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德
教师的职责既教书也育人。德育渗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融德育于物理教学的始终,是物理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道德品质的教育、爱国情操教育、科学态度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物理德育渗透心理素养爱国情操探究能力教师承载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而物理又以科学性、人文性提供了丰富的育人素材,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源、寓思想教育于物理学科之中,使知识与品德教育相得益彰。
笔者分别从心理素质的培养、爱国教育的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谈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个主要途径以及实践性的策略,以期与同仁们共同交流。
一、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
物理教学中,应利用物理教学中的阅读材料或补充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闪光点。如学习“电流”时,讲一讲安培刻苦学习,努力用功、专心致志的故事——《会移动的黑板》:一天,安培在大街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块“黑板”,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一会儿黑暗向前移动,安培也跟着往前走,逐渐地,“黑板”运动的速度加快了,安培再也跟不上了.......原来是一辆四轮马车。故事的引用,渲染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安培忘我学习的精神。
物理学家的故事很多,爱因斯坦、赫兹、伏特、阿基米德、焦耳、牛顿、奥斯特、法拉第等,其中欧姆等的励志故事,可以给学生以启迪。欧姆的父亲是锁匠,但欧姆的父亲自学了物理和数学知识,并把自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物理交给少年的欧姆,欧姆从小就唤醒了对科学的兴趣,对学习和探索的追求和欲望。之后,经过多次实验,将实验的结果写成书《电路的数学研究》,并用公式表示出实验的结果和发现的规律:S=γE,指出S是电流、E是导线两端的电势差——点动力,γ是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传导率γ的倒数,就是电阻R。这个发现的初期,得到许多科学家的尖锐的批评和指责。后来,欧姆因经济困难、研究成果不被重视,还倍受打击,得了抑郁症,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物理、对科学的爱,对科学研究的执着,直到1841年,欧姆的研究成果才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最高荣誉奖——科普利金牌。
要求作业认真、听课认真,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品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态度,提高物理素养;对于作业中、考试中等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有错就改,不断反思,养成认真、刻苦、谦逊等的心理品质;实验活动、探究学习等,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二、渗透爱国教育,培养爱国情操
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常常被教师们冷落和忽视,造成物理目标实施的残缺,使三维目标名不副实。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利用一些科学史料,让学生“目睹”上下几千年,将学生置身于物理的海洋中,感受大千世界的神奇,感叹物理学中所揭示的深刻、简洁的自然规律,从而萌发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愫;借助于一些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给我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从而产生对科学家们的敬慕之情;利用我国科学发明的史料,萌发爱国之情,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杠杆”时,引入春秋时期发明的杠杆;融入日常生活中杠杆的运用——开瓶器、镊子、胡桃夹、剪刀、天平、钓鱼竿等,让学生意识到古代人们发明杠杆沿用至今,凸显其作用之巨大;利用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原理时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让学生意识到杠杆的作用;借助于秦朝时的天平的发明、融入古代的四大发明、引入张衡的地动仪等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借助于阿基米德为抵御外敌入侵而献身,居里夫人为了纪念祖国波兰,把新发现的新元素命名为—钋等,渗透爱国的素材,物理教学中融入这些史料故事,也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体会阿基米德以及居里夫人等的爱国思想,从而也使德育渗透“润物无声”。
此外,还可以借助于发展史,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壮志。如介绍建国初期的科研机构,制定科学研究远景规划——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渗透神舟升天的史实,并且指出这些高科技无蕴含这物理学的知识以及物理学的原理,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也对国家科技的突飞猛进产生自豪感,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渗透物理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物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实验为主。实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养成物理素养的主要策略。
如通过观察教师做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素养;利用操作实验,培养学生从对实验的猜想,到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实验后的交流等,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巧妙结合物理实验,渗透物理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探究是实验活动开展的关键策略。探究活动的开展,应以活动为载体。教师应注重探究活動的设计与展开。如《融化与凝固》的教学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1)物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什么?
(2)观察实验固体的熔化过程,你有什么新发现?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实验的方式而进行,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实验活动:这里有海波固体(硫代硫酸钠),你怎么证明和探究它的融化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实验?从而引发学生设计实验,从实验器材的选取和实验的全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从实验中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适当给以指导和引导:从哪几个方面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问题的引领,强化了“海波的熔化”的实验目的性: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熔化的过程中是否要持续加热、加热之初,就熔化吗?如果不,说明了什么没问题......问题串的设计,为学生打开思维之窗,发展综合物理素养。
物理实验,不是对教材实验的简单重复和简单验证,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不断验证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但必须依据客观现实,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对于这点的渗透,理论、口头的说教无济于事,教师也可以结合史料,让史料帮助学生意识到创新实验的必要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的重要性。
伽利略砸教堂中看见油灯的有规律地摆动,后来深受油灯规律摆动的启发,经过大量的实验,创造了时钟;丹麦人弟谷二十多年的时间,发现了行星运动的定律;英国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及其规律,也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焦耳、迈耳等用了40年的时间,才发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些科学家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塑造完美人生。
德育渗透,不可能一蹴而就,德育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科特点,以活动为途径,以渗透为形式,创新渗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责任感,驱动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做个有心人,善于从一个物理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实验等,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以巧妙的方式给学生以启迪。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前提是“教书”,通过教书,实现“育人”的目的。育人的关键和重要途径、主要目的就是“育德”。让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助力物理教学目标全方位落实,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晏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2013,(12).
[2]杨生袖.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J].都市家教,2013,(08).
[3]韩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2015,(06).
[4]荣忠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3,(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