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寓意》教学设计

2017-09-04 15:07鲍娟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借物蔬果兰花

鲍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册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课的课型属于绘画习作课。中国画强调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内容。在本课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画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去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花卉、蔬果写意画的基本常识,初步掌握花卉、蔬果写意的基本技法,能临摹出简单的花卉、蔬果写意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卉、蔬果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理解中国花卉、蔬果写意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

教学难点为: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介绍中国画小视频,回顾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2.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中国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3.请学生谈谈你认为的中国画到底美在哪里?

(二)发展阶段

1.第一环节教师主导赏析《墨兰图》

初识——教师展示《墨兰图》图片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回答。

细品——教师提供知识链接启发学生去感受、去寻找、去想象、去思考(提供资料有真实的兰花图片,兰花意义介绍,《墨兰图》作者介绍)

再品——品读郑思肖的画面提款右上角诗文“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左上角题词“芳香渺无寻处,梦隔湘江风雨,翁是闲作楚花,我亦为翁楚舞。”左下角章印“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结合画家所写诗文思考讨论问题:

(1)画家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画出这从兰花?

(2)比起普通的兰花画家笔下的兰花有何不同?

(3)画家真的只是在画兰花吗?

回味——共同欣赏画意,体味画家情感思想:这是一幅非常抒情的文人写意水墨画,描绘出兰的野逸、不畏风霜,孤高自傲,无人花自馨的高尚品格。作者借笔墨抒发胸中逸气,是自我思想品格的写照。

2.第二环节教师引导赏析国画“四君子”主要是借花卉特点赞美君子的品格

梅:坚韧不拔(傲)兰:幽芳高洁(幽)竹:不卑不亢(坚)菊:恬然自处(淡)

3.第三环节学生尝试赏析齐白石作品《世世多子》《事事如意》《长寿》《和平延年》都表达了画家祝福祖国的情怀。

4.第四环节学生探索思考问题,归纳借物寓意的画面构成,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讨论中,帮助学生找到“借物寓意”画面的特点。

(1)画家取物之“音”或“意”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2)不求形似,更重抒情寄意;

(3)配以诗文深化主题;

(4)诗书画印为一体。

(三)实践阶段实践创作

学生实践练习,教师分小组示范,在互动中加深对中国画“借物寓意”的理解。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提高示范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动手尝试的创作欲望。

(四)评价小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画的作品,学生可以评价他人的作品,指出不足和优点。

教师评画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作品中的“新”“奇”“特”的闪光点加以科学准确的评价。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课后拓展

课下查阅更多的中国文人画家的资料及作品,深层次理解中国画的“借物寓意”。国画生根于中国文化,希望学生继承和发扬。endprint

猜你喜欢
借物蔬果兰花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从《落花生》谈“借物喻人”
延续风雅
种兰花
兰花开
《落花生》中的借物喻人
我爱你兰花
分蔬果
兰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