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韩英彤
与外资银行同行
文/本刊记者 韩英彤
他们并不后悔选择外资银行这条道路,因为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延展了他们的工作视野,带给他们更大的专业满足感。
图为北京金融街近景。四位受访者仅是外资银行从业者的简略缩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外资银行从业者十年的境况和感悟。
他们是外资银行法人化十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身处不同背景的外资银行,业务条线迥异,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既专业又敬业的金融行业的佼佼者。四位受访者在过去的十年间,均经历了成长,也承担了相应的压力,收获多于付出。正如他们所说,并不后悔选择外资银行这条道路,因为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延展了他们的工作视野,带来了更大的专业满足感……
在北京金融街,记者见到了李毅(化名)。他是一位典型的外资银行工作者,打着精致的袖扣,穿着一丝不苟。他的从业经历有典型性:不断在国内最大的几家外资银行之间腾挪,工作经验也就此累积。如今的他已经做到了产品总监级别。
李毅坦言,他的工作圈子十年没有变化,做得是同一产品条线,虽然是不同的外资银行,但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合作伙伴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对于李毅而言,十年来比较大的感受是外资银行十年前还深具“神秘感”,现如今似乎神秘感已经消失殆尽。同时,外资银行在十年前还比较任人唯亲,看重“空降”,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资银行中国区的高层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人面孔,体现的是更为“接地气”“更加务实”,“这对外资银行法人化也更为有利,对内地员工也是一种激励”。
李毅也有工作方面的迷茫:“未来外资银行在华到底如何发展?做大还是做专?在市场份额比较局限的当前,外资银行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他坦诚,他的这种迷茫在外资银行从业人员中或许是一种共性。去年冬天,其所在银行海外高层出席的中国员工见面会上,他的同事也曾问过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复是,“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稳步发展即可。”对此,他的理解是,外资银行将根据当前自身的体量,根据中国形势的变化再决定是否将一些业务做“加法”,布局中国市场是必须要下好的一步棋,不能失去,只能在等待中寻找机会。
对于未来,李毅认为,在华外资银行会发展的更加专业,更具特色;会有多大发展谈不上,但是会慢慢寻找机会向前发展。“我相信外资银行会找准自身的定位,获得渐进成长”。
地点切换到上海陆家嘴。我们在某外资银行办公室如期采访到了东亚银行金融市场处总监徐宸。他一头利落的短发,着装正式得体。虽然是80后,却已管理着数十人的精英业务团队。徐宸的快速成长机缘来自于其2006年开始做外汇交易员的最初。他很庆幸,那时的外资银行还肯给尚无经验的新人以学习成长的机会;如今,绝大多数外资银行只肯接纳有经验的外汇交易员。他对入职的第一天印象深刻,因为人民币刚巧在那天“破8”。一年后,他进入了现在供职的银行,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在这个平台上,他不断学习成长,熟悉产品,从即期、远期、掉期再到结构性产品、利率产品,业务范围不断延展,业务视角不断提升,业绩也逐步得到了肯定。
在做交易员的最初几年,徐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交易层面,比较微观具体;在成为交易主管乃至整个条线的主管之后,他的关注范围延展到了利率交易方面。基于对银行大部分交易资产都集中在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认识,他对自己的工作重心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将培养客户作为当前业务的发展要务之一。
在徐宸看来,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外资银行变得更接地气。十年前,外资银行多选择背景雄厚、实力颇丰的跨国企业、央企等;十年后,外资银行也开始关注本土客户,不再局限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是更看重企业的资质与潜力。
回顾外资银行法人化这十年的发展,徐宸认为,当时金融市场业务外资银行还是颇具优势的,很多产品都是国外成熟产品,外资银行利用母行经验更易于将产品引入中国,也更具有初期优势。“外资银行专业度是必须要认可的,至今在专业度方面外资银行仍然具有优势”。但伴随着中资银行的发展壮大,在适应国内政策调整方面,中资银行适应得更为灵活与顺畅,而外资银行则由于其受到双重监管,对待监管政策也更加审慎,对于政策的反应和市场适应方面相对就会慢一些。在他看来,外资银行普遍面临着一种困境,就是如何在适应中国监管政策的同时,兼顾境外的监管政策法规。未来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国内监管政策的不断调整,外资银行的发展还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未来外资银行需要加强固有优势,在专业性和跨国企业合作方面继续扩大优势;而对不足之处,诸如政策适应方面、客户挖掘深度方面则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徐宸坦言,在外资银行工作这十多年,他既经历了外资银行法人化的十年,也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年。而这其中也伴随这他个人的成长与眼界的开阔。对于未来,他认为,来自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压力将多于外部挑战。他希望,他能带领自己的团队继续将业务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团队在国内银行同业市场的影响力。“我很感谢在外资银行这十年的从业经历,使我从初出茅庐的从业者成长为专业的银行人士。外资银行业务发展的专业氛围及包容的发展心态深深影响了我,也最终促使了我的快速成长。这方面我无疑是幸运的”。
在陆家嘴,记者见到了利用午休间隙匆匆赶来的宇文嘉(化名)。
宇文嘉最初在一家国有银行奉献了十年的光景。此后,受到外资银行的诚意邀请,并被外资银行更加专业的业务氛围(合规管理业务)所吸引,他进入了外资银行工作圈,并先后在几家不同的外资银行工作过。现在的他,已回归到十年前选择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主要的业务领域是业务合规管理,并已做到了总经理级别。“外资银行还是比较包容的,只要认可外资银行的价值观,离职的员工是随时可以选择回来的。这点与中资银行似乎有很大的区别”。
宇文嘉向记者讲述了执着于合规工作的原因。他最初在国有银行的工作是处理国际业务,为此他希望能通过国际结算业务促进贸易的顺畅,贸易的便利化。但在后续工作中,制裁、反洗钱等业务范围逐步进入金融机构的视野,并对国际结算以及贸易融资业务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合规工作就此成为了他的爱好及工作内容。他认为,他很幸运,能够将痴迷的爱好转换为本职工作,并能乐此不疲。合规管理范围广泛,风险评估内容繁复,可以学习实践的东西永无止境。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他反复强调了其在外资银行学到很多。这一点不难理解。近些年,合规管理越发受到银行的重视,银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而相较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合规管理体系更为完善,合规管理经验也更为成熟,这也为他带来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对于目前国内中资银行存在的“被动合规”现象,他认为,外资银行的合规管理更为规范,“合规是一道红线,受双重监管的外资银行是坚决不会触碰的。”他强调,对于开拓中国这样的新市场,外资银行的发展会更加注重规范,发展风格是必须稳健。而作为外资银行合规部门的负责人,他主要的职责是搜集足够的信息,提供可供采用的合规建议,协助银行的高层对合规管理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外资银行工作,宇文嘉也有着一定的困扰。他认为,作为内地员工,对于外资银行的文化是很难融入进去的。伴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高速发展已经令世人瞩目,但是外资银行高层固有的一些认为中国内地人员思想封闭等想法还是难以根除的。
对于外资银行的未来发展,他则满怀信心。尽管外资银行的发展速度不会很快,但是不同的外资银行还是各具特色的。“发展空间还是有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仲昕是我们的老朋友,他是一位经历和阅历丰富的“老”外资银行工作者。他先后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法资、英资、澳资银行工作,目前所在的银行是一家亚洲银行。虽然已是产品总监、高级副总裁级别,公务繁忙,但他依旧喜欢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而且笔耕不辍。
仲昕曾经很深入地研究过当前外资银行的体制和特点。外资银行由于多数属于国际型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策略要符合其全球推进的标准,所以要针对中国国情,推进一些差别化业务。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资银行对待产品发展更为看重其长远的发展,可能几十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市场变数往往很多,外资银行还要保证在双重监管合规的前提下来设计产品、推广产品,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对于国内一些热门产品,中资银行比较热衷,但外资银行不太感兴趣的原因所在。对于设计出来的产品合规评价,外资银行往往需要半年的时间。这对于形势不断变化的中国市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那就是中资银行看风向,外资银行看方向。这也很形象地描述出了中外资银行对待产品风险的截然不同的处理风格。”他向记者解释道。
对于外资银行法人化十年来的变化,他认为,当初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之时还是豪情万丈的,而现在则更加务实,也明确了其业务发展的长短板。对于业务发展,不同的外资银行也有着不同的定位。总体而言外资银行在华的未来发展是可以期待的。“要做外资银行自身最擅长的事情,与银行同业形成更好的业务互补”。
他坦言,相较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的一些优势是明显的:在外资银行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员工工资薪酬是比较可观的,年假制度、病假制度等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外资银行的用人观也很开放,只要员工对银行的价值观认可,多次回归同一家外资银行是可以实现的;另外,很多外资银行的管理层级比较扁平化,上下沟通更为顺畅。
外资银行带给仲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获取更高程度的专业性。虽然中资银行的专业性也可圈可点,但是个人专业性的发展往往存在不确定性,会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包括人文环境、领导眼界、个人胸怀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外资银行的专业性培养就相对开放。他曾经工作的英资银行,对于贸易融资的专业性知识与案例都是开放的。只要银行从业人员肯学,就一定会学得到。
采访的最后,仲昕总结道,外资银行的从业人员切勿浮躁,也不要抱怨,而是要通过勤奋努力将自身的业务研究透彻,使自己做得更专业,要做行业的最优秀者。“尽管外资银行未来的发展也许并不完全符合理想,但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很庆幸能够在过去的十年在外资银行工作学习和成长。对这个选择我至今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