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可以人工养殖了

2017-09-06 05:51甘凌峰
农家之友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黄鱼养活深海

带鱼可以人工养殖了

带鱼有“离水即死”的魔咒,人工养殖带鱼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眼下,这一难题被舟山水产研究所攻克,在该研究所养殖基地,来自深海的300多尾带鱼已在水池里生活了两个多月。

在浙江省舟山水产研究所的养殖基地有一个室内水池,水池内,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迅速游动,这样的奇观,以前从未有过。舟山水产研究所所长徐志进说,水池里的带鱼一共有300多尾,在室外的水池里生活了一个半月后,转到了室内。室外的水池深约2米,而室内的水池只有1.5米深(野生带鱼一般生活在一两百米的深海)。

两个月前,这批野生带鱼苗被引入水池,当时身长只有20厘米左右。经过人工饲养,现已经长到了40多厘米长。如果顺利,明年上半年这批带鱼可以长到七八十厘米长,性腺成熟后进入繁殖期。

带鱼为什么难养?

东海有四大著名的海产,分别是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此前,大黄鱼、小黄鱼、墨鱼的养殖技术早已被攻克。人们现在能吃到物美价廉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厥功至伟。但是,带鱼始终养不了,此前国内连养活带鱼的记录都没有,其原因,说起来复杂。

浙江温州林老伯打鱼几十年,他举了个例子,为什么大家平时去菜场买鱼的时候,带鱼的鱼肚经常是破的?“因为带鱼生活在深海,捕捞上来后压力急剧变化,鱼鳔爆了。”林老伯说,带鱼一般是远洋拖网,从深海捕捞上来的,上岸就死了。“鱼鳔都爆了,还能活吗?”

“人为改变压强,成本太高,不现实。”徐志进说,带鱼很难养殖,压力变化还不是唯一的原因。

徐志进说,带鱼是洄游鱼类,根据水温的变化,每年千里大迁徙,在近海和远洋,以及南方的东海和北方的黄海、渤海之间游动。“人工无法提供这样的洄游环境。”

此外,带鱼体表没有大的鳞片,容易受外伤,带鱼生性凶猛,同类之间互相残杀,这些都给人类养殖带来了困难。

如何养活带鱼?

徐志进说,他们慢慢驯化带鱼,改变它的习性,就像野鸡变成家鸡一样,习性完全变了,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无法改变压强的情况下,舟山水产研究所从其他方面尽量给带鱼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水干净一点,温度适合一点。我们不知道怎么配饲料,就先喂活的小鱼、小虾。”

“如果带鱼能顺利适应水深,长期活下来,那么后代会有很大的概率慢慢适应。”徐志进说。

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带鱼个体差异大,容易彼此攻击,所以要尽量让同一个水池里的带鱼个头差不多大。

带鱼生活的环境变了,在人工环境下,能不能性成熟?不能洄游,如何度过夏天的高温,如何越冬?徐志进说,这个是全新的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养殖”包含了两个含义:养活和繁殖。徐志进坦承,目前他们仅仅养活了一批带鱼,才走出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接下来还有很多难关。

换句话说,带鱼养殖要实现产业化,走上大众餐桌还很遥远,“慢的话,也许还需要几十年。”

带鱼产量大且便宜为什么还要人工养殖?

据徐志进所知,带鱼是海鱼中产量最高的鱼,仅舟山一年的产量就有十几万吨。

带鱼也是最物美价廉的海鲜,大家都吃得起。在平时,小一点的带鱼10元/斤就能买到。

有一种说法,带鱼的产量已经相当高了,因此人类没有必要像发展大黄鱼养殖那样,投入大量资源,去研究带鱼的养殖。但徐志进不这么认为——“现在的带鱼资源需要保护,我们掌握了带鱼的习性、规律,对资源保护也是个促进。”

研究显示,由于过度捕捞,带鱼的生殖年龄正在提前。带鱼通过生殖规律的变化来补充自己的种群。但相应地,我们所能捕到的带鱼个体也越来越小。

徐志进说,受沿海的海水污染影响,野生带鱼的食品安全需要重视。“而养殖的水质做过净化会好很多。另外,养殖的带鱼口味未必比野生的差,三文鱼大部分是养殖的,比野生的口味要好。”

这些海鲜现在还没法养殖

渔业资源日益匮乏已成不争的事实,人工放流、养殖就成了重要的补充手段。不过,眼下仍有不少海鱼还是我们人类无法驯服的,例如鮟鱇鱼、虎头鱼(小石斑)、黄鲫、黄占鱼、鳓鱼、龙头鱼(虾潺)、马鲛鱼、橡皮鱼、青占鱼等。

这些鱼和带鱼一样,都有养不了的“理由”,比如马鲛鱼、鳓鱼属洄游鱼类,橡皮鱼是外海近底层鱼类,龙头鱼(虾潺)太便宜了。

(甘凌峰)

猜你喜欢
大黄鱼养活深海
深海特“潜”队
28元/斤的辉煌不再!如今大黄鱼深陷价格“泥沼”,休渔期或初现曙光
一种土特产,养活一个县 阿里擦亮地域品牌帮农民脱贫致富
关心地球,从自己的小事做起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乞讨能养活全家
大黄鱼致病香鱼假单胞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其感染检测的分析
大黄鱼过氧化物酶Ⅳ在人胚肾细胞中的表达与抗氧化活性测定
大黄鱼的声刺激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