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
翻开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字,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插图,无不让人流连其间。特别是《沉香救母》,用两课的篇幅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实属少见。这个故事源自《宝莲灯》,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之前,已经耳熟能详,甚至能把故事中其他的情节和人物讲得头头是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梳理故事情节或是借助媒体教学,课堂气氛肯定会热闹活跃,但是,似乎显得冗长而缺乏实在感。如何让孩子们从熟知的故事中学出新意,学到新知?
一、给词语补白,提高朗读训练的效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如何突破朗读训练的瓶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里的“关键词句”,其实正是我们提高朗读训练效度很好的突破口。《沉香救母》一课,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孩子将“拜别” 读成了“告别”,我抓住了这两个词让孩子们分析不同点,能否替换?一个“拜”字,学生读懂了其间的尊敬、感恩,甚至还有人联系前文《母亲的恩情》,说孟郊也可能是这样“拜别”母亲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沉香救母心切,他该有多少的不舍啊!再读这段文字,孩子们已经能读出这一句的五味杂陈了。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把学生的错误及时转化成教学的财富,在帮助学生找错、纠错的过程中,挖掘“错误”带来的课程资源,捕捉唤起真实情感体验的活力点,从词语补白中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
再如体会“转眼间”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孩子能感受到这是很短的时间,恰如转眼一瞬。我质疑:明明是整整7年,怎么会感觉如此短暂呢?联系自己,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是做什么事情?很快,孩子们记忆的闸门打开:下棋、看电视、玩游戏……都是感兴趣的事情。由此,孩子们有了切身体验,也就不难读好这个词了。抓住关键词语,或纠错,或追问,引导学生补白词语之外的内容,“入境”再“出境”,朗读训练就有了依托,不再是水上浮萍,而是水中莲藕,把“根”扎入泥中,朗读之花才会更有活力。
二、给句子补白,提高阅读积累的广度
优秀的文本语言文字不仅适合积累,还可以通过仿说、仿写的方式给句子补白,拓宽文本内容的广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在教学沉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沉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再仿照句式说说。学生想到烈日炎炎下沉香奔跑着汗如雨下的情景,想到一轮明月下沉香孤寂的身影,想到茫茫大漠中沉香嘴唇干裂的倦态……甚至有孩子这样描述:“我看到了沉香瘦小的身影在奋力攀登,猛然间,他脚下的石块松动了,无数的碎石像下雨一样落向悬崖,好险!”多有画面感的描述啊!这是学生用心灵诠释文本,再造文本,获得充分情感体验的结果。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的过程,与文本对话是一种精神联系,是一种心灵交流,是一种思维碰撞,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发现、建构、创造,挖掘学生情感的兴奋点,帮助学生在句子补白中提高阅读积累的广度。
三、给段落补白,提高阅读想象的深度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的阅读目标。學生的阅读感受,是基于独立的阅读能力之上,注重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在共鸣中产生正确的阅读评价。那么,学生的阅读感受从何而来呢?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所阅读的大量文本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边读边思,逐层深入,发挥想象,给段落补白,可以再现丰富的场景,有助于提高阅读想象的深度。
在学完《沉香救母》后,我告诉学生一个完整的故事常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果说《沉香救母(一)》是故事的开端和发展,那么《沉香救母(二)》就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我让学生读读课文,找找自己认为的高潮和结局应该是哪里。初读一遍后,孩子们能够说到“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有人补充:沉香劈山的过程也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我质疑:按理说,高潮应该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课文却写得如此简单,如果是你,你最想把哪些情节补充上去?于是,学生们在议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交流。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孩子们依然说得很精彩。我总结:故事最让人感兴趣的地方,如果能写详细,就能引人入胜,写作文也是一样的道理。课堂的惊喜来自于生成,给段落补白,孩子的思维得到发散,阅读想象才有深度,表达才会更精彩,这不正契合了新课标中提到的“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吗?
综上所述,“留白”是一种绘画艺术,课文中的一个个词、一句句话,甚至是一幅幅插图,都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合理利用文本补白,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朗读训练的效度、阅读积累的广度和阅读想象的深度,从而使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儿。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