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研究

2017-09-08 01:59王立彬
关键词:青年教师协同院校

王立彬, 王 江



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研究

王立彬1, 王 江2

(1. 辽宁工业大学大学科技园,辽宁锦州 121001;2. 辽宁工业大学人事处,辽宁锦州 121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其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而建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培养模式正是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用理论研究法,对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原则及目标进行研究,尝试探索研究建立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能力更加重要。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培养模式是提高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探讨建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一、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制定了各种吸引高端人才的待遇政策,但受地域、经济环境、科研条件等外在因素影响,在人才引进时受到一定的制约。地方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规模逐年扩大,具有高学历、高学位、高素质的特点,但又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等经历,往往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一)教育教学能力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往往希望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承担起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担,但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一般从高校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或者应聘来到其他院校工作,“从高校到高校”的特点虽然保证了科研和学习的延续性,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数是非师范类相关专业毕业,在学习阶段缺少相关的师范教育背景,导致他们在工作初期很难迅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另外,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受地域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存在高端人才缺口,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梯队年龄断层等现实问题,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还往往存在着自我评价过高、缺少相关教育教学能力实践以及角色转变等问题。

(二)教育教学观念滞后

一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地从传授知识角度出发,不能做到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学生。一些青年教师“大众化”的教育特点和大学生追求“个体化”发展的本质存在矛盾,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对情感和品味缺乏关注等问题。由于过于强调教学忽视教育的本质,造成教育与实际脱节,过分追求分数,结果出现了一些学生学英语只会答题而不会交流,学物理的学生不会更换灯泡,学工科的只在课本上见过各类机床等尴尬现象。

二、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原则及目标

(一)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建立应着眼于高校自身实际情况,解决高校存在的现实问题,依据学校自身办学的思想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制定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有针对性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2. 问题中心原则。紧密围绕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实际状况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共同的学习来解决,从而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成长性原则。对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既要做到“补缺”又要做到“提升”。培训既要注重基础培训,同时又要注意提升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有前沿的教育理念,又要包含基础的教育教学技能,而且要能够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4. 系统性原则。对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要做到依据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及学校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在进行归类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某一阶段的教师培训的主题;做到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培训,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确定专业发展培训内容。5. 自主开放性原则。对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应做到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训还应做到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另外,校内专业发展培训要实行教学、教研、培训有机协同组合,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提升。

(二)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目标

1. 具有现代教学理念。首先,青年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踏实肯干,甘于奉献。其次,青年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教学思想,指导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最后,青年教师要具有发展意识,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2. 掌握现代教学方法。随着教学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日趋广泛,而青年教师又具有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快的特点。所以,青年教师应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微课、慕课等。3. 具备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一些青年教师过度追求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忽视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对青年教师培养也应针对这一现象加以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4. 具有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学研究能力。掌握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研究能力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青年教师要扎实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不断发展的要求学习最新的学科知识并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三、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模式

(一)实施内容

1. 建立相关制度。制度是保障和规范的前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应建立相关的制度,例如:确立导师制考评制、奖惩制等,以此作为青年教师的入职、职称晋级、聘期考核的依据,如图1。

2. 确定专业发展需求。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可将青年教师划分为新入职教师、青年骨干教师、自愿参加的青年教师、教学存在困难的青年教师等,针对不同的青年教师群体根据其年龄、职位、个人表现、考核业绩、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需求分析。

3. 设定专业发展课程目标。根据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设定通过培训达到的预期结果。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方案应包括: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提升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等内容。

4. 选择培训方式。根据专业发展培训内容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学科知识性培训应选择以教授式或者沙龙形式等为主;实践技能型培训应以实验示范、技能演示、表演示范等形式为主;情感、态度、价值等培养应以体验式或者情景模式等形式为主。

图1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立体化模式图

(二)实施方法

1. 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工作。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并将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纳入青年教师入职前、入职后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建立青年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1]。

2. 落实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导师制度。青年教师的导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学历和职称、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教学效果, 熟悉教学环节,具有长期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青年教师的导师由人事部门及教务部门提议,学校批准后进行聘用,聘期一般为3年。由导师制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计划,对青年教师新型教学方法及讲课技巧进行指导,为青年教师上一门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完成一轮包含各教学环节的训练,指导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2]。

3. 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践体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践体系,应涵盖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及课程培训、国内外进修等培训体系。为此,应制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相关管理办法,明确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待遇及相关考核办法,通过到企业实践,逐步提高青年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能力。

4. 健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和科研扶持制度。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科研专业发展扶持力度,除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外,应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扶持变成青年教师独享的政策优惠。同时,学校支持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科研储备并结合学校学科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活动

5. 落实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考评奖惩制度。落实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考评奖惩制度,以此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培训的验收考核,并将其纳入到学校人事变动、绩效考核体系,对培养评定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适当的激励。

(三)实施机制

1. 协同机制。地方本科院校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机制,一方面,协同校内的各个部门和各方面资源;另一方面,整合地域内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可以共享的可持续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学校组织培训部门负责协同导师引领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协同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拓宽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协同青年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自发地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协同校内的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平台的共享,以科研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组织培训部门还应协同校外的资源。

一是协同高校和企业。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具有相关专业最新的知识和实践应用,是科研创新的最终实现者。校企协同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创造创新实践的机会,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及行业发展动态。

二是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现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引领教学,从而推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互助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院所拥有自己的科研人员,能够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的便利条件,高校可以在借助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的同时,帮助青年教师规划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案,做到科研、教学及实践融为一体。

三是协同区域内其他高校。高校间的协同既要协同同类院校,又要协同其他重点院校,实现高校间师资共享。另外,还可以互派青年教师培训,加强校际间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和科研交流[3]。

2. 评价机制。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各阶段、环节进行评价,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建立完善的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途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有很多,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将现有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规范,形成模式化结构。同时根据学校和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模式和内容,不断完善改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4]。第二,全方位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青年教师的发展包含很多内容,既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又要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因此,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应涵盖教师主体发展的需要,又要促进外在客观环境的发展。同时,又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青年教师内在发展的客观保障。第三,着眼于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青年教师综合实践能力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外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青年教师学科知识不断丰富、更新的重要途径。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效果和评价机制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实现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

[1] 冯果,杨桂红. 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与体会[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2):8-10.

[2] 闫秀娟,邓晓珂,卢旻. 构建多层立体化培养模式提高青年教师培养质量[J]. 中医教育, 2009(6):80-82.

[3] 程灵,方晓斌. 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协同模式研究[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3(6):100-104.

[4] 杨俊杰,马健,马俊义.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6+1+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 2015(18): 11-13.

(责任编校:付春玲)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4.033

G641

A

1674-327X (2017)04-0110-03

2017-03-09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教研究课题(GHZD160036)

王立彬(1971-),男,辽宁锦州人,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协同院校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