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振杰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阳550025)
贵州农地产权制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贾振杰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贵阳550025)
文章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78~2015年贵州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户生产投入激励不同,从而对农业技术使用量有较大不同;(2)实施农地经营权自由流转、提高农地使用权稳定性和取消农业税对农业技术进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3)农地流转促使农户经营达到最优规模,增加农户对机械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4)稳定的农地使用权、独享农业收益权促进农户对化肥、农药等技术的投入,提高要素生产效率,使农民增收。
贵州 农地产权制度 技术进步
贵州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山地农业的特征使贵州农业技术较为落后。在农地产权不断变迁过程中,不仅影响农民收入,也同样影响着农业方面的技术进步。基于“十三五”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实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3%,贵州山地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如何在促进生物化学技术使用的同时,推动农业机械化投入成为迫切要解决的困境。
农业技术进步受制于土地资源禀赋、产权制度等因素。我国实行“三权分离”的本质是农地产权束的分割与细化,体现了农地产权制度界定的相对性与渐进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三权分置”的政策思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动态稳定。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对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
农地产权的归属会影响农户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产权明晰能够有效发挥其激励功能,对农民生产投入、土地流转产生积极影响。研究将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探索贵州特殊资源禀赋下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农地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产权制度效益,提高农户对机械化、生化等技术的投入。
林国先[1]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等制度变量,研究制度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显著影响,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与政策意义。鲁克俭[2]在研究中指出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范忠宏[3]研究发现中国制度的快速变迁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而技术前进的同时需要制度的相应改变,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张琦[4]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组织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同时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也受到了土地流转等制度的影响。在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总体上促进了技术进步[5]。制度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保障,技术创新就会缺乏动力。诺斯曾经说过,有效的产权制度要具有激励机制,政府制定积极的政策会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制度是决定技术的生产潜力能否实现的因素,制度构造的目标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物质生产的潜力。随着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之间有一个很长的滞后期。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逐步完成的,而与其相对应的制度并不是立即调整。于是,曾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会在新的技术生产条件下变成阻碍。
诱致性创新理论的前提是生产者足够理性,能合理配置资源并对经济机会做出有效反应,但是不管资源禀赋诱发的技术创新能预期产生多高的利润,生产者都不可能独自地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人们进行资本积累、投资激励、技术创新必须有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这都是靠社会中人们的集体行动来完成,必须要有适宜的制度来有效地组织人们采取这些集体行动。
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会诱发对应于特定技术体制的制度体系的产生。为了适应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业资本积累,我国在建国后分别在各省实行了初级社、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后经历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土地承包、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等土地产权的变迁,这些制度的更替都是为了推进科技进步,支持生产力发展。农户会选择制度收益最大的农地产权结构,突破制度因素对技术发展的限制,促进农业生产在技术使用方面的投资,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农业技术进步包括替代型技术和改进型技术:替代型技术有机械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改进型有劳动改进型和土地改进型技术;替代型技术引致改进型技术进步,改进型技术推动替代型技术进步。该文主要研究替代型农业技术进步,即机械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其中生物化学技术包括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机械技术即是投入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
改革开放后,贵州农业技术投入从总体上看是在波动中平稳发展。与1978年相比,2015年化肥施用量增加85.09万t,年均增长率为4.94%;农药使用量增加9 171 t,年均增长率为6.76%。;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2 463.95万kW,年均增长率为8.98%。1978~2015年间,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农药使用量偶有下降,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持逐年增长。
文章从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3个方面分析农地产权制度。使用权方面,主要为农户对所拥有产权的“排他性”程度,即是农户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干预而自由做出对农地的生产投入决策。国家方面主要是对粮食的征购和对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控制,1985年国家正式取消了粮食统购政策,以及2004年也正式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国家强制性的粮食定购,影响着农户对农地的生产决策,除了影响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投入,还会影响化肥、农药以及农用机械的购买和使用;集体方面主要是通过地权稳定性对农户的生产决策产生影响,1982年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所有权开始分置,并于1993年将这一分置改为30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形成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 “三权分置”。农户拥有承包权的年限做为地权稳定的表现,年限的不同会影响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
农地收益权方面,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影响着农户在农业经营方面的投入,包括农业技术的使用。随着1985年农业税进行以价代物形式的变革,以及2006年农业税在全国取消,农户才能独享农地收益。另一方面,国家收购粮食的数量和收购价格也会影响农户的收益,给农户投资农业生产带来阻碍。
农地处分权方面,农地处分包括对农地的买卖、流转、抵押和继承(高圣平,2014),首先,对于农地流转,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鼓励农地向种植能手转移,并在1988年的《土地管理法》正式承认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性。1995年的《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中指出,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原有用途的条件下,农户的承包地可以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的形式进行流转。到2003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明确了承包方(农户)做为流转的主体地位,强调农户流转的自愿和自主性。允许土地流转会调整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进一步促进使用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机械的购买和使用。
农业技术进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讨不同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用Cobb-Douglas函数进行计量分析。为揭示农地产权制度影响农户对生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的投入使用,文章构建了制度变量与农业各技术使用变量的计量模型。为了便于进行计量研究,采用Cobb-Douglas函数的对数线性形式,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表1 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
其中lnfert、lnpower和lnpest为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即农业技术变量,分别表示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药使用量。等式右边为解释变量,这些解释变量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ai表示模型的截距项。第二部分是制度解释变量,表示土地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主要从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3个方面分析,其中处分权用it1表示,计量分析用农民拥有的土地流转权来衡量;农地使用权用it2表示,通过农地承包期存在过的年限来衡量地权稳定性;it3为农业税对农户收益权的影响,这一解释变量是为了解释我国涉农业税改革在农户对技术投入使用的影响。第三部分iε表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包括农用化肥施用量(lnfert,万t)、农业机械总动力(lnpower,万kW)和农药使用量(lnpest,万t),统计年份为1978~2015年。其中化肥施用量为折纯量,由于使用量在1978~1989年缺失,该文在研究时用1990~1991年的农药使用量代替。
(2)解释变量:It1表示农民拥有的土地流转权,流转权的测度以国家允不允许农户流转和农户流转承包地有没有集体限制作为度量的标准,将流转权的赋值区分为1978~1994年(法律未明确农户流转权)、1995~2002年(明确农户流转权,但受集体限制)和2003~2015年(明确农户流转权,不受集体限制)3个时段,并且将相应区段赋值为0、0.5、1。
用It2表示地权稳定性,用农地承包期存在过的年限来表示,永佃或者完全私有赋值1,将农地承包期存在过的0年、1~5年(1978~1983年期间)、15年(1984~1992年期间)和30年(1993年至今期间)4个期限,分别赋值0、0.25、0.5和0.75。
It3为农业税影响农户生产积极性,进而对农业增长产生影响,随着2006年农业税在全国的取消,将1978~2006年(缴纳农业税)和2007年至今(取消农业税)分别赋值为0、1。
研究使用1978~2015年间各变量相关数据,数据均来自《贵州六十年》及各年度《贵州统计年鉴》,并通过查阅贵州省统计局、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利用Eviews 7.2统计软件,对影响贵州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表示用农地流转、农地稳定性和农业税3个变量分析农地处分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分别对农业生产中生物化学技术、机械使用技术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关系到模型回归效果的拟合优度(R2和调整后的R2)均超过0.9,这说明模型中所选择的解释变量能够较好的对贵州省农业技术进步进行解释。
对于模型Ⅰ,表示农地流转、农地稳定性和农业税三个变量对农业生产中农用化肥使用量的影响,由计量结果可以得到:农地流转权自由化、农地产权稳定和农业税的取消都对农用化肥使用有正向影响,随着农地流转的放开,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等,这些农地产权制度变迁都促进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投入。同样对于模型Ⅱ和模型Ⅲ,农地制度改革方面的农地流转权彻底放开、长期稳定的农地产权和取消农业税都会促进农户生产中农业机械的投入和农药的使用。并且,随着农地处分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不断完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投入将不断增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增加农业收入。
文章从农地处分权、使用权和收益权3个角度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变迁,通过计量方法分析这3个因素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旨在探索农地产权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随着农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农地使用权的长期稳定以及收益的独享,会使农户增加在农业生产经营上的投资,特别是扩大经营规模,农户会投入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户依据产权制度调整自己的生产性行为,充分发挥农业投入要素的经济效率,促使农户增收,进而增加化肥、农药等技术的使用。农地制度改革以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为出发点,随着改革的进行,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增加,为提升农业生产要素效率而诱发技术进步。
[1] 林国先.农业技术进步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安排.农业经济问题,1998,(6):14~20
[2] 鲁克俭.论制度在知识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6):35~38
[3] 范忠宏.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江西社会科学,2011,(11):76~81
[4] 张琦.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产业组织的影响分析.浙江大学,2013
[5] 李平,刘雪燕.市场化制度变迁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视角.经济学动态,2015,(4):42~50
*该文受贵州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贵州农地产权制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研人文2017038)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