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016-11-24 10:45骆婧
2016年35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回归分析城镇化

骆婧

摘 要: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过程。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的重要省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力量,其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和困难都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城镇化水平的分析,运用统计和计量的方法,建立了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指标体系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甘肃省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得出甘肃省内源动力为主要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等结论。

关键词:城镇化;动力机制;回归分析

一、前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学者通过对城镇化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总结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李晓梅、赵文彦(2013)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归结为经济发展水平、二三产业发展及政府的主导。马舒婷、韩延婷(2011)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新疆省的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杨万江、蔡红辉(2010)则将城镇化动力机制归纳为主体行为、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及比较利益。

二、甘肃省城镇化水平概况

甘肃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省份之一,依托着本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城镇化在近些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2011年底,甘肃省共有地级及其以上城市12个,县级市4个,镇468个。城镇的发展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扩大内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甘肃省内的城镇化水平又有很大的差异。杨中标、石培基、程红芳利用城镇化不平衡指数对甘肃省四个市州1995~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市州间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客观自然地理条件所致,城镇化水平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是相适应的”①。

比较甘肃省各地区2011年的城镇化水平:只有陇中和河西地区的城镇化率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其陇东、陇南、甘南地区的城镇化率低于甘肃的平均水平,且远远低于陇中和河西地区。甘肃省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增速较快。

三、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本文借鉴了欧向军、甄峰(2008)等人的研究,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为内源动力、市场动力、政府动力、外向动力四个部分。以城镇化率(Y)代表甘肃省的城镇化水平,内源动力选取的指标是人均GDP(X1)、非农业产值比重(X2)、工业化率(X3)、第三产业劳动生率(X4)、农业机械总动力(X5);市场动力选取的指标是非国有劳动比重(X6)、非国有投资比重(X7)、社会零售总额(X8);政府动力选取的指标是人均财政收入(X9)、国有经济投资(X10)、非农业就业比重(X11);外向动力选取的指标是进口额(X12)、出口额(X13)、实际利用外资额(X14)。

通过试用线性、对数、指数等数学表达式的模型试验,发现用对数数学表达式最为理想。分别建立城镇化率与内源动力、市场动力、政府动力、外向动力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搜集到的1990~2011年的22个样本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应用EViews6.0进行参数估计,得知:内源动力、市场动力、政府动力、外向动力与城镇化率的多元回归模型都通过了F检验,说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对数形式的线性相关性显著成立。四个模型的可绝系数都在0.9以上,较高的可绝系数,说明了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但是内源动力的非农业产值比重、工业化率没有通过t检验,而且人均GDP的系数符号为负,与经济事实不符;市场动力的非国有劳动比重、非国有投资比重没有通过t检验,而且系数符号为负,不符合经济规律;外向动力的进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也没有通过t检验,且实际利用外资额系数符号为负。所以需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二)模型的完善

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检验和调整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采用D.W.检验和LM检验,并用差分法来调整模型的序列相关性;采用怀特检验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来检验和调整模型的异方差性。最终得出完善后的模型:

内源动力:lnY=0.778+0.050lnX2+0.053lnX3+0.218lnX4+1.047AR(1)-0.695AR(2)+0.273AR(3)

市场动力:lnY=2.700+0.178lnX7-0.127lnX8+1.299AR(1)

-0.673AR(2)+0.071AR(3)-0.021AR(4)

政府动力:lnY=1.956+0.041lnX12+0.081lnX13+0.383AR(1)-0.349AR(2)

外向动力:lnY=2.183+0.050lnX12+0.075lnX13-0.029lnX14

四、结论

首先,内源动力是主要动力。在四个动力因素中,内源动力对甘肃省城镇化推动作用最强,是甘肃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由回归模型可知工业和第三产业是影响城镇化的关键力量,非农业产值比重通过了模型检验,说明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涌向城镇或是直接将农村变为城镇,从而吸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其次,市场发育不完善。甘肃省的资本市场是推动城镇化的最主要的市场,非国有投资比重的系数在各指标中是最大的,说明资本要素的流动,投资的活跃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但是零售市场对城镇化的贡献还不够,社会零售总额的系数为负,说明对甘肃省城镇化进程存在一定的制约。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也不够完善,带动力不强,非国有劳动力比重在模型的完善中被剔除。

再次,政府动力是主要动力。甘肃省政府积极推动着城镇化的发展,国有经济投资前的系数最大,是政府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力量,政府的投资可以直接将农村变为城镇,或者促进城镇的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投资就要有收入,财政收入前的系数为0.0681,在城镇化的推动中也充分的发挥了作用。

最后,外向动力薄弱甘肃省城镇化的外向推动主要依赖于进出口,对外资的利用不足。甘肃省的进出口虽然对城镇化有所推动,但是进出口额的系数较低,对城镇化的推动非常有限。甘肃省的经济状况在全国相对落后,资金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进外资,充分的利用外资,可以解决甘肃省的资金问题,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注释:

① 杨中标,石培基,程红芳.甘肃省城镇化地域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21-26

参考文献:

[1] 杨中标,石培基,程红芳.甘肃省城镇化地域差异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21-26.

[2] 林涵碧.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93-100.

[3] 杨万江,蔡红辉.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478(6):18-20.

[4] 李晓梅,赵文彦.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3):20-24.

[5]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朱灵子,吴泓.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6] 马姝婷,韩延玲.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11(4):16-22.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回归分析城镇化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