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唢呐演奏艺术在我国流传以来之所以经久不衰,并成为人们喜爱的民族器乐艺术之一,赖于它始终根植于民众生活这片肥沃的土壤之中,与人们生活交融在一起,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段去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是生活的甘露滋育了这株“艺术之花”。世代相传的唢呐艺术,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历代乐手除不断完善自身的技艺外,并努力从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逐步形成了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模式。流传于世的唢呐乐曲内容之丰富,演奏形式之多样,演奏风格之纷繁,在我国民族乐器之中是不多见的。
唢呐演奏曲目繁多,但所演奏的曲目总的来说来源于四个方面:①传统的民间乐曲,包括一些牌子曲和戏曲曲牌;②借用戏曲音乐中的曲牌、唱腔或直接改编的乐曲及其他创作的独奏曲目;③吹奏地方戏的选段和各剧种的选段或整场戏;④群众易接受的流行歌曲。由此看来,戏曲音乐对唢呐音乐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并对唢呐音乐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花鼓》《豫西二八板》《一枝花》《全家福》《二人转牌子曲》《凤阳歌绞八板》这些优秀的唢呐曲目也都受戏曲音乐的影响,与戏曲音乐的曲牌、唱腔、唱段密切相关。
我们以《一枝花》为例来分析一下戏曲音乐对唢呐乐曲创作的影响。《一枝花》是著名的唢呐演奏家任同祥先生创作的。这首乐曲取材于鲁西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地方戏曲曲牌和部分戏曲唱腔,通过巧妙的艺术创作手法有机的联合起来的。该乐曲分散板、慢板和快板三个部分。乐曲的散板借用了山东梆子的“吵宫”中哭妹子的几句唱腔,巧妙的运用唢呐常用的悲调旋律发展而成。慢板部分,借用了戏曲曲牌的“小游场”和“十样景”中的片段音调,巧妙的结成一个叙述性段落。这段乐曲旋律从容缓慢、简洁舒展,情绪低沉悲伤、如泣如诉,具有典型的说唱风格和浓郁的民间味道。第三部分快板,则运用“十样景”中的部分音调和“小桃红”中的片段音调,同时借用戏曲中常用的紧打慢唱的演奏手法,以及鲁西南民间艺人惯用的“挂穗”演奏特点,结合唢呐的一些常用技巧,加之旋律的紧缩、扩张等对比手法,使乐曲激昂奔放、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声情并茂、扣人心弦,从而使这首乐曲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豫剧二八板》,“二八板”是豫剧四种主要声腔板式之一,一板一眼,腔起于眼,落腔于板,上、下、句多为八板。河南民间艺人常用唢呐或呐子(一种以特制的大哨片安装在类似唢呐芯子的锥形铜管上,通过气息控制吹出旋律的乐器。演奏时依据吐词咏腔的需要,用小碗在出音处作张或合的动作,以求字正腔圆和音色的明暗变化。)模拟“二八板”唱腔而深受群众喜爱。民间艺人演奏的“二八板”因表演的戏曲唱段不同,篇幅长短和联缀的板式也不尽相同。本曲由二八板、飞板(散板)、流水板三部分构成。其旋律并非某个剧目的特定唱腔,可谓由优秀唱腔集锦而成。《二八板》音调委婉、古朴,于秀逸中透着刚劲之气。飞板曲调清越而富有激情,用循环换气一气吹成,在辗转变化中予人以悲怆、凄切之感,流水板旋律明快而富有活力,情绪欢快而振奋。乐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全家福》本属于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它的形成、加工、改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创作过程。《全家福》吸引人之处有三点:旋律好听,韵味不俗,有个性。从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其二,结构严紧、快慢相适、高潮突出。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其三、地域风格之特殊和吹奏技艺之容纳,让许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遇。如散板之吐、颤、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细柔、苍劲和吐、滑、强、弱变化,及快板呼应、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显才华的空间。特别是飞板部分“节疏”,而高潮叠起扣人心弦。《全家福》旋律源于在当地流行的《大弦戏》的唱腔和曲牌。《大弦戏》历史悠久,属于唐代“御戏”嫡传主要戏种之一,明万历年间流传于河南,清末转辗于安阳浪阳县。主要伴奏乐器有:大笛(g调唢呐筒音作“2”)、锡笛(e调小海笛筒音作“6”,杆用锡制做)、笙、竹笛、三弦及打击乐等。《大弦戏》与《罗戏》都是流行于安阳地区的古老剧种,并都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全家福》原名即{高头攒},由《大弦戲》的《武耍孩儿》(即:散板,边唱边有击乐作过门)、《慢板青凉歌》《耍湾》(由慢耍至快耍,即中板与快扳)《高头撵》(“火龙阵”中景三春的唱腔变奏即飞板)组成。这些唱腔和牌子经艺人多年组合吹奏形成即固定又即兴的民间吹奏乐。坐吹均有打击乐“武场”配合及笙、大海笛等伴奏,乐曲可长可短。行街或吹“故儿”(即:安阳市年节时舞蹈伴奏,如“旱船”、“五鬼闹判”等)均无击乐而形成联奏式的器乐曲;这时一般由唢呐起头吹一“叫板”式的快速吐音后伴奏一起进入:关键在于“耍湾”部分,吹奏者可尽情发挥广范吸收。它的规则是句法的尾音很讲究,旋律发展必需符合韵律和调式规律的要求。如现今《全家福》在“中板”部分吸收了豫剧中的乐汇而丰富了该曲,使该曲增强了艺术之表现力。
总之,戏曲音乐与唢呐音乐作品密切相关,戏曲音乐不只是唢呐音乐作品的素材,它对唢呐的演奏技巧和风格也产生深远影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