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智业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7-09-05 00:20朱岚涛刘颖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

朱岚涛++刘颖

【摘 要】文章阐述了旅游智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浙江旅游智业发展历程,从产品形态、技术手段、市场需求、组织模式方面分析了演化过程,构建了推动浙江智业演化的社会需求力、产业变革力、政策助推力、技术支撑力、企业内生力相互作用的五力机制模型。

【关键词】旅游智业;发展演变;动力机制

当前,旅游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市场、政策的竞争,也是人才、智慧和创意的竞争,更是创意增长模式的竞争。其突破单纯依赖资源和资本传统模式,转变为依靠创意、科技、人才、管理等智慧、智力、智能元素聚的增长模式。旅游智业或智库是聚合这些元素的平台,是促进创意元素发生裂变的容器。浙江是中国旅游产业经济强省,其创新的旅游思维、先进的发展理念、成功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中国旅游产业向着更高级阶段发展,然而这些创新的思维、创意的产品离不开浙江以及中国的旅游智业和智库的贡献。因此,研究浙江的旅游智业演变和智库建设,可以更好的促进浙江旅游产业发展,进而引领中国旅游产业升级。

1.旅游智业的概念与内涵

1.1旅游智业的概念

在旅游智业概念的研究上,远见旅游发展机构袁健(2003)指出,旅游智业延伸了20世纪90年代策划界提出的“智业”这个概念,专指旅游业中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高或相对高、产品以非实物性为主要形态的事业圈或产业群,其内容包括管理咨询、规划设计、科技开发、理论研究等,其产品形态是一种信息符号[1] 。文雕(2004)旅游智业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中国旅游从资源导向正逐步迈向市场导向、资本导向的阶段,资源、市场、资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需要有智力的介入和整合[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锋(2006)提出旅游智业是知识经济与旅游业联姻后的一门新兴产业,其实质就是通过智力来贯穿旅游业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实现旅游产业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3]。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旅游智业即以出售知识、智慧、创意、科技为服务内容,以规划、设计、咨询、管理等为服务形式,以高智商、高知识、高学历、高科技人才为支撑,通过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创新、应用和推广,服务于地方政府、企业、旅游行业和旅游产业发展, 贯穿于整个旅游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产业形态。

1.2旅游智业的内涵

旅游智业是旅游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驱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智慧源泉。旅游智业是旅游产业的子体系,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智业的产品核心是智慧和创意。它是以智力和创意为核心资源,本质就是用智慧创造财富,用创意点亮旅游。注重“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以“四两拨千斤”的大智慧驱动大项目、大产业。旅游智业的技术核心是人才和团队。以旅游专业人才为支撑,人才是旅游智业的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知识、创意和技术的一切载体,旅游智业对创新性人才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旅游智业的生存根本是创造与发展。旅游智业是创造性极强的产业,通过智慧、科技、知识、资源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创造新的产品、新的项目、新的需求。其以智力投入为主,无污染,资源消耗少,产业附加值大。

2.浙江旅游智业的演变机理

2.1浙江旅游智业发展历程

浙江旅游智力机构的规模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相一致,与中国旅游产业的定位相吻合。浙江旅游智业机构的演化经历起步、发展壮大和稳定阶段。

2002年之前——起步阶段。2002年之前,中国旅游产业也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被定位为经济先导产业。当时远见机构在宁波成立中国第一家民营规划设计机构——宁波远见旅游规划设计院,至此,以远见为代表的浙江旅游智业开始起步;2003-2009年——发展阶段。2003年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被定主导产业,浙江旅游智力机构快速增多。2003年之后,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商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纷纷申报甲级旅游规划资质,此期间,浙江拥有乙级以上的旅游规划智业机构数量增加了13家;2010-2013年——壮大阶段。随着2009年国务院颁发41号文件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经过7年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以及促进居民生活美好的幸福产业。这一阶段,经过十年发展之后,旅游规划人才增多,一些从事过旅游规划设计的人员注册企业,诸如宁波远景旅游规划院所有限公司、杭州智诚旅游规划有限公司等浙江民营旅游智业机构迅速增多,此期间浙江拥有乙级以上的旅游规划智业机构数量增加了14家,总量达到28家;2013-2016年——稳定阶段。2013-2014年期间,浙江宁波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青鸟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杭州九略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了旅游规划资质。2014年之后,由于国家旅游局暂停了对旅游规划企业资质的认证,此后浙江拥有规划资质的单位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但是由于旅游产业壮大和发展,民营的旅游智业机构数量增多,他们通过企业挂靠、資质拆借、承包合作的方式从事旅游智业咨询服务。虽然,有资质的企业趋于稳定,但是从事智业资源的企业数量在增加。

2.2浙江旅游智业产品形态演变

浙江旅游智业机构的产品形态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形态变化而变化的。智力机构的产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而做出调整,而客户需求是根据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定,归根结底,智业的产品最终要跟得上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其产品形态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000年之前,以资源为导向,其产品以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开发为主,这个阶段多以资源评估报告为主要成果。2001-2006年,地方政府开始注重旅游开发,需要为地方旅游发展定方向、定调子。这个阶段智力机构以区域总体规划、县域发展规划、景区总体规划、市场营销策划的文本为主要成果产品,偏向于战略策划和总体性思路导向咨询服务。2007-2012年,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旅游智业机构偏向于乡村旅游、主题公园、主题农庄等产品的规划和开发。2013至今,这个阶段,浙江旅游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特色小镇、民宿聚集区、乡村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美丽乡村改造成为客户需求主题。这个阶段也是旅游智力机构转型升级的阶段,传统的旅游设计手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旅游智业机构在作业时,更加注重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和建筑设计。endprint

2.3浙江旅游智业技术手段演变

从技术方法分析,旅游智业咨询经历了由叙事性的感性方法到数字化、网络化转变。最初的旅游规划方法主要是资源普查、资源评价与分析,多采用定性方法;除运用传统的野外考察、市场问卷调查外,目前计量方法、抽样调查法、社区方法、特尔菲法、分析及决策方法、预测方法、交流方法、评审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4]。当前,3S技术的发展及AutoCAD、Coreldraw、Photoshop、3DMax等绘图软件的应用,使规划制图更为便利快捷,提升了旅游规划的效率,也使其变得更直观。GSI可以称为旅游信息系统,它包含与旅游相关的数据库,并具有相应的分析、辅助管理和规划的功能。GP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缩写,在旅游规划中能准确测量旅游景点,旅游设施等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精准计算面状旅游资源的分布面积[5]。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一个由图像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机对话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创建一个集三维视觉、听觉和触觉于一体的全方位环境,使用户利用系统进行人机对话[6]。云计算应用于旅游智业智库可以大幅降低运行成本。语意搜索引擎是类似人工智能的算法编程,能够实现程序的自我判断和自我认知,使旅游智业机构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处理更为便利和科学。

2.4浙江旅游智业市场需求演变

旅游市场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方式总是处于不停的变迁过程中。总体而言,浙江的旅游市场需求经历了从最初单一化的自然、人文观光旅游到多元化的休闲度假型旅游,以及到现在个性化的特色旅游演变。当前浙江的旅游市场呈现以下几种趋势:散客人数迅速增加;定制旅游兴起;自驾车旅游需求旺盛;亲子游市场成为主流;修学旅游增多;健康保健旅游受宠;乡村旅游火爆,会展旅游、邮轮旅游、高档旅游市场等业务逐渐凸显[7]。在市场需求的变动下,客户对旅游智业咨询服务也提出新的要求。第一,旅游咨询服务偏向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公共服务、特色小镇方面的内容;第二是更加注重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导入和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第三,旅游咨询在注重战略咨询的同时,更加注重咨询方案的落地性与可操作性。

2.5 浙江旅游智业组织模式演变

旅游智力机构的组织模式从散乱到规范,从草根到被认证,从中央集权性管理到多层级管治。实现了由垂直型管理向着扁平化组织结构转变,由直线职能部门向着学习小组和虚拟网络组织结构转变。纵观浙江旅游智业机构的组织模式演变,基本经历以下几种类型:传统的组织模式: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是固定的金字塔形结构,即按照组织内部各职能的相似性划分部门的职能。这类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管理层次较多,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组织的控制力较强,但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上下级的协调沟通较困难。项目化管理组织模式:项目化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根据项目的技术和人员需要,组建项目作业团队,这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柔性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逐步倾向于分布化、自主管理、讲究柔性和弹性、成扁平化的网络结构,能够兼顾日常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二元结构,将高层管理者从繁杂的日常运营性活动中解放出来,其直接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能够将精力投放在企业战略的制定上[8]。旅游虚拟组织:在虚拟组织中,每个团队的进出没有传统团体的严格界限,组织中的成员以自愿为原则为实现某一目标暂时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市场所需要的某一项需求,待市场使命完成,则虚拟组织的各个合作团体便自动解散,又进入下一个虚拟组织循环,类似于任务团队的形式。因此,虚拟组织及其结构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着的[9]。

3.浙江旅游智业演变的动力机制

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每个物体都存在着复杂的作用力场。浙江旅游智业演变是多种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浙江旅游智业演变分析,进而探索浙江旅游智业演变的动力机制。

3.1社会的需求力

社会的需求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特点,这与中国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从旅游智业角度而言,社会需求表现在几个方面:政府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游客的需求。从根本上而言,游客的需求是最终落脚点和归宿点。企业的需求是跟着游客需求而定的,市场需要什么企业便提供什么。政府的需要与国家的政策的导向有关,政府对智业需求偏向服务于民众。个性化、多样化、体验性、参与性和艺术化的产品需求推动着浙江旅游智业技术模式的更新。

3.2产业的变革力

旅游产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国旅游产业定位由最初的“先导产业”、“朝阳产业”向着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当前中国旅游产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促进了旅游产业在定位上、功能上、形态上和发展模式上等各方面发生了变革。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产业变革動力。总体而言,我国旅游产业变革转型的方向是以多元化、复合型、多层次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旅游品质和质量为落脚点,实现由产业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单一旅游发展向全域旅游发展转变。

3.3政策的助推力

政策是旅游智业发展的导向,旅游智业发展必须以国家颁布的旅游法律、法规、政策等为指南,进而实现对旅游产业顶层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改革国民休假制度》《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设计规范》《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以及国家旅游局出版的《旅游规划工作纲要》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两本专著等。这些规范和办法的出台规范了旅游智业的发展。另外一些关于扶持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庄园经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智业服务对象指明了方向。

3.4技术的支撑力

以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旅游智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的进步增强了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丰富了产品内容,加深了游客深度感受;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出游方式、购物方式和度假方式,促使企业在承接共享经济浪潮带来实惠的同时,必须与共享经济共舞。共享经济、智慧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力量汇聚成强大科技支撑力推动旅游智业的发展。endprint

3.5企业的内生力

企业内生动力是指因组织内部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自发动力。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是旅游智业机构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内生力来自于企业不断成长,不断创造价值。智业机构的源动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它有自生性、持续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它要求企业自身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图1 智业演化动力机制图

4.结论

旅游智业是旅游產业、人类思想和时代环境交融的产物。浙江的旅游智业经过了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局部出现到全省遍地开花,走的是一条市场驱动、内外结合的道路,出现了从没有规则到制定规则,从没有理论到归纳理论、引进理论,从没有方法技术到多学科摸着石头过河,从省内驱动走向国内驱动,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旅游智业发展之路[34]。浙江旅游智业从无到有,从单个人向群体组织演化,结构从简单到复杂转化,功能从单一到多元转变。浙江旅游智业演化是社会需求力、产业变革力、政策助推力和技术变革力、企业内生了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浙江旅游智业发展还存在着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旅游生产力的渠道缺失,缺乏一定力度和速度;旅游智库产品质量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智库在前期咨询、产品设计、收费标准和后续服务方面差别较大,对智业机构的综合实力和产品质量难以有效评估;旅游智库人才匮乏,难以留住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等问题,要建立健全旅游智库参与决策的长效机制,提高浙江旅游智库在旅游决策中的比重和层次;深化旅游智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完整的智库事后评估机制;加快旅游智库建设的保障政策研究,政府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少旅游智库和智业机构的运营成本;打造五湖四海的旅游人才智库团队;提高浙江旅游智库的国际国内影响力,要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难点、问题置于全国大局加以考察和研究,将浙江经验提升为全国性经验,为浙江发声,扩大浙江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袁健.站在专业创新和时代浪潮上的旅游智业[EB/OL].http:// www.yuanjian.net/ about_

Chief.asp.

[2]文雕.中国旅游业步入“智业时代”[N].中国旅游报,2004-06-14.

[3]锋刘.让科学发展观与旅游智业交相辉映[N].华东旅游报,2006-12-31.

[4]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86-90.

[5]付晶.“3S”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省南昆山七仙湖生态旅游区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6.

[6]付晶.“3S”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广东省南昆山七仙湖生态旅游区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6.

[7]中国旅游市场变化与旅游产品创新——记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焱的学术讲座[J].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6(1):92-95.

[8]刘雯.我国旅游规划企业项目化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9]郑超.旅游企业组织结构重构[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16(2):42-44.

注:

本文系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浙江旅游智业发展演变与智库建设研究.2013YB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
1988—2010年西安市空间扩展及动力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对大学英语教学动力机制构建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试析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