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2017-09-05 12:51王华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王华龙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平舆 463400

·临床实践·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王华龙

河南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平舆 463400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清除术,观察组采用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康复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恢复好。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开颅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致死率高等特点。2015-01—2016-01间,我院对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实施开颅清除术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现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均无重要脏器疾病、过敏史和意识障碍。均为首次发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6.53岁。基底节区出血27例,脑叶出血16例,小脑出血3例。出血量(52.10±18.21)mL。观察组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62~80岁,平均67.02岁。基底节区出血29例,脑叶出血15例,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51.34±17.01)mL。均排除重症器官损伤、呼吸病理性疾病及有手术禁忌证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术前均行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根据影像学结果确定血肿部位,选择血肿所在的最大层面为穿刺点,同时避免开颅内大血管与重要功能区。局麻下颅骨钻孔,剪开硬脑膜,选择长度适宜的YL-1型穿刺针刺入血肿中心,抽吸血肿。首次抽吸血肿量为血肿的50%~70%,之后通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不断冲洗置换血肿。注入尿激酶20 000~40 000 U,夹闭置管,4~6 h开放引流,2次/d。CT复查,直到血肿消除80%以上后可拔掉引流管。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治疗效果及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9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康复质量评分[2]。生活质量WHOQOL-100量表和功能康复(PHD)共12个条目,评分为0~60分。日常生活能力(PSD)共20个条目,评分为0~100分。语言康复(LID)共16个条目,评分为0~80分。预后质量总体评分总量表共96个条目,评分为0~1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aP<0.05

2.2 术后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康复等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康复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PHD、PSD、LID及预后质量评分(分)

注:aP<0.05

2.3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2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7例、感染5例,发生率为26.09%。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骤,短时间血肿迅速膨大,颅内压升高,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颅内压持续升高。同时血肿分解产物(5-羟色胺、自由基等),可引起继发性水肿、变性、出血及坏死等继发性损害,导致脑干受损,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应尽快清除血肿,减少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大多数血肿清除,从而有效减轻占位效应,治疗效果肯定。但脑组织暴露范围广,易损伤临近组织,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日益成熟,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应用YL-I型微创针在立体定向影像学确定血肿中心的前提下,对颅内血肿进行穿刺引流,不仅能在局麻状态下迅速完成手术操作,创伤小,术后脑水肿及脑损伤反应轻,有利于保持机体环境的稳定;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实施中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出血量较大,特别是已形成脑疝等患者应避免或谨慎使用[2]。此外,术前应通过CT对血肿进行精确定位和设计穿刺路线,避开重要功能区,以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1] 杨红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5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6(6):1990-1991.

[2] 李在雨,罗毅男,金美善,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60-63.

(收稿 2017-05-23)

R743.34

B

1077-8991(2017)05-0044-02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