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视角下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对策研究

2017-09-06 01:18陈胤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英语

【摘要】“输出驱动”认为,在英语的学习中,输出过程中对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要大于输入过程,翻译的本身也是一个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输出不仅可以良好的检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成果,还可以纠正学生语言表达错误,改善其输出,更能优化学生的语言输入。本文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的特点,以“输出驱动”视角下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驱动输出 翻译能力 英语

现如今,中国的发展脚步突飞猛进,国际交往也是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它的应用与功能更是逐渐显著。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与毕业后职业环境中的竞争力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关系,尤其是能与世界交流的英语,因此,涉及综合能力广泛的翻译受到了社会重视。

一、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缺乏

1.缺少牢固的语言功底。词汇量以及语法知识就是语言功底,而英语翻译的基本能力主要看词汇量的多少、正确的语法和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根据多数老师课堂经验反应,很多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很少,基本还停留在初高中的水平。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例如对“能够”这个词的翻译,大多数学生会使用“can”,而不会去使用像“be able to”、“be capable of”等比较高级的词汇,这是学生词汇量不足和思维局限性的体现。语法错误也很多,例如主谓不一致、时态不清晰、形容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运用混淆等。还有在英译汉时,表达的也不是很确切,由于汉语是母语,导致了大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并不是很重视。由此可看出,大学生都需大力的深入的去学习汉语和英语。

2.缺少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翻译时所用到的知识不仅有词汇和语法,还有对语言历史文化的了解。每一种语言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内涵的传承,文化也约束着语言。因此,在翻译时,要对两种语言或者多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意识、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们大学生缺乏对国外语言知识的文化结构的了解。例如,当学生看到“when pigs fly”是会很疑惑,不知该怎么翻译,只能按照中文的语法去翻译成“当猪飞的时候”而不太可能知道“永不可能”这么地道的表达方式。这是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原因,缺少知识结构。

二、“输出驱动”视角下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对策

1.夯实语言基础。打好语言基础,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根本。要想较好的完成口译和笔译,就必须有标准的发音和多词汇量坚实的语法功底。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并以实践的方法加强对语法的学习和巩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语法的学和用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不能在具体的情况下运用合适的语法,比如虚拟语气、被动语态,教师应该多举例子,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找到语感并能熟练运用。

2.增加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化,如果我们在不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情况下翻译,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以及因文化差异因素导致损失。如果我们帮助西方人解决了问题或者提供了方便时,当他们表达了谢意说“thank you”,如果你把不客气直接用汉意机械的说为“dont thank me”,西方人会很生气,在英语中祈使句表示命令、必须,会让西方人认为没有权利谢谢的意思。再例如,西方喜欢养狗当宠物,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在英语中以狗的词语来比喻普通人,例如我们的成语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词语幸运儿“lucky dog”,我们中国也养狗,但对狗的看法皆有不同,带狗字的语句也多为贬义词,学生应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这样才能良好的准确的翻译。

3.介绍翻译理论知识及变通翻译。翻译是靠实践去执行的,而实践是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大学生对翻译的理论知识的了解是少之又少,所以老师在授课中应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翻译的基本理论,能推荐一些实用的书本,让学生加深印象,去实践。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翻译的本质?怎样才算成功的翻译?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什么语态?学生有了理论的指导,就会知道译意是翻译的本质、翻译时应占主体地位。然后还应该学会翻译的变通技巧,学生在翻译时会遇到原文里的表达形式不能直接翻译,可以尝试原文正说译文反说,学会灵活的变通。

4.培养学生自信。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自信心也是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一。自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在培养自信之前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学生翻译时,肯定会遇到一个句子当时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出翻译的方法,在这时,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放弃,其次要放松,告诉自己一定能做到,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成功的机率就大了许多,但难度较大的文章也可采用合适的辅助资料。

语言的转化在今后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教学中应提高对输出驱动的重视,并结合输入教学,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拥有更广阔的语言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文娣.大学英语视听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6):130-133.

[2]陈瑞玲.输出假设理论视角下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01):113-114.

[3]谢暄.输出驱动假设和高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陈胤(1981-),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英语
PACTE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翻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