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绍军
引起近视的原因很复杂,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人种、性别、遗传、营养、地域差异等。此外,用眼过度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
现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眼睛健康带来了危机。有些人已经到了离开电脑、手机就不能生活的地步。他们每天从早到晚都与电子产品相伴,无休无止,近视的发展自然就会失控。我国《2015-2016年青少年眼部健康调研数据》显示:32.4%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荧光屏前花费1~3个小时;中小学生中平均每周注视荧光屏5个小时以内的只有10%,时间超过12个小时的占55%;大学生每周的上网时间已经超过40个小时。
人眼眼球内的睫状肌就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而在近距离用眼时,睫状肌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来调节眼球的焦距,以适应近距离成像。如果长时间连续近距离用眼,睫状肌一直得不到放松,就可能导致睫状体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如果“假性近视”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久而久之,眼球逐渐被拉长,就会演变为轴性近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真性近视”。到了这个时候,眼球就不可能退回到原来的状态了。所以“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
视力下降了,究竟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呢?散瞳后测视力便可知晓。所谓散瞳,就是往眼睛里滴睫状肌麻痹剂(多为阿托品)的眼药,这种眼药可以强行将睫状肌由紧张状态变为自然状态,此时再验光测视力,就不会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测试结果是真实可靠的。
散瞳时,一般每隔10分钟点一次眼药,1个小时后进行验光。如果散瞳后“近视”的度数消失,就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不需要治疗的,只要减少用眼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就可自愈。如果散瞳前后验光测得的近视度数基本相同,则说明是“真性近视”。
鉴于“真性近视”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且近视程度的发展与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密切相关。
目前,虽然有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等屈光手术可以矫治近视,其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很好,可以让一些近视患者摘掉眼镜。但值得注意的是,其适应症是18岁以上的成人。青少年由于眼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不建议进行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等屈光手术。适合通过非手术矫正及综合预防措施来控制和预防近视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后,楼房越盖越高,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孩子们,被迫只能看近处不能看远处,而长时间看近處,睫状肌就会疲劳,就容易引发近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近视患者人数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观察再次印证了这个理论。
国外的研究表明,每天在户外活动3个小时的孩子,患上近视或近视的进展速度要比每天在户外活动1个小时的孩子低很多。然而,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是待在室内,这无疑是导致近视有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的原因之一。
户外活动可以让人更多地接触阳光,从而促进机体分泌多巴胺,以阻断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能使巩膜变硬,对于减缓眼轴的增长很有帮助。此外,更宽广的视野,对眼球的发育也大有裨益。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每增加1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近视的发生率就会减少10%。
在美国,中小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视力的日常保健和积极矫正,美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仅为中国的1/3。父母与教育者都鼓励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上网与电子游戏等活动的时间。
在加拿大,中小学校普遍课时较短,教育部门严禁补课等行为,以保障学生户外活动的时间。加拿大多数省份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少于2个小时,低年级学生则必须达到4.5个小时。
我国中科院有一个专门做实验的猴房,小猴子们被长期关在里面,每天只能近距离地对着墙壁和面前盛食物的盘子,不到半年,80只小猴子全部近视。这主要是因为小猴子的眼睛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息,很容易患上近视。后来科研人员把这80只小猴子放养在杭州千岛湖的“猴岛”上,半年后,小猴子们的视力居然恢复了。这是因为游船周而复始地在千岛湖上往返着,小猴子们放眼望着一批批游客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使睫状肌得到了收缩放松。
发育成熟前的孩子近视后是极有可能恢复正常的,因为6~16岁的孩子眼球发育尚未定型,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通常,年龄越小,近视时间越短,改善越早,视力恢复的概率就会越大。
所以,对于那些低龄的近视患者来说,应该少玩或不玩电子产品,更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既可增强体质,又可获得更多的望远机会,使疲劳的睫状肌得到调节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