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与CT表现

2017-09-07 13:16孙军徐元光

孙军+徐元光

【摘要】目的 对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与CT表现进行探究。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对上述患者的抑郁症状量表得分情况及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大脑左半球受损后抑郁症量表得分较右侧高,其左半球前部损伤抑郁症量表得分与左半球后部、右半球前部、右半球后部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的发生概率较高,临床应当对患者的心理异常情况尽早发现与治疗,将抑郁障碍防治的力度加强。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抑郁症量表;CT表现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6..01

抑郁症是脑血管意外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但是该病症长期未受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存在极高的漏诊概率。紧张、焦虑、造型、易激动以及纳差等均为该疾病常见的症状表现,国外相关研究证实[1],若临床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有效的治疗,有利于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发挥促进作用。我院为探究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情况与CT表现情况,特抽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研究,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脑血管意外患者50例选入研究中,上述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占23、27例;平均年龄(61.37±2.16)岁;根据CT检查中病灶的部位,后部损伤患者8例,左半球前部损伤患者10例,右半球前部损伤患者5例,后部损伤患者2例。

1.2 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由2名或以上的心理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评分,分值为0~74分。若患者的语言表达或者与家属在交谈的过程中表现出现明显的厌世、悲观现象或者存在顽固性的呵欠、出汗及呃逆症状即可判定为抑郁。

CT检查:损伤前极至额极平均的距离用CT片中各损伤平面与前极至额极距离及其所在平面最大额极-枕极的距离之比加权平均数进行表示;若患者损伤前极至额极平均的距离在40%以下,即为前部病灶,若患者损伤前极至额极平均的距离在40%以上,即为后部病灶。

1.3 观察指标

对上述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抑郁症状量表得分情况及CT表现进行观察与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 20.0版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脑血管意外后大脑左半球受损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明显较右侧高,P<0.05,详细结果见下: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抑郁症量表得分为(25.73±4.56)分,其中大脑左半球损伤的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为(24.39±4.93)分;右侧得分为(20.16±3.29)分。

(2)根据CT检查中的病灶部位,左半球前部损伤患者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明显较右半球前部、后部及左半球后部损伤患者高,P<0.05,具体结果如下:

左半球前部损伤患者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量表得分为(24.81±4.72)分,右半球前部得分为(20.39±3.83)分,后部得分为(20.41±3.76);左半球后部损伤患者抑郁症量表得分为(20.52±3.7)分。

3 讨 论

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是脑血管意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在疾病发生半年至两年内出现,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抑郁程度较轻的患者常存在食欲减退、体重骤降、失眠、缺乏自信心等表现;病症重者则存在精神运动迟滞与身体不适等表现[2]。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内向患者普遍存在情绪不稳定、悲观等状态,其出现抑郁、紧张及焦虑情绪的概率较高。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可减慢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病症可将患者的精神压力提升,进而导致其出现抑郁症状[3]。为此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将其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进而将患者抑郁的倾向消除。CT是临床对脑血管意外进行检查与诊断较为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对病灶的性质进行清楚的反映,而且可精准的定位病灶,并对病灶的容积进行准确的测量,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若患者的大脑左半球病灶与额极越靠近,则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由于脑内神经递质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多巴胺在左半球分布较多,且以前部為主,而右半球主要分布去甲上腺素与五羟色胺,左半球可抑制右半球的功能。若左半球发生出血或者梗塞,则可破坏其结构与功能,一定程度上将左半球对右半球功能的抑制作用减轻,使得右半球中的抑郁情绪大量释放,进而诱发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

本次研究中,大脑左半球受损后抑郁症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右侧,左半球前部损伤患者抑郁症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左半球后部、右半球前部与后部,P<0.05。表明,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具有较为复杂的机制,临床医务人员应当重视该疾病,加强对患者的干预力度。

参考文献

[1] 陈国栋,储照虎.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43-46.

[2] 王 萍,黄红美,洪忠贤,等.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照顾者心理状况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55-56.

[3] 符惠芳.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病灶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关系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6):1347-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