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探究

2017-09-05 06:25伍阳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新课改体育

伍阳勋

摘 要: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就非常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向前发展,不在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而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小学教育科目逐渐的丰富起来,增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新课改以后,小学体育教育被逐渐的重视起来,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旨在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笔者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以下主要论述合作学习对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逐渐的重视起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些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很多高素质的人才,由于身体素质过低,而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此体育教学被逐渐的重视起来。体育教育的有效落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品格,百折不挠的精神,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以下将进行主要的论述。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取得成效的必备因素

顾名思义,合作是指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共同努力去达到目标,合作双方或者多方,需要互相的合作,共同的努力的一种行为。而本文所说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学习,系统地利用体育教学中的互动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动作质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要取得成效,必须具备有共同的组织目标、小组成员都能进行有效的个别学习两个因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实际合作行为匮乏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很多体育老师,已经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积极的应用此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体育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理解的不够全面,以至于在应用的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名曰开展合作学习,却没有合作的行为,弱化了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过于追求形式,总是感觉,不进行合作学习就不是一个(堂)合格的体育课。以拔河比赛为例,此项体育活动,本就具有一定的合作性,教师的本意是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可是在拔河活动时,却给学生滔滔不绝的讲起了,拔河比赛的规则、注意事项、要点等,学生在拔河时,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掌握拔河要点上,没有领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与合作学习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二)合作学习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改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服务学生而产生的,教学方法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后的一种教学方式,也应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喜欢好学生,厌烦差学生,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这就导致很多体育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时,只挑选好学生去进行合作活动,其他学生成为了旁观者,致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获益较少;教师为教学效果或怕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学困生发言,导致优等生发言和展示的机会多;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多,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围在一起,教师不易发现开小差的学生,有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也是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小组长的能力与责任心,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也是原因之一。

(三)注重学生自主合作,缺乏主动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因此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合作、不分享的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更新体育课程教育理念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符合的。而众多的实践也证明了,学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更能体验到体育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價值。这种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炼、自评、自控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竞争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实现人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只有认真学习新课标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处理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思考或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以跑步学习为例,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活动,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有腿就会跑,无需仔细学习,其实不然,跑步也是一门学问,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协调动作与呼吸的频率?都是跑步的要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给学生讲解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领会,进而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竞赛活动,看那(哪)个组掌握的(得)最好,教师要给予奖励,教师可要求,以小组最低成绩为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优秀生会主动带动后进生。

(三)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有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后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虽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优化合作学习的方式,肯定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效果[J].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3.

[2]曲宗湖. 合作学习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J].北京体育出版社,2013,(7):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新课改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2016体育年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