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 宋耀锋
【摘要】 目的 研究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诊断符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 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常规保守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择期(起病后7~28 d)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测, 并观察术后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超声波心动图的检测显示:在治疗1周后, 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3.6±3.4)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4.3±3.1)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1.6±3.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3±3.1)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3±3.3)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0.2±3.8)%。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9、1.5617、1.9162, P>0.05)。治疗1年之后, 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7.3±3.0)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8.5±3.4)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0.6±3.2)%;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5±3.2)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4±3.3)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8.4±3.1)%;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79、7.6111、12.3794, P<0.05)。观察不同治疗后MACE发生率, 1年内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16.0%(8/50), 观察组为4.0%(2/5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使用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线索和参考。
【关键词】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26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 研究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50~80岁, 平均年龄(58.0±7.4)岁。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52~80岁, 平均年龄(60.0±7.3)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60.0±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起病后12~72 h收入本院;②心电图≥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肢体导联≥0.1 mV, 胸前导联≥0.2 mV;③新发生或怀疑新发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1-3];④胸痛基本缓解, 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征。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②近期内有重大手术、外伤、出血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和血小板减少症;③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守药物治疗, 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抗凝、硝酸酯类抗心肌缺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保护心功能及他汀类调脂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择期(起病后7~28 d)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所有患者的治疗周期为1周, 全面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且进行对比。
1. 4 观察指标 患者在治疗1周后进行超声波心动图检查, 患者治疗1年之后再进行1次超声波心动图检查。超声波心动图的主要观察指标为: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MACE发生率, 包括:①任何原因的死亡;②再发心肌梗死;③顽固性心绞痛(反复发作性胸痛伴ST段抬高或压低);④严重心力衰竭[4-6]。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超声波心动图的检测显示:在治疗1周后, 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3.6±3.4)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4.3±3.1)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1.6±3.5)%;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3±3.1)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3±3.3)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0.2±3.8)%。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9、1.5617、1.9162, P>0.05)。治疗
1年之后, 对照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7.3±3.0)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8.5±3.4)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0.6±
3.2)%;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2.5±3.2)mm,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3.4±3.3)mm, 左室射血分数为(48.4±
3.1)%;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79、7.6111、12.3794, P<0.05)。观察不同治疗后MACE发生率, 1年内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16.0%(8/50), 观察组为4.0%(2/5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2 h, 要尽快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降低心室重构, 促进血供的恢复速度, 降低死亡发生率。但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 能够及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仍是少数, 部分患者接受了择期PCI治疗, 与保守药物治疗相比, 晚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能够阻止或减缓梗死面积的扩展、梗死后的心肌重塑和远期不良事件。并且手术创伤小, 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较快, 冠状动脉开通时间早, 梗死的发生率较低[7, 8]。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研究择期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本院选取100例患者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 分别使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来, 接受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年后通过检查可以看出来, 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1年后MACE发生率上,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并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 为今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线索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港.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202-203.
[2] 宋光耀.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2):66-67.
[3] 席福立.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5(12):00158.
[4] 裴凤群.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2, 20(27):117-118.
[5] 王矩伟, 司定然, 王恒亮, 等.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2(34):431-432.
[6] 梁丕. 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7):115-116.
[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5):675-690.
[8] 张正海, 姚立云, 郭金成.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93例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06, 10(7):348-349.
[收稿日期: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