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7-09-05 08:09林斐
未来英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道题组员方程

林斐

2014年,学校开始尝试生本教育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践生本。学校生本实践首先从“形”入手,重点进行操作方式的探索,进而归纳、总结出“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形成“先学、合学、展学、探学、测学”的课堂学习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分享着教学的简单,营造充满生机又井然有序,合作互动又民主和谐的课堂。

一、教材整合化

简简单单地使用教科书,教学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统一规定的教材不完全符合校本特色,无法使课程学习变得更简单、更开放、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为生本课程观是以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追求生本、生成、生动为目标和准则。所以教材理应整合,遵循“根本、简单、开放”的原则,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创作,使教学内容富有创意。一线教师可能会有教材整体思路不连贯,前后有衔接不上的感觉,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整合教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衔接,让学生收获的知识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或是线,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这也是郭思乐教授所强调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尽可能的精简,讲在关键处,讲在核心根本处,腾出时间、精力去充分感悟、互动交流、质疑论辩,使学生潜能得以挖掘,思维得到发展。

二、教育生活化

把“教”转化为“学”,再把“学”转化为“玩”。学生的天性是“玩”,也就是进行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思维性的教学活动。荀子说:“人之知为知,己之知为慧,其实把“学”变为“玩”的过程,就是找“慧根”- - - - - -根本,根本是以活动为载体,而活动来源于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所以,老师要从生活中出发,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相结合,开展自主互动、快乐无比的实践活动,从而使书本的知识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不断丰富、开拓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比如开展“研究性教育活动”,让学生融入家庭,进入社区,去观察、摸索、探究,关键是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生成和彻悟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好学- - -好学- - - -学好”的过程,只有这样,学习之树才能长青。

三、小组合作化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最基本学习方式,正所谓“无小组,不生本”。但许多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形式,课堂气氛看似热闹,但没什么实效性或是认为课堂一旦活动化、小组化,就很难调控,事实非也,其实是学生尚未懂得怎样去合作,怎样去交流,怎样去倾听、怎样去汇报质疑等等。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价值。我们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做好标记,上课讨论时,组长先统计好全组不懂的问题,然后依次交流,具体要求是组长组织,这一题谁来解答,想发言的组员就举手示意,组长点到谁,谁才能发言,当他说完之后,想继续补充的组员再举手,这样就能够做到每次只有一个组员发言,实现小组合作时有序的交流。同时小组讨论的是不懂的问题,就可以保证宝贵的交流时间用在需要的或是有价值的问题上,而不是从头到尾讨论,导致简单的问题重复讲,需要讨论的问题没时间涉及到,从而实现有效、充分的讨论。

其次,要讲清规则。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序、有效地汇报和质疑,那么就要有明确地分工与合作,汇报前组长要安排好组员负责汇报的题目,组员汇报时,为了防止其他同学随意插话,所以规定好只有当汇报同学说:“谁来补充或是求帮忙的时候。”其他想质疑或是补充的同学才能发言。当组员汇报表达解题思路不充分的时候,小组成员有优先补充的权利,这就体现小组内的团结与协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你的一个眼神、动作,学生都会心领神会,教师就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规则,达成默契,就可以营造快乐、有序的课堂。所以,合作学习是一种民主、互动、共享、共进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

四、考试评研化

就目前而言,考试是绕不开的一道坎。生本教育走的是一条教育出素养,素养出成绩的道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高学生成绩的含金量。也就是所谓的“以学养素、以素备考”。那么如何让学生过关试考?就是依靠评研,有了评研,就不怕考试,教师要积极探索评研的模式和方法,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和规律,从而提高考试的技能。

评研课讲究的是“评”、“研”二字,就是要突出“评”,彰显“研”。那么什么是“评”,我的理解是“评”要评得实在、评得生动、评出学生的自信;什么是“研”,我的理解是“研”要研得深刻、研得透彻,“研”出孩子思维的火花。“如果说“评”是评研课的“形”,那么“研”就是评研课的“神”,是评研课的灵魂所在。

那么课堂上如何落实和实现这一标准,我认为有两点:

1、学生不仅能认识到题目错的根源,而且能进行题目纠错,我就认为他对这道题是认识深刻、研究透彻,比如判断题:【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生1:这道题是错的,我可以通过举反例验证,比如2=2,说明这是等式,但不含有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生2:这道题如果改为【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就对了。学生达到这一点,我认为他们对这一题目是理解到位、研究深刻,足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比如题目:【一个数的平方总比这个数大】生1:我用举例子的方法,12=1×1 12=1,所以一个数的平方有可能等于这个数;生2:我还可以举例0.12=0.1×0.1=0.01,0.01<0.1,所以一个数的平方有可能小于这个数;生3:我知道这道题错的关键在于“总”字,将“总”字改为“不一定”,这道题就对了,此时,作为老师的我,欣赏着他们的激烈争辩,享受着他们分析问题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体现了数学的严谨美,足以说明此题研得深刻,思考透徹。

2、学生能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这道题【解方程与方程的解是一回事】,李雨露同学先从概念入手,说明解方程是指过程,方程的解是指结果,之后举一个方程例子,向同学们展示什么解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李雨露同学对这题研究太到位了,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而且更难得的是运用举例方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具体的题目,简单明了。说实话,我惊讶学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如此清晰的表达,看到学生内在的潜力,看到了潜藏在学生身上无法想象的巨大资源。还有题目【一块长方形花圃周长是72米,长是28米,宽是多少米?】学生能从不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邓昕耀同学:通过长方形周长公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28+X)×2=72;石松同学:从长方形周长概念找等量关系。列方程28×2+2X=72等等。

这一节课中,演绎了特别精彩的“研”的片段,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练习评价模式,还给学生的“多言堂”,学生在淋漓尽致的争辩中展现出精彩的智慧,涌动出求知若渴的状态和情怀,所以学生收获的是思想的精华,达到了课堂实效、高效。

近两年来,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区、校的生本研讨课,将好的生本课例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探讨、共学、共进,形成了生本教学的良好循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生本实践的不断深入,沐浴在生本光芒下的师生们会更加健康、幸福。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题组员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误会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小组落幕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