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工程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十分关注的主题之一。而且其相关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本篇文章将对于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具体检测技术进行分析,讨论其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于未来的实际应用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道路桥梁;桥梁工程检测;检测技术
公路桥梁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的生命线,因此其自身的质量问题对于人们的生活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其检测技术也需要进行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一、道路桥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道路桥梁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因此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一)病害损伤
病害损伤是桥梁建设和正式运营时十分常见的问题。此类问题往往从表面完全无法看出,事实上其內部早已损坏,实际质量已经达不到相关标准。而且如果设计时出现相关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也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测量技术也有缺陷,导致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
(二)填土下沉
填土下沉也是桥梁道路施工工程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一般而言,其主要发生于桥体填方的区域,此类区域往往处于半挖半填或者深挖高填的状态,导致填土非常不均匀。因此很容易在实际通车之后,导致下沉的现象出现,进而降低了道路的安全性。
(三)桥头跳车
桥台往往会在实际通车一段时间之后出现沉降,进而造成沉降差出现,长期如此便会形成跳车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桥台的沉降差过大,而且其自身搭板在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从而导致台阶出现,如此必然影响正常行车安全。
(四)软土基沉陷
部分路基由于自身原本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出现路面受损的情况,进而演变成路面断开的情况。而软土路基则此方面问题则更为严重,因此便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有效加固,提升其原有的承载能力,从而防止此类现象出现。
(五)路面使用过度
道路桥梁本身具有一定的寿命,如果长时间使用,自然会出现路面不平的情况。此类情况多数由于施工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而且维护工作也存在缺陷,进而引发路面的安全问题。此类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会给人们的日常交通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
二、道路桥梁的检测技术
(一)声发射检测法和超声波检测法
1.具体方法
所谓声发射检测法,通常是指桥梁道路的材料由于受到了巨大的外力作用之后,其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形,进而能够促使物体迅速释放内部能量并且立刻形成弹性波。该现象通常是由于材料本身受力不均匀,因此能将较高的能量转化为稳定的能量。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声波转换仪,从而对于声波的具体参数进行分析。
2.检测优势
一般而言,施工材料本身释放的能量具有自身的相关信息,因此对其进行分析,能够寻找出桥梁道路塌陷的具体原因。相比于其他方法,该方法更具灵活性以及广泛性。
(二)雷达检测技术
1.技术原理
此项技术主要利用雷达将施工材料本身发出相关能量进行反射,根据具体反射的情况从而判断实际塌陷的位置。通常而言,该技术能够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而且进准度极高。
2.检测优势
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风险很低,因此对于管道区域的具体确定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即便分辨率不高,但是仍然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准性。此外,该技术还能对于桥体实际脱离程度进行有效绘制,覆盖面极广,因此能够有效保证桥体的安全性。
(三)冲击回波检测技术
1.技术原理
利用外部冲击力产生的应力波,将其传导至桥体本身,则其内部的缺陷部位会将冲击波全部反射回来,此时再用传感器进行吸收,同时再对其展开分析。此方法得出的数据结果往往非常完整,因此能够有效处理桥体的安全问题。
2.检测优势
相比于其他检测方法,冲击回波不但需要的测试面少,方法简单,操作性很强,而且往往能够对于一些难以检测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此外,其探测深度更深,因此准确性也更高。
(四)红外热像检测法
1.技术原理
红外热像法通常是利用温度场,将道路桥梁的红外辐射所产生的相应热像进行具体显示,工作人员则根据图片的内容分析出具体缺陷的位置。
2.检测优势
该方法的主要优势体现在频率很高、灵活性很强以及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实际检测的精准度更高。而且其焦距也能延伸至无穷远,因此在范围较大的工程中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利用新型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加以解决,能够有效提升桥梁道路的质量,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勇,侯玉雪.浅谈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技术[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165-00165
[2]尚杰军.浅谈道路桥梁工程的检测技术[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00017-00017
[3]张义杰.道路桥梁工程的试验检测技术浅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322-00322
[4]黄国平,耿太举.道路桥梁工程的试验检测技术浅谈[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208-00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