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

2017-09-04 14:59赖继年杨舒然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开发长征

赖继年 杨舒然

摘 要 伟大的红军长征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和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深深影响了全国人民。今年是中国长征胜利81周年,为了铭记这段历史,我们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及走访等形式,回顾了长征进程,了解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和当代对长征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情况,并探索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时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我們对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式的改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长征 红色文化 资源 开发 利用

作者简介:赖继年,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舒然,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101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1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于是,在中国长征胜利的81周年,我们通过网络等媒介去更深入地了解长征红色文化。

一、了解何为长征红色文化资源

长征红色文化是以红色长征道路、红色长征文化和红色长征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我们可以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概括为那个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长征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长征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长征旧址和遗址,和与长征有关的诗歌,诗画等珍贵的文化遗产;“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长征精神即红色精神。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外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其中不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闻名中外的志士,如当时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同志,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同志,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更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默默无名的志士在这场壮烈的长征中奉献,抑或是牺牲。老红军孟克眼睁睁地看着他自己的战友全身浮肿,话都不能讲了,指指自己身上的干粮,告诉他们把他的粮食带走,继续前进,他不行了,要留在这片土地上了。而剩下的人只能抛下哀伤,向前继续进发,为着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当红军终于走出草地的时候,印入我们眼帘的只是一支疲惫不堪、衣衫破旧,骨瘦如柴,仿佛一吹就倒的部队。成千上万的人尽管筋疲力尽,可是在强大的信念的支撑之下,它击败了一师又一师的军阀部队。我们始终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顽强的战士。红军将士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尽艰辛,终于在8月底以前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左路军也于8月20日经过草地到达阿坝。无疑,长征时先辈英雄们的决绝的行为,坚定姿态,及其精神是我们效仿的模范。他们的事迹闪耀着熠熠光辉。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途径省11个:江西(赣)、福建(闽)、广东(粤)、湖南(湘)、广西(桂)、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四川省(川或蜀)、西康、甘肃。这些地方都留下了当年长征跋涉的印记,正恰如长征亲历者陈行庚在被采访时回忆的那样“有的水草刚到脚踝,有的水草半人高,踩过后会很快竖起来,所以一掉队就很有可能再也跟不上队伍。我们总部还好,最惨的是前面探路的侦探员,很多地方一脚踩下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往下陷。我看到了很多战士的尸体,有的胳膊还互相挽在一起,有的趴在地上,身上还背着另一个战友……”长征历史里留着泪,留着汗,流着血,充满死亡的气息,却更充斥着一种坚持和一种信仰,因此,战士们成功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黔北重镇遵义,再通过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扭转局面,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入夹金山,过大草地,进入甘肃。如今,当时的人已不再,然而此地此景此物仍是我们纪念长征,体悟革命先辈情怀,感受先辈精神的媒介。

此外,当我们遇见这首《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先辈们声嘶力竭地呐喊声仿若耳边,坚定的眼神仿若眼前,长征仿若昨日。诗歌书画往往有其特殊的方式储存长征的记忆。

长征是中国建立的转折点,而以上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则成为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文化支持。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的继承和发扬。

二、关于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调查及走访

然而当今对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如何?为此我们展开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长征红色文化资源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我们在网上发放了问卷,发放对象为全社会公民。问卷实际发放2000份,成功回收1927份,其中有效问卷1916份,回收率为96.3%%,问卷有效率99.4%。我们发现对长征了解得较全面的人占12.07%,对长征有些了解的人占72.41%,对长征几乎没有认识的人占到了15.12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其历史观念和民族意识还是不错的。于是就同学们对长征红色文化的了解方式和途径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86.21%的对长征了解的人参加过学校组织的长征红色文化教育,84.48%通过历史教材了解长征红色文化,55.17%通过学校对长征的教育了解长征红色文化,65.52%通过影视作品了解长征,而通过自主阅读长征有关书籍,旅游,长辈讲述的则少之又少。

显然,人们对长征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和宣传。人们大多是被动的,而非自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小组认为这与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有关。

所以,我们着重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问题方面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总结分析,再查阅网上资料和书本文献。我们概括出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正如我们所采访的人说“不能够完整将资源开发利用,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无法还原史实。”事实上,长征红色文化资源被浪费和破坏程度极大,而且经常性被滥用。单单从长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说起,由于国家对红色旅游采用财政扶持政策,有些地方出现了以“红色”为幌子,将长征红色文化产品被趋于商品化,惟利是图的行为。例如,在一些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景区,有一些餐馆出现了所谓的“长征文化套餐”,其中有一道菜叫做“一渡赤水”即红烧鲤鱼,寓意当年红军在土城一渡赤水。这样的“创意产品”无疑让红色文化资源趋于平常与庸俗。更甚者,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中国革命从此翻开新的一页。但如今,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名称,却被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一家酒厂申请注册为“遵义会议酒”,当作酒名生产销售。“遵义会议”注册为白酒商标实在有损遵义的形象,亵渎了历史,也亵渎了红色文化。但是,一些类似的盲目地开发造成的破坏与浪费却是不胜枚举。

另外,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形式是很单一的。开发者往往更注重长征红色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在利用方式上,开发者对长征红色旅游、长征红色经典的利用较多,重参观阅读,轻动态体验,至于其他途径则极少。而在展示方式上,重静态的展示,缺乏创意的构思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如橱窗中对长征地址的简单标示,在纪念馆里通常罗列出“一份书信,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再举个具体例子,这次在我校的长征红色文化展亦是一些书信,然后凡常的介绍,缺少吸引力。

最后,我们认为长征资源与周围的资源和环境的整合度是不够的。首先,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周围环境整合度不够。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有一定的氛围,以保持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是,在一些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景区边上,居民乱搭乱晒,一些商家在旁边乱摆乱买,与周围庄重严肃的气氛完全不搭调,破坏了整个红色教育的气氛。又或者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红色建筑周围建筑混乱,与主题毫不相干,使历史深厚的建筑失去了本身的厚重感。再者,长征资源与其他颜色资源的整合不够,在这些革命老区,除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之外,还有绿色(自然风光),古色资源(民俗文化)等资源。而开发利用时,往往只重视一方面的开发,忽视了与其他资源联合开发。

显然,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式是需要改进的。

三、对于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的建议

下图是关于“开发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形式”的问卷结果:

我们对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提出些建议。

我们认为要使红色文化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管理工作,主要着重在两个方面:对于红色文化,更深的挖掘和更好的保护。怎样挖掘?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的研究,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纳入政府的目标和管理工作中。怎样保护?对于任何有损或破坏红色文化资源的个人或者集体的行为,政府决不能姑息,要严格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干涉,及时纠正。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

再者,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是离不开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我们要仔细研究原始文献和地方文献,再赋予其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我们都知道许许多多的电影、革命歌曲使长征岁月被人们铭记。最典型的就是《长征组歌》,它深深地拨动广大人民的长征情怀。而上述的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都应被充分利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歌唱大赛,表演大赛和舞蹈大赛等一系列平台把红军在长征时期的歌谣,历史故事进行再度创作,使其走上舞台银幕。其次,我们要对其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进行挖掘。我们要把当地的红色文化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相联系,再因地制宜,发掘出拥有当地特色的又置身于近代史大背景的红色革命精神,以便于人们更深地认识、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

接着,我们要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宣传推广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有机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再次,有机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即可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资源,使得资源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从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出区域文化资源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后又会反过来促使红色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我们还可以打造红色旅游品牌,通过线上和线下宣传形式,如线上的微信平台、官方微博和线下的节日活动、旅游推荐会,来扩大我们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同时,还可以抓住国外旅游者日渐增加的对中国红色文化的好奇心,开拓海外市场,广泛吸引不同层面的旅游者。

除此之外,那些已经得到科学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保护、确认和保存。我们对一些文化资源要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来保护,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实物、资料,予以妥善保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实物和资料流失。我们要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编写名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最后,我们采访的校友说:“重走红色长征路。因为在真实的场景中更能够切身感受红色长征精神的真谛”。那么,如何充分開发长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加大挖掘力度,搜集更多文献资源,更深入的了解红色文化,使一些停留在民间的红色文化资源得以向世人展现,拓展红色文化的内涵。如近几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一些围绕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而创作的文艺作品取得了很好效果,拓展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让世人更加了解那段历史,如因红军卫生员在遵义桑木桠活动的故事而改编创作的川剧《红军魂》、以“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等历史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等。其次,每个红色景区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同时,红色旅游景区要逐步改善提升自己的基础设施,展示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做好宣传工作,同时丰富展示的形式,如安排定时的有关历史的影视、歌舞专场,适当增加参与性内容,创作制造当代革命工作者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场景,吸引旅游者参与和体验;此外,红色旅游景区应充分与网络融合,开设红色网站和红色软件,与时俱进。

四、总结和思考

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长征的艰辛与不易,我们为在长征中涌现的先辈英雄们而自豪,为那些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精神而感动,同时也意识到长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重大意义。在新的时代,不惧艰难、重于求实的长征精神依然熠熠闪光。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仍需要长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依靠。正如我们采访的老师说:“长征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对后代产生净化心灵的作用,我们要回味长征精神,学习红色文化。”因此,采取多种方式对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而这需要依靠政府、社会、家庭,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解放日报》社编.长征亲历者实录.上海三联书店.2006.

[2]李霞.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5.

[3]士心.别把“红色旅游庸俗化”.人民日报.2005年8月16日,第9版.

[4]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朱慧芳.红旗漫卷诸广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开发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