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琪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不断向城市流动,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生活帶来了影响,其中不仅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劳动力流动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和日常生活水平等;消极影响是农村的大量劳动力都走向城市,导致农村发展缺乏活力,造成农村人才急剧缺乏,甚至会影响农民家庭的正常生活。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出带来的双向度影响,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几点措施来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出面临的问题,希望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双向度影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32
[中图分类号]F249.2;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6-0-02
0 引 言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问题,《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用法制做保障,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这样一来就把“三农”问题提到一个新高度。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政策的不断完善,政府的大力支持,调动广大农民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农民更富有、使农村更美丽。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不断流动、反复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大体包括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两种形式,职业流动即为农民虽然留在农村但已经不从事第一产业,如通过开饭店转行到第三产业;地域流动是指农村人口走出农村进入城镇开始不同于在农村的生产经营。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都影响着农村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农民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应该是同时并举的,改善农民经济条件和缺乏活力的农村现状也是同时存在的,当今日新月异的观念与老旧传统思想交织着、碰撞着。
1 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有利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动使农村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被动改变,也使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农民思维方式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些改变从长远来看有着积极的意义。
1.1 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
从改善农民经济条件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直接使农民增收,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选择外出务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镇,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在农村人口的收入格局中产生了:农业收入已经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外出务工的工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外,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能够推动第一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进步。
1.2 拉近了城乡距离,改变着农村生活方式
外出务工拉进了城乡距离,很多农民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乡务农,随时在城乡之间来往。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获得了较之农村更高的收入,并在城市文明的熏陶和影响下改变着生活方式。每逢过节回到农村,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会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尤其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回乡创业,更是把市场信息、经营管理理念等带回农村,更能直接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在农村,电视、电脑、网络、手机已经非常普遍,网购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所接受。农村交通也越来越发达,摩托车、电动车已经普及,私家车也开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农民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各种各样的清洁能源进入农家,做饭用的燃气开始被天燃气、沼气所取代,洗澡、烧水的设施成了太阳能热水器。除了基础设施条件在逐步改善,农村面貌的改变还得益于各家庭院规划的越来越整齐、越来越美观。与此同时,一些落后的生活习俗正在渐渐淡出,传统的婚丧嫁娶风俗、卫生饮食习惯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1.3 农民思维方式受城市观念的积极影响
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会使农民的观念发生变化,改变其思维方式。农村青壮年在城镇务工的过程中,无时不刻都在接触着城市的新观念、新信息。由于青壮年处于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阶段,所以他们容易被城市观念影响,随之改变思维方式。他们的婚恋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自由与财富有着更多的向往和追求。比如对于婚恋观,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不再是农村年轻人的首选;对于就业择业,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与选择。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在城镇务工期间不断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不断发现在文化、教育、技术上的种种不足,激发了重新学习的热情,努力学习各种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农村劳动力流动引起的消极问题
2.1 农村劳力大量流向城镇致使农村人才越来越少
农村劳动力大量走出农村带走了很多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技术的农村人,导致农村人才越来越少,从而阻碍农村发展。农忙时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使得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开展土地耕种或者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将会越来越难。农村人才流失不利于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较高
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流向城镇,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劳动力,也拉动了城市消费。农民工努力在推动城镇发展的同时,不能投身农村建设,间接地拉大了城乡差距。农民工在务工期间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然而工资水平低、工伤补偿也较少,相比之下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有些外出务工人员会染上恶习,回乡后会影响农村治安,这些不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进步和发展。
2.3 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民家庭问题
2.3.1 养老问题突出
目前,国家开始在农村推行农村“新农保”制度,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80元的现金补助,这些补助也只能适当解决农村老人的日常开销。但大多数老人都不乏有疾病在身,再加上他们丧失劳动力,这些补助还是远远不够的。此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淡化甚至退出,不少农村子女的养老意识淡薄,尤其是外出务工的许多年轻人,一年甚至几年不回一次家,条件稍好的会给家里寄些钱,但这根本解决不了父母需要子女陪伴和照顾的现状。endprint
2.3.2 夫妻关系紧张
由于生活所迫,男方会外出打工赚钱,女方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操守家务。尤其是年轻夫妻,由于在感情上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所以才会出现双方感情淡薄,甚至离婚的问题。近些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农村妇女开始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据调查,夫妻双方一起打工的并不多见,所以才会出现夫妻双方感情不和,家庭矛盾难以缓解,甚至劳燕分飞。
2.3.3 子女教育不足
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老人照顾,老人由于身体和文化素质等原因,对孩子仅限于生活照料,对他们的学习、思想、心理等问题无能为力。也有很多跟随父母外出的儿童,也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限制,也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和照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子女教育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3 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措施
3.1 焕发农业活力,增强农村的吸引力
农村要想改变缺乏劳动力和人才的现状,就必须焕发农业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真正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政府必须从政策方面保障农民利益,在财政支出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放宽对农业的限制,提高农业的连续性;在市场层面上,保持农产品的合理价格水平,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方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切实做好农业的风险防御措施,提高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总之,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旨在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
3.2 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村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政府可以将闲置的土地加以利用,支持那些用地较少但需要劳动力较多的企业,这样就能给农村提供很多就业机会,解决部分就业问题,进而吸引劳动力和人才留在农村。
3.3 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之本在于农民,农民之困在于素质,所以要想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必须改善农村教育。首先,当地政府要全面改善农村的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次,当地政府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和编制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来乡村教学。此外,政府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让那些没上大学的学生,能够去职业技校学一技之长,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学到一技之长,使农民获得就业和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3.4 引导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流动
农村劳动力流动使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但不合理的流动会阻碍农村发展,所以各级政府要引导农村劳动力进行科学流动,让当地人重视本地经济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3.5 推进农业与非农产业相结合
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非农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出现流动和转移,但就目前来说,非农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必须重视农业发展,只有促进农业发展才能留住农村劳动力,可以通过发展种植业来吸引劳动力。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可以适当发展农畜产品、水产品、水果等产业,可以走农林牧副渔专业化生产道路,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4 结 语
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政府只有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发展吸引力,才能改变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单向性,让农村劳动力出现多向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此外,政府要注意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机制,克服由于劳动力流失对农村和农业带来的消极影响,真正发挥劳动力的积极效应,构筑劳动者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主要参考文献
[1]蒲艳萍.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资料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1).
[2]蒲艳萍,李霞.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基于对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1).
[3]蒲艳萍.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西部289个自然村的调查[J].财经科学,2010(12).
[4]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9).
[5]蒲艳萍,刘婧.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效应——基于对重庆市137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家庭的调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9).
[6]陆铭,张爽.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农村公共信任的影响[J].世界经济文汇,20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