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林
日前,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在精准扶贫处于攻坚的关键时刻,发文明确指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了脱贫攻坚工作,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必须坚决制止。”这对于无数忙碌在基层、为精准扶贫上下求索的扶贫工作者和基层干部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都说“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就是这根“针”,承担着扶贫政策的落地、推动和实施。驻村以来,我才深刻体会到扶贫责任重大,才真正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面对群众各类问题要游刃有余,面对上级各类指导要左右逢源,工作基本是“5+2”“白加黑”,戏谑地说,就是“三大三多”:责任大、风险大、压力大;事情会议多、检查督查多、表格方案多,甚至出现打印精准扶贫表格打坏三台打印机的情形。
之所以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我认为,其实每级政府都是本着把事情做好、做细、做实的初衷,想更多地展现工作特色、亮点和成效,从而出现层出不穷的表格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检查创新。有些为了推进精准扶贫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抽调人员组成除扶贫办之外的机构来从事精准扶贫的管理、检查等工作。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由于在创新上求成效、求特色、求亮点,导致自选动作源源不断,有些甚至是朝令夕改,有些为了摸清贫困情况,在贫困户登记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丰富、细化,导致表格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基层工作者的压力越来越大,重复劳动越来越多,贫困户形式上的签字也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推动,影响了贫困户的满意度,也会影响扶贫政策的落地。而此次发文,说明这些形式主义问题已经得到中央的重视。发文提出的具体要求,就是为了及时减少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安心、专心、放心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精准扶贫上来,多做实事、好事。
要解决这些形式主义问题,在落实好通知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扶贫干部齐心协力,用情做好精准扶贫。
建议明确各级责任,做到责任精而准。在精准扶贫上,各级政府的责任是什么,駐村工作队的责任是什么,基层扶贫人员的责任又是什么,需要明确。责任、压力和权利是相互的,不能将责任都传导到基层。现在基层扶贫任务繁重,一定程度上源于责任不明确,如为了规避检查风险,会议层层开,检查天天有,甚至大会套小会,一开就一天。不开会传达,上级检查就当做问题,就要扣分追责。扶贫各类表格也一样,不管效果、工作压力和强度,也要把表格填得更细、更具体、更全面、更多,这样心里才踏实。责任的不明确,影响了驻村人员责任的发挥,精准扶贫不是精准填表,也不是要埋头做“表格哥”和“方案姐”,而是要扑下身子、沉下心帮村民发展生产,解决实际问题,在脱贫增收上想法子、探路子。天天填表、天天让村民签字、天天去开会,只能说材料好看、形式好看,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报表仅仅是表报而已。任何一个贫困户的数据,都不是简单的数字,不是考试卷子上的答案,而是一个生动的帮扶平台,必须用心、用情去深入了解和探索。
建议明确规定动作,做到自选动作精而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表格化地精准识别贫困户的情况,弄清楚每家每户的状态,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前期摸底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推动脱贫,扶贫统计表格最好少而精,统一表格,从上到下进行规范,应该明确。各地要创新,要推自选动作,包括表格、牌子、手册、挂图等,要严格控制,一方面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连贯性,比如某县干部结对帮扶表,三年三个模板,格式变化,内容调整,年年有创新,为了填这个表,基层扶贫干部每次都得从头再来。另一方面,严肃自选动作,能防范形式主义,一些表格、政策尽量通俗易懂,但对于贫困户来说,看懂这几张纸依然吃力,签字更是困难。一些地方创新不断,尽可能地丰富自选动作,结果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和压力。由于自选动作的随意性以及追求亮点、特色的思想,导致一些表格、检查、会议流于形式,今天做了,明天不要了。还有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都要求驻村工作队参加,开会开得苦不堪言。严肃自选动作,是政策的权威性、统一性的表现,不然就会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让基层无所适从,但又不得不按照上面的通知做。
建议提高检查的权威性,做到检查精而少。目前,贫困村的各类检查特别多,各类考评、督查、检查、第三方机构、调研等接踵而来。作为贫困村,无论是精准识别、项目资金、结对帮扶、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都应该接受监督、检查和考核,而且要有日常监督,这是爱护干部、保护财政资金、提高扶贫成效的有力保障。比如项目建设,从立项、审批、招标、建设、验收、报账等需要一个规范流程,大家按照这个流程来,规范每个环节,既减少风险,又能提高效率,自然就不会出问题,也不会出现扶贫项目保障难的问题了。有了规范和标准,让基层扶贫工作者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
加强监督不等于今天来检查,明天来督查,而是要少而精,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有些地方是机关干部督查检查,甚至抽调教师学生,既不熟悉业务,又不熟悉农村,如同看考试试卷一样进村就是你问我答,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如在督查中针对满意度的调查,应该对不满意的原因要有求证,什么原因造成贫困户不满意,而不能机械地记录不满意。在检查考评工作中,应该减少次数和频率,提高检查考评的权威性、统一性,建议在检查督查中推行谁检查谁负责机制。这样,对一个贫困村一年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比一个月来检查一次效果好,因为高频率的检查、督查等,一定程度上扰了民。
这次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通知,也让我们驻村工作队明白,党和国家一直在密切关注基层一线的扶贫工作,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情况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工作思路大同小异,工作作风、制度、纪律等都是一样的,不能有形式主义;农村一线扶贫,虽然条件艰苦、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带着责任和感情,带着目标和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与当地政府、乡亲们一道加油干,一定能探索出真正有效的发展举措,一定能实实在在地让村民增收创收、脱贫致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