个,年提升率达24.36%,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均达到97.44%。

加强生态修复,焕发历史荣光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安顺城区具有多山多植被的特点,按照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安顺市大力推进植树造林,积极打造城市生态屏障和生态走廊,延绵起伏的山体林地与城市绿地共同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绿色生态圈,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达82.4%;随弯就弯、自然连通,贯城河、杈白河、夜郎湖、虹山湖等河湖水系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100%,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4%。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安顺市注重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编制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保护规划》,使园林绿化景观与城市人文特色相结合,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古建筑群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明代军事遗存、安顺文庙等传统街区和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王若飞同志故居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1株承载历史岁月的古树名木经过建档、挂牌、复壮,古树名木保护率为100%,将继续见证安顺的美好未来。

优化城市环境,增加百姓福祉

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安顺市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夯实园林城市建设基础。

近年来,安顺市投入工业废弃处理设施1007套,淘汰燃煤锅炉,认真开展城市尾气、扬尘治理,推进燃气普及和公交油改气等工程,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2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经监测,安顺市境内主要河流三岔河、北盘江出境断面水质良好。通过中水回用、引千入虹和管网改善,城区内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安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惠及民生福祉。一是推动公共供水用水网络不断延伸,并根据《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每天对出厂水常规9项指标进行检验,出厂水检验合格率100%,管网水合格率99.84%。二是引进了奥尼卡污水处理和绿色动力(垃圾焚烧发电)工艺,实现了市政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全市污水处理率93.4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是结合“文明、卫生、环保、园林、双拥”五城同创,针对占道经营、车辆违停、卫生死角、园林缺失,持续开展城市容貌综合整治。目前,安顺城区市容市貌干净整洁,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城市景观照明控制科学规范,城市容貌评价值8.35,城市照明功率密度达标率96.15%。

全市建成区78个标准化社区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较好地满足了居民生活、娱乐、健身方面的需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相继落成,住房保障率98%,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04.75%。与此同时,安顺加快完善垂直电梯、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公共场所为残疾人提供周到服务,使残疾人拥有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环境。

在住建部的关心支持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顺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带领全市人民致力改善人居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决心和信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让群众享有了更多的绿地、更洁净的水、更清新的空气,安顺市各族人民还将加倍努力、攻坚克难,不断提升“绿色安顺·筑梦山水田园”新境界。

策划:姜 婕

猜你喜欢
园林城市安顺市安顺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安顺市石材集中采购中心举办揭牌仪式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有创新可借鉴的“塘约经验”——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考察报告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
阜阳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安顺市金钟老年大讲堂
——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举办
寻味贵州——安顺
安顺市中通快递配送模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