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红莉+李新娥+王仕卿
[摘 要] 工業污染排放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工业行业在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和强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要着重针对排放总量大、种类多和强度高的工业行业。本文从排放总量、排放强度、行业集中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工业污染排放的行业特征,然后从环境制度、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工业污染;排放强度;行业集中度;实施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64
[中图分类号] F205;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7- 0141- 03
0 引 言
目前,我国工业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污染约占总污染的70%。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在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排放强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重污染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对于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工业污染排放的行业特征,从而更好地解决我国工业污染问题。
1 我国不同工业行业污染排放的总量特征
工业污染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简称工业“三废”)是反映我国工业污染状况的典型数量指标。
1.1 2003-2015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前4位行业排放量变化趋势
从分行业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来看,进入2003-2015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前4位的行业有: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个行业的排放量均呈上升的总趋势。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各年度的工业废气排放量都居于首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23.4%。目前,我国多个城市PM2.5浓度严重超标,已经成为最为突出的空气污染问题。而PM2.5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大量工业废气排入空中,必然使空气质量下降,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1.2 2003-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前4位行业产生量变化趋势
进入2003-2015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前4位的行业有: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个行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均呈上升的总趋势。电力及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居于首位,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年均增长率最大,达到35.5%。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也随之增加。2014年,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约32.3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存将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1.3 2003-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前4位行业排放量变化趋势
进入2003-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前4位的行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个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废水排放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两个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均为负。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出上升的总趋势,但上升势头趋缓,上升速度最快的纺织业废水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7%。和同时期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迅速上升的趋势不同,部分工业行业废水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另一部分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缓慢上升。可以从企业追逐利润的本能来解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水资源的使用要支付费用,而排放污水也要支付费用,节约生产用水或重复利用意味着双重节约。这也说明了确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补偿价值的资源价格是激励企业节约使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的关键。
2 我国不同工业行业污染排放的强度特征
2.1 不同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变化的总体趋势
依据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和行业的工业产值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行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它反映了单位工业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的大小。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本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环境管理能力、能源结构等因素有关。如果一个行业采用较高水平的节能减排技术,同时又能够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且清洁能源比率较高,该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一般会比较低。
2003-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前4位行业的各年度污染排放强度均呈现下降的总体趋势。探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各种环境管理制度不断健全,起到了引导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如,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强制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民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又如,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水法》,逐步推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征收水费和水资源费,并对工业用水进行区分定价、分类计价,造成工业企业用水的成本压力,引导工业企业选择低消耗、低排放、重复用水的生产模式。
2.2 2003-2015年工业行业污染排放强度均值排序
2003-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前4位行业的排放强度年均量排序见表1。针对不同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排序,可以显示不同行业单位工业产值污染物排放量的区别。通过这种做法可以排除行业生产规模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帮助环境管理者发现隐藏于排放总量背后真实的行业节能减排能力。这种排序的政策意义在于,当国家的资金、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在特定行业针对某种污染物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力度,最终在污染总量控制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endprint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一些特征。
(1)各行业在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两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有基本相似的排序。也就是说某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其排放强度也大。这说明,这些行业的高排放量不是由于产值大引起,而是由于排放强度高引起,降低排放强度对于这些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排放强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工艺、能源结构等因素。
(2)一些行业在工业废弃物产生量和强度的排序上有程度较强的背离。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总量在所研究的4个行业中位列第一,而强度位列第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总量位列第三,而强度位列第一。这种背离的原因是不同行业的产值存在差别。产值高的行业的排放强度就会小。而造成产值高的重要原因是产品附加值高。实现产品更新换代,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于工业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一些行业所排放不同污染物在各自的排放强度排序中居于不同的位置。如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工业废气排序中居于首位、工业固体废弃物排序中居于第三位、工业废水排序中居于第四位。这种情况对环境管理者的启示是应该针对性地加大某些行业特定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如应该集中技术、资金力量降低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废气排放强度。国家在审批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时也应该对特定污染物治理方面的研究给予倾斜。
3 我国工业污染排放的行业集中度特征
我国工业污染的行业集中特征较为明显。2003-2015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前4位行业的排放量之和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左右。这说明这4个行业是工业废气排放的主要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行业集中特征也较为明显。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前4位行业的数量之和占总量的6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量前4位行业的排放量之和占总量的50%左右。这说明我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排放高度集中在部分行业。解决工业污染问题,从高污染行业入手,对降低行业污染排放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同时制定具有行业针对性的环境政策,对控制我国工业污染排放量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2013年春,我国发生了席卷多地的严重雾霾天气。环境保护部发布特别公告,从2013年3月1日起,对涉及19个省(区、市)的重点控制區域实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该区域内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项目将从不同的时间节点开始执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4 对策与建议
4.1 基于我国工业污染的行业特征采取污染防控措施
我国工业污染防控的重点行业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矿业开采与加工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其二是高能耗、高水耗的一些基础性行业。如,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等。这两类行业大多生产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如电力、热力和钢铁等。矿业开采与加工行业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电力、热力、造纸等行业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生产用能、用水所产生的废气、废液。针对这几类行业,我国工业污染防控既要采用针对所有高污染工业行业的基础性措施,也要采用针对不同类型行业的特殊措施。
4.2 合理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是解决工业污染问题的基础性措施
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内外部的强制力和诱导性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合理的环境制度能够激励企业自发地保护环境的行为。为鼓励电力企业建设和运行脱硝设施,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提高脱硝电价,用于补偿企业脱硝成本。此项措施对氮氧化物减排发挥了重大作用。2012年上半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首次同比下降0.24%。实施机制对于制度绩效的发挥至关重要。将环境保护责任纳入企业领导考评机制就是具有强制效力的实施机制。北京市政府发布的《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中,将细颗粒物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细化分解了84项具体任务。每一项任务都确定了相应的责任单位并具体到责任人,共涉及相关企业30余家。每年初对企业上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适时向社会公布,并实行“一票否决”。
4.3 控制矿产开采、加工行业发展规模,减少工业“三废”排放
大量开采和加工矿业资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都是工业“三废”高排放行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分离稀土的某项工艺中,每开采1吨稀土会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 000立方米的尾砂。为了保护环境,稀土储量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从2002年起就实现了零开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严格控制矿业开采与加工行业的规模,通过完善资源税收和出口配额制度,形成有利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资源价格体系。在控制矿业开采规模的同时,还应该理顺矿业资源开发与高端制造业的关系,延伸矿业开发产业链,实现矿业产品的升级,提高矿业资源的附加值。
4.4 严控污染物增量,倒逼重污染行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
目前,我国的重污染行业具有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技术水平差距大的特点。为了防止重污染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需要执行最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控污染物新增量。对于新建、扩建项目在污染物排放强度上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必须完善一整套淘汰重污染工艺、鼓励清洁生产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淘汰重污染行业的落后企业,以先进置换落后,向高度现代化的大企业集中。
主要参考文献
[1]穆红莉. 制度变迁框架下的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行为变化研究[J].企业经济,2008(10):16-18.
[2] 古冰,鲁黛迪,蒯文婧.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行业特征及区位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3(18):77-81.
[3]原毅军. 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4(8):57-69.
[4]扬帆. 产业组织、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产业污染[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3):563-5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